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荧光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技术,其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定量精准的优点,将其应用在食品理化检验领域中,可以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对荧光在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项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文为相关科研人员在荧光检测领域的标准起草、草案建议、方法开发及日常食品安全分析检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荧光 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安全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SysmexXN-1000血液分析仪荧光计数血小板的复检规则,详细分析规则建立的必要环节,以期对建立合理的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ysmexXN-1000血液分析仪检测1250例标本,同时进行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41条”规则中血小板复检规则,通过调整规则降低复检率,控制漏诊率,制定出适合荧光计数血小板复检规则。选取240例有阳性或假阳性倾向的标本验证规则的有效性。结果依据“41条”中血小板复检规则,电阻抗法(PLT-I)复检率为53.5%(669/l250),假阳性率为33.2%(415/1250),漏诊率为8.5%(106/1250);荧光(PLT-F)复检率为50.3%(629/l250),假阳性率为28.2%(353/1250),漏诊率为5.7%(71/1250)。采用调整后的复检规则对标本重新统计分析,PLT-F复检率为33.9%(424/1250),假阳性率为13.4%(168/1250),漏诊率为4.0%(50/1250)。与原规则相比,调整后复检规则可使大血小板引起假性减低的检出率由59.6%(77/129)提高至89.1%(115/129);血小板聚集引起假性减低的检出率由84.1%(37/44)提高至100%(44/44)。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血小板聚集阳性标本无漏检情况。结论血小板电阻抗法复检规则适用于SysmexXN-1000荧光计数血小板,但复检率过高未体现出方法学优势,优化后,规则的复检率和漏诊率均降低,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荧光法 复检规则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应用原子荧光对地质样品中的镉(Cd)进行了测定,通过实验表明原子荧光的测试精度较高、选择性好,测试地质样品中镉的方法是可行的,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地质样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眼衣原体(Ctr)、肺炎衣原体(Cpn)在不同年龄阶段肺炎小儿中的感染状况。方法运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检测392例各年龄组肺炎住院儿童的血清Ctr、Cpn抗体。结果共发现Ctr阳性44例,Cpn阳性89例。<28d组、1~11个月、1岁~2岁11个月、3~5岁11个月、6~14岁组患儿Cpn肺部现症感染率逐次增高,分别为0,1.19%,3.02%,13.74%,14.44%,中间3组每后一组均比前一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Ctr肺部现症感染率则随年龄递增而逐次减低,分别为9.48%,4.15%,0.25%,0,0,前三组每相邻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tr、Cpn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小儿肺炎中Cpn感染致病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应引起儿科临床足够重视。

  • 标签: 肺炎 沙眼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法
  • 简介:目的:用免疫荧光检测cathepsins家族的几个重要亚型在人慢性光损伤皮肤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日光模拟紫外线照射以1倍最小红斑量(MED)照射10名受试者上臀部皮肤,5天/周,共6周,人工诱导皮肤慢性光损伤。免疫荧光检测cathepsinB、D、K、G在人慢性光损伤皮肤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慢性光损伤人皮肤组织中,cathepsinB和cathepsinD表达下调,表达改变主要发生于皮肤表皮层;cathepsinK表达下调,表达改变主要发生于皮肤真皮层;cathepsinG表达上调,表达改变主要发生于皮肤真皮层。结论:cathepsins家族在人皮肤慢性光损伤皮肤表达发生改变,其可能参与皮肤表皮及真皮的慢性光损伤发生机制。

  • 标签: 皮肤 组织蛋白酶 慢性光损伤 光老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SysmexXN-1000血液分析仪荧光(PLT-F)和阻抗法(PLT-I)检测低于参考下限血小板的准确性,探讨PLT-F对血小板假性减低的应用意义。方法将血小板减低标本分为低值组和中低值组,应用PLT-F、PLT-I模式检测220例血小板减低标本,通过人工镜检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学检查,以镜检为参考方法,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PLT-F计数结果与参考方法比较相关性优于PLT-I。PLT-F大血小板报警提示特异性84.1%,灵敏性68.8%;PLT-I大血小板报警提示特异性则为73.2%,灵敏性为76.1%。PLT-F血小板聚集报警提示特异性85.1%,灵敏性100.0%;PLT-I血小板聚集报警提示特异性则为90.8%,灵敏性为72.0%。结论与PLT-I相比,PLT-F对血小板减低标本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PLT-F报警信息对提示血小板假性减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荧光染色法 电阻抗法 血小板假性减低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原子荧光测定中常遇到的问题,针对七个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问题 对策
  • 简介:基于表面活性剂能提高荧光强度,分散液相微萃取能提高萃取率,建立测定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荧光分光光度。讨论了溶剂种类,优化了测定温度、缓冲溶液、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对过氧化苯甲酰荧光强度的影响;讨论了萃取剂、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结果表明:无水乙醇溶液,冰浴,不加缓冲液,加100μL吐温-80(2g/L),用70μL二氯甲烷做萃取剂和140μL乙腈做分散剂,超声1min对小麦粉样品进行预处理。在1cm微量比色皿中,激发波长(λex)为285nm,于发射波长(λe_m)310nm处读出荧光强度。在0.17~6.00μg/mL范围内,过氧化苯甲酰浓度与其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0.2028mg/kg。加标水平在1.29~2.55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96.9%~105.6%,RSD为5.80%~6.80%(n=3)。新建方法可用于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测定。

