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列宁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过程从时间看,历经四个阶段,即早期、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从内容看,则经历了从翻译片段到翻译全文、从自发翻译到自觉传播、从秘密出版到公开发行、从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从译为汉语到译为多种民族语文、从纸质文献到电视片和网络版等的过程;可谓艰难曲折、成就巨大。列宁著作及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列宁著作 翻译出版 中国现代文化
  • 简介: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在广西右江地区共同领导了色起义,随后建立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担任红七军前敌委员会书记、政委。色起义期间,邓小平参与了起义的全过程、反“围剿”和根据地建设,推动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在起义期间及以后的革命斗争中,邓小平多次总结和回顾了起义的艰苦历程和广西人民在起义中作出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小平从多个方面对色起义进行了回忆和评价。

  • 标签: 百色起义 邓小平 历史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右江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建设
  • 简介:本文认为,全球化使我们世界的边界、限制和分类都在发生变化,文化不再拥有从前的稳定性,至少没有我们的理论中所描述的稳定性。面对一个扩展的世界,我们不再确定什么是应该知道的,而科全书形式是我们重新思考全球知识的一种适当方式,但是这一潜能在近年出版的科全书中并没有显示出来。为此,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科全书计划。

  • 标签: 全球化 全球知识 百科全书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结合中国国情、契合中国需要、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近年历史,在此进程之中,中国相继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伟大胜利。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行、向何而去的现实问题,就需要从价值维度的价值客观性与价值主观性的相互融合,从历史维度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向作用,从认识维度的前进规律与曲折规律的协调共生,从实践维度的共产党为主导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等四个维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年流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百年 流变 维度 哲学观照
  • 简介:鲁迅在自己的思想探索和文化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反现代性的理论,使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理性与反理性共时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中。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主体的发展是其核心和指归。本文拟将分析鲁迅早期的几篇论文中关于科学与民主的认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反现代性的主体建构,揭示鲁迅早期思想理论的时代超越性,以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性行将终结"的今天所昭示的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现代性 反现代性 主体建构 科学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