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她、它金宁宁我从不把最美好的东西称“她”,而只是用“它”。有读者问为什么。我说:把最美好的东西称之为“她”,这是“男人本位”“大男子汉主义”的潜意识在作怪。如果是一个女性,是否从“女性本位”出发,从女人眼光看世界,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称作为“”呢...

  • 标签: 女性人体美 女性本位 立场和观点 潜意识 人本位 古希腊人
  • 简介:汉语句法结构常呈现与语义对应失称的现象,造成了许多所谓“伪定语”的句式(伪领属如“的坐,我示我的威”,伪名量如“三次北京与两次上海都住得很舒服”与“上了七年的访,示了三年的威”等),为形义对应理论造成困难,并引起其他附带的问题。文章采用词义分解理论与动词核心移位的假定,说明这些现象都是动名结构下的动词核心,移入上面的无声轻动词位置所造成的结果。“伪定语”只是一个假象,并没有造成形义对应的困难。依此分析,定语在语义上并不修饰紧跟其后的名词短语所指称的个体,而是修饰跟该个体有关的事件(event)。针对以前的分析,我们提出四大优点与三项独立证据来支持本文的理论,并澄清若干疑点。最后文章指出,这种所谓“伪定语”的句式的产生可以视为现代汉语高度解析性的一个副产品。

  • 标签: 伪定语 形义失称 词义分解 核心移位 语法解析性
  • 简介:文章对东汉至唐五代时期频繁使用的"+N"格式中的""进行了讨论,认为此处的""在丧失了指别功能以后,既没有发展成第三人称代词,也不是第三人称代词的虚指用法,而是发展成了定冠词(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了标补词),其语法功能是使N的所指获得一定的有定性。这一论断不仅能够对现代汉语中"+N"和"N+"两种格式何以在句法分布和表达功能两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做出合理解释,还能够对"+N"格式中的""在虚化为标补词以后仍表强调语气做出有效解释。

  • 标签: 东汉至唐五代 “他+N” 语法功能 定冠词
  • 简介:北京话的"那谁"和安庆话的"小"都是"舌尖现象"。"那谁"又衍生出一些新的用法,由表示"不能说1(事实)"演变为"不能说2(虚拟)"、"不能说3(道义)"、"不必说"、"不愿说"、"不好说(修辞)"等等。"那谁"、"小"上述用法固化以后,成为语言的中一个指称单位,具有称呼、话语标记、指代等功能。"那+谁"、"小+"这种组合形式以及称谓功能的形成机制均源于心理联想过程中的"由新及旧"和"以旧读新"原则,其中的核心构成成分只能是表示远指性的代词。"那谁、小"和人称代词"你、"一样,也有标记空间—人际距离的功能,其关系为:你〈小

  • 标签: 舌尖现象 “那谁” “小他” 情态 指称
  • 简介:的老师当得好”代表一类特殊的汉语句式,其中的主语由“准定中”结构充当。对于这一结构如何生成的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已有的几种分析方法,并且指出,虽然这些方法都极力避免“重新分析”的句法操作,但实际上都存在某个步骤上的“重新分析”。本文证明,汉语的一些句式在特定的句法、语义、或音韵条件下,存在发生结构重新分析的可能性。我们基于“重新分析”提供了两种新的方法来解释准定中结构。新的解释不但避免旧有分析的各种缺陷,而且更加简单自然,能够一致地解释所有的准定中结构。另外,重新分析的视角还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汉语各种“的”字结构。

  • 标签: 准定中结构 重新分析 名物化 “的”字结构
  • 简介: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与"伢"的语法化存在共性。

  • 标签: 凤翔方言 他称代词 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 语法化 类型学
  • 简介:摘要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1837),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是一位浪漫诗人,的一生与女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的诗歌是由女性成就的。本文试通过拜读普希金的诗中典型女性形象来解读普希金本身的人物性格特征,并对普希金创作的其他优秀作品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对比参照,从女性的视角浅析普希金的浪漫、主义追求和审美理想。

  • 标签: 浪漫,反对专制,憧憬自由,美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