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切除与局麻扁桃切除对患者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与观察组(局麻切除)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切除与局麻扁桃切除相比,全麻扁桃切除相对安全、痛苦少,但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切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玻璃切除操作应用。方法对需要治疗的患者使用玻璃切除。结论切割头插入方向应朝向玻璃体腔中央,必须在导光纤维照明下进行。切除玻璃的顺序通常是先切除前部玻璃,然后是中部与后部玻璃,并吸除玻璃后间隙的积血,接着切除脱离的玻璃后皮质、周边部玻璃及玻璃基底部。切除混浊的玻璃时,先作中心部局部切除,即先切除视轴区,然后在中央偏下方切除混浊玻璃的后界膜,待观察到视网膜后再扩大切除范围。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在扁桃切除及腺样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3月 间于我院进行扁桃切除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扁桃,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及腺样。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 6h的 mo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及腺样效果确切,且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扁桃体切除术 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腺样肥大、扁桃肥大是儿童鼾症、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传统治疗方法常采用的冷器械扁桃切除、腺样切除都有中出血多的问题,而且将有免疫力的扁桃全部切除也是大多数家长担心的主要原因。浙江省中医院利用低温等离子将腺样切除、扁桃切除,实现区零出血。而且该方法可以进行扁桃的部分切除,保留了儿童的扁桃功能的同时解决了儿童上气道狭窄的问题。

  • 标签: 腺样体切除 扁桃体切除 上气道狭窄 腺样体肥大 儿童鼾症 低温等离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确保扁桃切除安全、成功,本文对收治的46例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实践证明,扁桃切除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切除(LDP)与开腹胰切除(ODP)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胰切除的161例胰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DP组(43例)和ODP组(118例)。对比LDP组和ODP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中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指标、术前和术后炎症指标,分析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LDP组和ODP组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DP组患者的中出血量为(194.19±241.83)ml,明显少于ODP组[(315.17±295.94)ml,P<0.05];LDP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为(3.00±0.72)d,明显短于OPD组[(4.05±0.97)d,P<0.001];LDP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为(3.14±1.01)d,明显短于OPD组[(3.55±1.05)d,P<0.05];LDP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为(3.88±1.61)d,明显短于OPD组[(5.11±1.56)d,P<0.001];LDP组患者的拔除引流管时间为(8.44±1.93)d,明显短于ODP组[(9.82±3.70)d,P<0.05];LDP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9.65±3.57)d,明显短于ODP组[(11.99±6.57)d,P<0.05];LD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8.65±55.45)min,虽短于ODP组[(171.23±65.61)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P组患者非胰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3%,与ODP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0%, P>0.05);LDP组患者胰瘘的发生率为16.3%,与ODP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P>0.05);LDP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6%,与OD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P>0.05)。LDP组和ODP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相关炎症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ODP手术比较,LDP手术具有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并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延长手术时间。LDP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其短期临床效果优于ODP。

  • 标签: 胰体尾肿瘤 腹腔镜 远端胰体尾切除术 短期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晶状切除手术技巧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发白内障103例(103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A组,59眼经睫状体平坦部巩膜穿刺口切除晶状后囊后,先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再用玻切头切除晶状;B组,对照组,44眼,不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直接用玻切头切除晶状,观察两组手术耗时及并发症。结果A组切除晶状耗时(5.68±1.20)min短于B组的(10.16±1.98)min(t=14.277,P<0.001);A组中晶状前囊破裂者1眼(1.69%)少于B组的8眼(18.18%)(χ2=6.648,P=0.010)。结论晶状玻璃切除中先行水分离再切除晶状手术耗时短,前囊破裂率低。

  • 标签: 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 水分离 手术技巧,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分别行传统甲状腺切除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除手术时间外,微创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常规组(4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更为确切,微创优势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式与电刀及低温等离子技术在扁桃切除中的优劣。方法全身麻醉,暴露野,沿扁桃被膜采用传统剥离、电刀及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观察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疼痛情况。结果电刀及低温等离子手术出血量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后疼痛低温等离子法与传统方法及电刀均存在差异(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切除,出血少及疼痛轻,为扁桃手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痛苦较少的方法。

  • 标签: 扁桃体电刀低温等离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玻璃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39例行眼玻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提高患者的适应性,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尤为重要。

  • 标签: 眼玻璃体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胰腺手术也得到进一步开展,其中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手术是目前开展例数最多,最具有腹腔镜技术优势的手术。目前腹腔镜胰腺远端切除手术主要适应证为位于胰尾的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肿瘤。随着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保留脾脏功能的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功能的方法主要有保留脾脏血管和不保留脾脏血管的式,即Kimura法和Warshaw方法。Kimura方法技术要点是在离断胰腺后,将远端胰腺提起,由右向左分离远端胰腺和脾脏血管至脾门,分离钳夹分支血管,切除远端胰腺及肿物。Warshaw方法是在离断胰腺后,同时离断脾脏血管,连同脾脏血管一起游离远端胰腺至脾门处,分离出脾门血管后离断,保留胃短血管及胃网膜左血管,以保证脾脏血液供应。本文对两种方法的技术环节及优缺点进行论述,以其最大程度保留脾脏功能。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胰腺切除术 保留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