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司汀注射液治疗因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眩晕患 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单纯静脉滴注倍司汀,治疗组 4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养血脑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椎 -基底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情况和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椎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能有效改善患者椎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眩晕 脑供血不足性眩晕 盐酸培他司汀 养血清脑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按照亚胺南西司丁钠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共计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所接诊患者60例,取组中30例以美罗南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0例以亚胺南西司丁钠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效果分析。结果经过对整体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细菌清除率对比,观察组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以亚胺南西司丁钠进行治疗,可有效保障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老年重症细菌感染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按照亚胺南西司丁钠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共计纳入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9月所接诊患者 60例,取组中 30例以美罗南治疗,即对照组,余下 30例以亚胺南西司丁钠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效果分析。结果 经过对整体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细菌清除率对比,观察组均具备优势, 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以亚胺南西司丁钠进行治疗,可有效保障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老年重症细菌感染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开展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有效率和3个月内头晕发作情况(头晕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0%,P<0.05;治疗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头晕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前庭康复治疗的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的头晕状况改善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盐酸氟桂利嗪 前庭康复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阿司匹林以及汀类药物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中,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名脑血栓病人当场研究对象。第1步,对所有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整合,之后将他们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常规组,各有100人。实际治疗过程中,常规组患者采用的是以阿司匹林为主的治疗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则又增加了以汀类药物为主的辅助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种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动脉斑块恢复改善情况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之后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动脉斑块恢复改善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斑块恢复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结论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病人来说,对其实施以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为主的治疗措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并且缩小病人的动脉斑块面积。鉴于上述情况,应当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从而提高脑血栓病人的治疗恢复效果。

  • 标签: 脑血栓病人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治疗效果 动脉斑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重症感染患者以哌拉西林/唑巴坦展开治疗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入病例78例,为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所接诊,取组中39例,以常规疗法治疗,即对照组,余下则以哌拉西林/唑巴坦治疗,即观察组,对比效果。结果结合对两组整体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对比,观察组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按照哌拉西林/唑巴坦对腹腔重症感染患者展开治疗,可有效保障对该类患者治疗效果,且存在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腹腔重症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腹腔重症感染患者以哌拉西林 /唑巴坦展开治疗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入病例 78例,为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9月所接诊,取组中 39例,以常规疗法治疗,即对照组,余下则以哌拉西林 /唑巴坦治疗,即观察组,对比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整体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对比,观察组均具备优势, P<0.05。结论 按照哌拉西林 /唑巴坦对腹腔重症感染患者展开治疗,可有效保障对该类患者治疗效果,且存在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腹腔重症感染
  • 作者: 赵晶 赵明威 姚涛 崔红平 王勇 金学民 韩琪 刘芳 李秋明 陈雪艺 戴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北京医院眼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100044,沈阳何氏眼科医院 110034,上海市东方医院眼科 200120,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430060,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郑州 450003 金学民现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45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 30005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眼科 20007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45005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乌鲁木齐 830054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受试者术眼对侧眼作为受试眼。试验组在受试眼6:00位角膜缘后约5 mm处点入2滴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点入空白凝胶。用药后在规定时间内用0.3 mm无齿显微镊夹持结膜进行疼痛测试,受试者依据自身感觉报告"疼痛"或"不疼痛"。主要有效性指标为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的眼数和百分比;次要有效性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眼表麻醉持续时间;药物安全性评价包括眼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受试眼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104眼,占94.55%,对照组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29眼,占26.36%,试验组麻醉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48,P<0.001);试验组受试眼中位麻醉起效时间为40.0(20.0,61.0)s,短于对照组的300.0(224.0,30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7,P<0.001);试验组有效麻醉的104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860.5(577.5,1 180.0)s,对照组有效麻醉的29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676.0(280.0,1 401.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8,P>0.05);2个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6/110)和4.55%(5/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用于眼部表面麻醉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眼科手术中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麻醉用药选择。

  • 标签: 眼表麻醉 利多卡因 眼用凝胶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时,将阿托伐汀应用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220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记名为对照组(n=110)与实验组(n=110);在本次研究中,医务人员给予患者阿托伐汀钙片治疗,患者在术前7天至术后6个月连续进行用药,对照组患者用药剂量为20mg,实验组患者用药剂量为80mg。治疗完成后,对所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并评估患者的个体状况。结果:治疗完成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18%,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45%,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对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阿托伐汀钙片的高剂量强化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片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