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因素分析与综合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因素分析与综合心理护理

金鑫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050000

【摘要】目的:评估影响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因素,以此制定综合心理护理的方式,研究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就诊的眼科手术患者84例,均接受局麻处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心理护理,分析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因素,对比两种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影响因素:文化水平、健康教育、年龄、性别。(2)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化水平越低、健康教育效果差、年龄高、女性患者更容易在眼科局麻手术后出现负性情绪,通过综合心理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值得推广。

【关键词】眼科局麻手术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因素综合心理护理


眼科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刺激,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均会存在情绪波动,产生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还会影响心率、血压等,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1-2]。为评估综合心理护理应用在眼科局部麻醉手术中对于患者不良情绪和疼痛的影响效果,选择84例患者开展调查。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84例我院就诊的眼科手术患者,入组时间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42例/组),命名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心理护理)。对照组,男、女性各为20例和22例;年龄23岁~56岁,均值(36.56±3.56)岁。观察组,男、女性各为22例和20例;年龄21岁~55岁,均值(37.05±3.44)岁。两组眼科手术患者的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均符合行眼科手术治疗,符合手术指征;自愿入组研究。排除标准: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合并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营养支持、健康教育指导,开展动机性访谈。

观察组综合心理护理,(1)术前评估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进行动机性访谈1次,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引导患者倾诉内心想法与感受,并耐心倾听,有助于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并在尽短时间内掌握患者性格特点、情绪状况、心理需求及个人喜恶等个体化信息,准确对每例患者心理予以评估,同时详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并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后续治疗方案。(2)情绪干预。对出现焦虑情绪患者,护理人员当对患者进行安抚,耐心倾听和解答患者存在的问题;减少刺激源,将病室温度、湿度、光线调整至适宜状态,各项操作需做到准确、迅速,减轻患者痛苦;若患者需卧床休息,尽量将护理操作集中于白天,并在护理时避免产生噪声。对于存在抑郁情绪患者,护理人员应多给予鼓励,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认可的训练,给予正性暗示,帮助患者重建信心。(3)心理支持。根据患者个体需要,提供或寻求相关支持。对于有陪伴需要患者,嘱家属在身旁陪伴,并不断对患者进行安抚、鼓励,使其感受到家庭支持;对于缺乏安全感患者,提供个体的心理支持治疗,使患者感受到安全支持。

1.3 观察指标

(1)分析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因素。

(2)计算2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

(3)计算2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COH-QOL-OQ量表评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核算准确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述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分析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因素

影响因素:文化水平、健康教育、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越低、健康教育效果差、年龄高、女性患者更容易在眼科局麻手术后出现负性情绪。

2.2 计算2组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

如表1,护理前2组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

1 计算2组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 {5ff5456c4b59e_html_4a4ae90560144496.gif,分}

组别

SAS焦虑评分

SDS抑郁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42)

48.56±3.51

33.15±3.05

49.63±5.58

31.05±3.55

对照组(n=42)

48.69±3.26

40.26±4.26

49.88±5.27

39.11±4.51

T

0.1758

8.7947

0.2110

9.1008

P

0.8608

0.0000

0.8333

0.0000

2.3 计算2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如表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 计算2组眼科局麻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5ff5456c4b59e_html_4a4ae90560144496.gif,分}

组别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评分

社会健康

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生理健康

观察组(n=42)

94.56±2.51

56.63±5.15

69.66±6.54

39.66±4.51

84.66±5.14

对照组(n=42)

86.96±5.66

48.62±6.59

59.66±4.58

30.15±4.05

78.55±6.32

T

7.9549

6.2067

8.1169

10.1676

4.8607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机体在受到突然性强烈有害刺激时,可引发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回避、高度警觉状态,严重者可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3]。使用麻醉药物能够使患者处于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状态,避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局部麻醉眼科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处于清醒状态,患者对疼痛反应敏感等多种因素,导致围术期疼痛发生率居高不下,影响患者术后康复[4]。综合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对患者情绪状况、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施加正面影响的护理手段。通过不同心理干预方法,能对患者各项应激指标产生影响。对每位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全面了解其性格、病情、需求、家庭及文化水平等,从而使干预更具针对性。综合心理干预同常规心理干预比较,更能把握患者心理特点及需求,利于产生共情效果,拉近与患者距离,增强患者心理韧性,减少负性情绪,缩短恢复时间[5]

综上所述,老年、女性、护理不当是眼科局部麻醉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和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综合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芳兰,康建芳.眼科局麻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疼痛因素分析与综合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6):52-55.

[2]朱雯露.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0,(1):26-27.

[3]程振杰.术前术后访视在眼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3.

[4]李祖丹,明维,闫莎.流程化护理管理实施于眼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8):272-273.

[5]朱文娟,孙启会,孔秀洽, 等.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眼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J].健康必读,2020,(1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