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在出生24h内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2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有584例。所有新生儿中共有低体温新生儿73例;未发生低体温现象的511例。对新生儿24h内的发生低体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出生24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的时间主要为2h内,复温时间大多为1h。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体基本情况以及新生儿母亲的年龄、孕周以及生产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生后24h 危险因素 儿科 低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24h尿蛋白定量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联合检测来判断肾早期损伤。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做24h尿蛋白定量的同时,检查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同时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47.9%、22.1%、21.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它反应早期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当尿中发生了蛋白尿,即一次24h蛋白定量超标时,不一定能判断肾功能是否受损,但如果同时尿微量白蛋白也升高,则发生肾脏病变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这两个项目一起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

  • 标签: 24h尿蛋白定量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90例心房颤动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图情况,总结房颤心电学的显示特征,为日后诊断与治疗房颤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心血管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将90例患者的24小时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进行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异常现象。结果90例心房颤动的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后有51例患者的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显示异常,异常的检出率为56.66%;动态心电图共检测出有12例患者为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3.33%,其中室性早搏是最为常见的异常原因。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检测心房颤动对异常的发现情况较好,同时易能检测出阵发性心房颤动,能有效确定阵发性房颤的具体位置。

  • 标签: 心房颤动 24H动态心电图 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于山西省汾阳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68例癫痫患者的24h动态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了解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68例患者中,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发现异常60例,异常率88%,痫样放电46例。常规脑电图监测,发现异常29例,异常率42%,痫样放电16例。结论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癫痫 24h动态脑电图 常规脑电图
  • 简介:心律失常是冠心病(CHD)好发的并发症,也是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为了解24h早搏发生的规律,将本院1998~2000年近3年107例确诊冠心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早搏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24h)检查中晨峰血压与相关指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动态血压检测394例,根据晨峰血压与相关指标(日间平均血压、年龄、性别)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全部对象的不同血压组收缩期晨峰血压增高与日间平间收缩压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峰血压在不同年龄组中和不同性别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检查中晨峰血压随着日间平均收缩压水平增高而增高,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

  • 标签: 动态血压检测 晨峰血压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的AEEG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EEG与EEG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EEG对癫痫灶的定位,癫痫的分类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癫痫 动态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血压(24h)监测中日间首次血压在日间平均血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动态血压检测440例,对日间首次血压与日间平均血压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全部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日间首次血压均数明显高于日间平均血压(P<0.01)。首次血压增高组和降低组的均数比较平均血压的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中首次血压存在“白大衣效应”和“逆白大衣效应”的双向效应

  • 标签: 动态血压检测 首次血压 高血压 诊室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心律失常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给予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其它心电图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律失常检出率以及其它心电图检出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24h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中相比于常规心电图而言具有更高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以及其它心电图检出率,应用价值较高,安全性得到保障。

  • 标签: 心律失常 24h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CHD)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5例CHD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检出。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CHD心律失常符合率90.53%(86/95)高于常规心电图74.74%(71/95),有统计学差异(P<0.05);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占比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CHD心律失常患者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满意,有较高的符合率,且在诊断心律失常类型方面效果满意。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24h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24h食管阻抗-pH监测中,熟练配合及护理对检查成功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637例患者行24h食管阻抗-pH监测,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637例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均取得监测成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监测的成功与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食管阻抗-pH监测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
  • 简介:目的对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24小时连续护理,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70例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分为两组,各35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参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24小时连续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参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参照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aO2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24小时连续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危重症患者 24小时连续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研究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在慢性肺心病中应用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接诊收治的 50 例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选择常规药物治疗,实施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结果: 对 50 例患者实施 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心率失常患者 40 例,占比 80.0% ;常规心电图监测发现 20 例,占比 56.0% ,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P<0.05); 研究对象中 25 例患者在持续吸氧 24h 后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表明出现 9 例心律失常,占比 36.0% , PaO 2 均值为 10.35kPa , PaCO 2 均值为 6.60kPa ,间歇性吸氧或非吸氧条件下,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数据显示合并心率失常 23 例,占比 92.0% ( P<0.05)。 结论: 慢性肺心病中应用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可提升检出率,明确肺心病诱发因素,充足供氧对 慢性肺心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动态心电图监测 疗效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测价值。方法对78例心律失常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价动态心电图的价值。结果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可检测心律失常发生的种类、发作的频率,可提供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从而正确指导治疗。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检查结果及心律变异性指标(SDNN及SDANN)的检出情况。结果81例冠心病患者中,常规心电图的检出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24h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查方法对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的诊断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24h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变异性指标SDNN、SDANN水平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率
  • 简介:目的:研究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分别应用常规的心电图监测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完成监测的情况下,常规的心电图监测确诊有58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58%;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有96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96%;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明显比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准确,且患者的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早二联律、三联律、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短阵室速、窦性停搏、短阵房速、窦房的传导受阻、束支的传导受阻以及房室的传导受阻检出率皆比常规的心电图检出率高,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较高,监测敏感性较好,能有效提高心律失常的检测准确性,有利于尽早治疗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24 h动态心电图 临床监测
  • 简介:摘要:设计了一种可以24小时监控人体健康状态的守护系统,能对人体包括体温、心率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对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出现不良后果,同时系统将定位信息发送出去。该守护系统可以应用在空巢老人、养老院以及医院需要实时监控病人身体状态等地方,还能实现无线传输数据到总控制室进行处理分析。

  • 标签: 可穿戴设备 医疗服务设计 STM3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4h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21年7月~2023年2月期间于本院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术后均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需持续72h,依据检查结果分析术后无恶性心律失常、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差异及24h动态心电图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效能。结果:(1)PCI术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中SDNN、SDANN-index、24h-QTV低于无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h动态心电图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95.24%,诊断符合率为95.89%。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AIM PCI 恶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测定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方法选择11例高血压病(EH)患者24h动态血压(ABPM)记录资料,求得日间6~22时,夜间22~6时2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及每小时的血压均值,比较昼夜时段间的血压差异,描记24hABPM曲线。结果①夜间血压明显低于白天;②动态血压曲线呈“长柄勺”形状。结论表明测定24hABPM对EH的诊断和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高血压病 诊断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