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入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评价两组患儿注入后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注入中的应用从提高抢救率、减少药物浪费、避免院内感染、降低经济成本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留置气泡注射技术对PS注射患儿积极有效抢救,提高抢救率,减少药物浪费,优化操作流程,避免院内感染,降低经济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留置气泡注射技术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剂量为100mg/k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存活率分别为96.55%、80.65%,治疗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79,P>0.05);nCPAP或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0.73±19.47)h、(77.34±19.69)h,治疗组通气时间缩短(t=9.13,P<0.05),机械通气所占比例分别为24.14%、54.84%,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5);合并症发生亦明显降低,除肺出血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无创通气,观察组联合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干预后24h时,两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O2和pH值基本正常,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CO2值基本正常,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无创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胸片恢复时间以及呼吸费力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显著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安全性更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实施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90例患儿。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对比患儿用药前和用药后2h、8h、24h以及48h肺功能的变化,在治疗前后患儿机械通气的参数。结果治疗总的有效概率是96.67%。治疗后,肺功能都出现明显的改善,使用呼吸机的参数出现明显的下降。治疗之后PIP、FiO2、PEEP同治疗之前相比降低。结论PS应用在新生儿NRDS的治疗中能够改善肺泡的充气程度以及肺功能,降低机械通气的时间,而且临床的疗效显著。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固尔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无创通气,观察组联合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干预后24h时,两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O2和pH值基本正常,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CO2值基本正常,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无创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使用率、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2/FiO2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病死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晶型纳米TiO2对家兔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影响。方法家兔采用一次性非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浓度为(20ml.kg-1.bw-1)的两种晶型纳米TiO2、微米TiO2后,饲养20天处死。采用家兔支气管灌洗技术,测定肺泡灌洗液的表面张力系数(α)。结论从实验结果看出两种晶型的纳米TiO2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作用截然不同。金红石纳米TiO2有可能损害PS的形成,进而抑制PS的活性或加速其破坏,这些导致肺泡灌洗液的表面张力系数升高,从而引起肺部一些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纳米材料 肺表面张力 肺灌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塞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5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经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每次100~200mg/kg。然后拔管,予NCPAP呼吸支持治疗。结果47例患儿缺氧症状很快改善,12时内血氧饱和度上升到0.90以上,治愈出院;5例好转后自动出院;其余4例患儿仍有缺氧症状改为机械通气。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及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正确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NCPAP 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将65例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儿未使用固尔苏,观察组27例患儿尽早使用固尔苏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儿在使用固尔苏后其发生肺透明膜病,呼吸机使用率和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应尽早使用固尔苏,可有效地降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

  • 标签: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固尔苏 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联合使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与N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3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儿均采取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观察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结果36例新生儿中显效22例(61.1%),有效12例(33.3%),无效2例(5.6%),治疗有效率为94.4%。患儿本次住院时间为(26.4±3.8)d。结论联合使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与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儿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N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经气管注入固尔舒,比较两组患儿氧合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机参数中MAPmax、高浓度O2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有效指数高于对照组,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功能及呼吸功能,对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相关护理。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早产儿,予患儿肺表面活性物理联合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治疗。在患儿治疗期间,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病情监测,患儿的保暖,呼吸道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治疗后36例患儿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患儿治疗后6hPaO2明显上升(P<0.05),PaCO2明显下降(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改善了患儿预后情况。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婴儿呼吸机(CPAP)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的炎症因子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IL-8及IL-10指标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24h后IL-8及IL-10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对照组的为1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患儿采用CPAP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减弱患儿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呼吸机 肺表面 活性物质 新生儿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加CPAP(鼻塞持续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2年4月我科(出生小于34周孕,体重小于2100g)早产儿于出生0.5—2小时内气管内注入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100mg/kg)后加CPAP(鼻塞持续正压通气)5小时。结果30例早产儿均未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而且无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门诊随访无视网膜病,听力及智力筛查均无异常。结论早期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加CPAP(短期)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减轻病情,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缩短氧疗时间,减少早期和后期并发症。对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HFO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PS开展治疗,检测两组患儿24h内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等变化,对照观察2组并发症。结果通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比通气治疗前肺的氧合功能均有显著的改善,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通气治疗后,患儿在更短的时间内氧合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对照组组持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和肺气漏发生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比较。结论HFOV联合PS治疗(MAS)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具有很显著的协同疗效,改良了患儿的氧合功能,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一项有效的抢救性措施。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胎粪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比较两组使用呼吸机治疗、吸氧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治疗、吸氧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肺出血、脑出血及气胸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联合使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可缩短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和吸氧时间,促进患儿早期出院,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肺表面活性剂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其炎症反应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住院新生儿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和呼吸机辅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炎症反应及氧合功能。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12h、24h新生儿OI值降低、a/APO2值升高,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呼吸机辅助时间相比实验组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其炎症反应及氧合功能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氧化功能。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炎症 氧合功能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应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42例患儿应用氨溴索进行气管内灌洗方法进行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一组的42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命名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各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应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所需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氨溴索 气管内灌洗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