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疣角化不良患者。患者男,47岁。头顶皮肤肤色结节1年。皮肤科检查:头顶处可见一直径约0.8cm大小的肤色结节,硬度中等,表面粗糙,顶端可见白色毛囊角栓,表面被覆少许鳞屑。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皮损中央可见杯凹陷,凹陷内可见角化物、棘层松解性角化不良细胞、绒毛,凹陷的底部见基底层上腔隙,凹陷底部颗粒层内可见圆体细胞。

  • 标签: 疣状 角化 不良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交织血管(AH)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21~80(53±22)岁。7例患者为偶然发现,1例患者肾癌术后随访中发现。8例均为单发病灶,5例发生于泌尿生殖器官,其余3例分别位于输尿管旁、肾周间隙及胰腺旁。6例形态规则呈类圆形,7例边界清楚,8例CT图像上均未见包膜,6例呈囊实性。病灶最大径1.7~10.8(3.5±3.0)cm。实性部分平扫CT值27~56(41±10)HU,增强表现为边缘向中央缓慢填充强化,5例病灶内可见类似于血管样的条状强化结构。8例患者随访8~30(19±8)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腹部AH病灶内类似于血管样结构的强化可能为相对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腹部 交织状血管瘤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左额部肿物进行性增大3年余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左额部见一直径约3cm肿物,无红肿热痛,无活动性,听诊未闻及异常。颅骨薄层CT+冠状位重建示(图1A):左侧额骨局部骨质结构异常,骨质膨隆,骨皮质显示不连续,其内可见多发呈放射分布针尖样高密度影。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额骨 诊断 治疗
  • 简介:耳廓蔓血管为少见一种类型的血管,我们治愈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农民。因右耳廓肿块16年,于1993年6月1日入院。自12岁发现右耳廓中上部背面生一约0.3cm×0.3cm肿物,逐渐增大,1978年给予冷冻治疗效果不佳,又行放射治疗(剂量不详)4次,仍无效果,1981年某院行右侧颞浅动脉结扎术,术后2—3年内,肿物生长缓慢。因近3—4年以来,右耳肿块生长较快,影响美观,要求治疗。门诊以右耳廓海绵血管收入院。查体:全身检查无

  • 标签: 蔓状血管瘤 肿物生长 冷冻治疗 颞浅动脉 海绵状血管瘤 放射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女性,70d.出生时左侧额部头皮发现一点青紫色肿块,指压可缩小,肿块迅速增大.入院时肿块呈4.1cm×3.6cm×3.2cm,呈青紫色,质地中等,有弹性.局部无毛发,左颞颌关节运动轻度受限,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平扫:颅内未见异常.在全麻下行血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海绵血管.三个月后复查,左侧额颞部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残留和复发.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头皮 头颅CT平扫 术后病理报告 临床资料 关节运动
  • 简介:摘要眼表鳞细胞(ocular surface squamous neoplasia,OSSN)是眼科常见的眼表肿瘤,眼局部药物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创伤小的优点,有逐渐取代手术切除成为其首选治疗方式的趋势。目前局部药物除采用抗代谢、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干扰素α2b、维甲酸等)外,一些抗肿瘤血管及病因治疗的药物(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西多福韦等)也被用于OSSN临床治疗研究中。(国际眼科纵览,2020, 45: 380-386)

  • 标签: 眼表鳞状细胞瘤 局部药物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临床上乳腺海绵血管较少见,笔者报道1例并复习文献,就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因“左乳肿块1个月”于2015年5月25日到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行健康体检时发现左乳外下象限一肿块,约蚕豆大小,未行特殊治疗。

  • 标签: 乳腺 血管瘤 海绵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血管的临床特点和分析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011年01月收治的1例海绵血管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辅助检查及术后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及讨论。结果1例脑干海绵血管患者以运动、感觉障碍及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延髓部可见混杂的短T1长T2信号,大小约1.2cm×1.5cm×1.6cm,颅脑SWI呈等、低信号,经手术治疗后运动、感觉障碍及共济失调得到改善。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血管。结论脑内海绵血管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显微外科治疗脑内海绵血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干 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淋巴管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囊与淋巴系统隔绝后,所发生的肿瘤样畸形。目的讨论颈部囊淋巴管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对于较小局限的淋巴管,不影响功能又无碍美观者,可不予治疗;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淋巴管,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手术切除虽然仍为淋巴管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不主张毫无指征的对任何类型的淋巴管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脑内巨大海绵血管(GC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内巨大海绵血管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2例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病变,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原有头痛完全缓解,视力、视野部分恢复;1例术后发作完全控制;1例拒绝手术,随访2年仍有癫痫发作,尚未出现较严重卒中事件。结论脑内巨大海绵血管应作为一项分类诊断独立出来。“直径/〉6em”的标准比较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判断。一经MRI、CT确诊,手术应尽早实施。病变的完全切除将获得令人满意的预后。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巨大 癫痫 外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表鳞细胞(OSSN)是眼表最常见的无色素肿瘤,手术切除是该类疾病最根本的治疗方式。"零接触"手术方式辅助冷冻疗法有助于避免肿瘤向周围组织扩散,但对于较大、累及视轴、复发性、多灶性或弥漫性病变,手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病灶,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存在术后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瘢痕形成和睑球粘连的风险。局部药物治疗由于药物接触整个眼表而具有明显优势,可以靶向治疗多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应用较广泛的药物有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C和干扰素α2b三种,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维甲酸、芦荟、西多福韦等。这些药物可以单独局部使用或者联合使用,也可以辅助术前减容、术后预防复发。了解OSSN的药物治疗现状有助于促进该领域研究。

  • 标签: 鳞状细胞瘤,眼表 5-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C 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海绵血管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海绵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以复习讨论。结果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海绵血管。结论胆囊海绵血管易与胆囊肿瘤相混淆,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胆囊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目的总结颅内海绵血管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颅内海绵血管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碌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变均全切除,无死亡病例。术后卡氏评分(KPS)〉90-100分13例,〉80-90分8例,〉70-80分3例,〉60-70分1例,〉50-60分2例。随访3个月-6年。头痛症状消失8例,好转1例;视力恢复3例,好转2例;急性起病者,生活自理7例,合并不同程度功能障碍3例;头晕、行走不稳治愈1例,好转1例;癫癎病人随访2年无发作。结论硅微手术是治疗颅内海绵血管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淋巴管又称囊。由多房、壁薄的囊腔组成,质软,隆起,内含丰富的淋巴液,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m。但小儿手术治疗需要全麻、损伤大且留有瘢痕。我院门诊采用平阳霉素内注射治疗囊淋巴管4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金银花甘草煎剂 小儿 囊状淋巴管瘤 肿瘤 临床资料 囊腔
  • 简介:目的总结弥漫型蔓血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经手术治疗并病理检查确诊为弥漫型蔓血管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23例完全切除者术后均无复发,6例不能完全切除者,术后残余病灶继续生长。结论手术完整切除体是弥漫型蔓血管的最佳治疗选择,手术切除前行经导管动脉介入栓塞术和/或经皮穿刺腔内注射术可以增加血管完整切除机会,减少出血量,减少复发及致残、致死可能。

  • 标签: 蔓状血管瘤 动静脉畸形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