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首先搜集梳理了自20世纪80年代初人机互动产生后,西方传播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按照相关研究呈现的时间顺序和所关注的问题,将其进行归类与分析,从而对西方传播学界在人际互动领域的研究轮廓与贡献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进而把脉其研究规律与趋向,最后,本文探讨了西方传播学界相关的研究对于国内传播学者在人机互动领域继续探索的启示。

  • 标签: 人机互动 西方传播学 媒介 变量
  • 简介:本文以2016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旨在展示这年中国的传播的重要议题与主要成果。这年我国传播研究集中在以下十个领域或话题:传播理论、政治传播、互联网政治、媒介事件与社会抗争、性别传播、城市传播与媒介地理学、媒介话语、新媒体使用与效果、网络集体行动和跨文化传播。整体而言,这年的传播研究大多兼顾独创性与规范性、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启发;一些常规话题得到新的阐释,得出新的认识,同时一些具有新意的研究话题得到开拓,新的研究方法得以引介。

  • 标签: 传播理论 政治传播 互联网政治 城市传播 媒介地理学 话语研究
  • 简介:作为美国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女性教育的歧视研究在百余年的长河里呈现出三种流变形式:从研究争取女性入学数量、就业比例到关注“粉领贫民窟”(PinkCollarGhetto)的变迁,从关心女性能力到聚焦性别政治关系的变迁,从反对新闻教育中的男权主义到反白人中心主义的变迁。从形式和思想上来看,美国新闻教育女性问题研究经历了在形式上从单一问题研究走向多样分析模式的变迁,在思想上从现代话语到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变迁。

  • 标签: 女性歧视 新闻传播学教育 后现代主义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民族出版编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在现行管理体制和新媒体环境中民族出版编辑的工作满意度现状、总体满意度与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现出的人口特征。调查发现:民族出版编辑对内部人际关系满意度最高,对内部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满意度相对较低,民族出版社的内部管理制度与薪酬分配制度仍需改良。自我实现满意度和人际关系满意度对整体满意度影响显著,民族出版社应该注重搭建编辑自我实现的平台,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工作满意度的人口特征是:工作满意度和年龄呈正相关关系,民族编辑年龄越大,工作满意度越高;工作满意度与劳动关系稳定性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事业编制满意度高于企业编制。

  • 标签: 民族出版 编辑 工作满意度 人口学特征
  • 简介:2017年3月24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厦大新闻茶座”(26)跟各位茶友如约而至。北大新闻研究会执行会长、北大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在厦门大学为校内外100来位慕名而来的热情茶友,奉上一杯清醇芳香的“春茶”——关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 标签: 新闻学研究 话语体系 茶座 中国 教授 厦门大学
  • 简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资源,在当代得到了更大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大众传播时代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更是成为当前音乐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关键动力。当大众传播的概念进入了音乐传播的领域之后,音乐教育的教学观念和创新实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曾遂今教授是当今音乐社会和音乐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带头人.

  • 标签: 音乐传播学 大众传播 传播时代 创新实践 传播学理论 教育学发展
  • 简介:从传播与劳动的互动关系视角出发,我们发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网民的“参与”,并因此形成了以网民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增值模式:通过传播技术的结构设计与商业意识形态的运作,互联网产业企图将网民的传播行为转化为商业资本增值的数字劳动,由此完成网民时间的殖民化与社会空间的工厂化。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动”的视角转换有利于挖掘传播政治经济批判视角下的微观文化生产、阐释与斗争实践,以及中观的劳动剥削机制,呈现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信息传播景观。

  • 标签: 受众商品 数字劳动 劳工 互联网产业 工厂化
  • 简介: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经常被人错误的翻译成“媒介即信息”,这是因为混淆了“讯息”和“信息”,同时也没有准确理解“媒介”的含义。如果我们从符号视角区分“讯息”和“信息”,“讯息”就相当于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信息”就是符号携带的意义;如果我们从符号视角来理解“媒介”,“媒介”也相当于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因此,“媒介即信息”是不符合符号规律的,这就相当于认为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就是符号携带的意义;而“媒介即讯息”是符合符号规律的,因为“媒介”和“讯息”都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并且,从符号视角理解“媒介即讯息”可以揭示出该理论的深层涵义,即人类的感知、意识、情感、思想不是由单一的媒介技术决定的,而是由作为符号的媒介及其所构筑的符号环境所影响和限定的。

  • 标签: 讯息 信息 符号学 麦克卢汉
  • 简介:现代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作用于当代佛教寺院生活,但既存研究尚少有沉潜至微观层面去详细探询新媒介之于寺院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一座汉传佛教寺院的田野调查,本文以媒介人类视角结合寺院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境,重点对数字新媒介与寺院之间的互动进行“深描”。文章认为,寺院在对待现代媒介的问题上,或存在拒斥和接纳的双重态度,并具体显现在僧人自身修行和寺院对外弘法这两个面向;同时,寺院媒介图景的变迁既取决于寺院面对媒介如何取舍。但又不全然受此决定,从而也就新媒介对寺院的影响提出反思。

  • 标签: 日常生活 数字媒介 寺院 僧人
  • 简介:随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信息数据的互动共享和互联网社交圈的广泛形成,互联网网络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从语言的类型分类来说,网络语言属于一种社会方言,和形式语言不同,认知语言与人们的认知能力、主观思想、社会观念、民族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所以从认知语言的角度来说,英汉网络语言在民族属性和语言属性上的对比会更加鲜明。

  • 标签: 语言对比研究 认知语言学 网络语言 英汉 民族文化心理 形式语言学
  • 简介:在北大新闻研究会复会9周年、北大新闻茶座开办7周年之际,《宁树藩文集(增订版)》和《北大新闻茶座精编2》由清华大学出版面世,至此“北大新闻研究会学术文库”再添两本新著。

  • 标签: 新闻学研究 学术风气 北大 方汉奇 教授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