  • 标签: 过氧化苯甲酰 分散液相微萃取 荧光分光光度法 吐温-80 小麦粉
  • 简介:建立了竹炭固相萃取-恒波长同步荧光检测九龙江水样中多环芳烃(PAHs)。通过实验综合分析,选定正己烷为洗脱溶剂,洗脱溶剂体积为10mL,上样速率为5mL/min,上样体积为555mL。采用恒波长同步荧光对多环芳烃进行定性定量,相关系数r〉0.99901,检出限在0.0080-0.90n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1.22%-4.20%。此方法应用于测定了龙岩市省控断面九龙江水体中的多环芳烃(PAHs)。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8.9%-110.4%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

  • 标签: 竹炭 固相萃取 多环芳烃 恒波长 同步荧光
  • 简介:摘要实验表明便携式X射线荧光可以满足土壤中重金属监测的技术质量要求,对该方法与行业标准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适用于土壤中重金属现场监测。

  • 标签: 便携式X射线荧光法土壤 现场重金属
  • 简介:应用HG-AFS原子荧光测定饮用水中汞含量的不确定度,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中不确定度各个分量的来源,结果表明仪器和重复性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应对其严格控制。

  • 标签: 不确定度 HG-AFS原子荧光仪 饮用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层析与电化学发光(ECLI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比较结果,从而对免疫荧光层析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降钙素检查的166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电化学发光(ECLIA)和免疫荧光层析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标本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下,按照浓度高低可分为阴性组、低风险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以及高度升高组,并且不同浓度的组别所占比例和对应的组间阳性率在两种检测方法下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标本的ECLIA总阳性率为49.40%,与免疫荧光层析的总阳性率46.99%%之间差异也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免疫荧光层析与电化学发光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相当,而免疫荧光层析更为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荧光层析法 血清降钙素原 性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名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检测,观察临床微生物的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精确度高,特异性好、效果好。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敏感度好,精准度高。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微生物检测 敏感度
  • 简介:摘要随着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行,以及水质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原子荧光光度逐渐成为水质检验的必备光谱分析技术。借助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的优势来解决一些水质检验标值的问题,有效拓展了水质检验的线性范围,并可以同时针对水质中的多元素进行分析,成为了水质检验中几种金属元素项目的主荐分析技术。

  • 标签: 原子荧光光度法 水质检验 应用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将重点分析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原理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在样品测试的过程中,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和具体的解决办法,此时的过程中相关因素的干扰情况与清除方式,明确地质化炭样中原子荧光光谱的实践价值。

  • 标签: 地质化探样 原子荧光光谱法 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不久前,科学家宣布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具有荧光皮肤的树蛙。这种树蛙叫作南美圆点树蛙,它们在受到紫外线光束照射后,皮肤能够发出蓝绿色的荧光。自此,发光生物大家族中又有了一位新成员。

  • 标签: 荧光 热带雨林 南美洲 科学家 紫外线 皮肤
  • 简介:摘要印染厂运行的过程中,常常会排放大量的印染废水,这些印染废水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在一定程度顾上威胁到人们的人体健康。所以,在印染厂运行时,通常需要选择良好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降低印染废水的排放,微环境保护与人们良好的生活提供重要帮助。基于此,本文对生物处理印染废水展开了研究。

  • 标签: 生物法 印染废水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前,大气污染防控以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关注焦点,尤其是近年来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影响非常的大,从源头上有效防控VOCs,迫在眉睫。本文现对国内VOCs废气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VOCs废气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 标签: VOCs废气 生物处理法 现状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