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汉书》卷九九下《王莽传》:'(地皇)四年正月,汉兵得下江王常等以为助兵,击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皆斩之,杀其众数万人。''三月辛巳朔,平林、新市、下江兵王常、朱鲔等,共立圣公为帝,改年为更始元年,拜置百官。''四月,世祖与王常等别攻颍川,下昆阳、郾、定陵。'

  • 标签: 传历法 历法辨析 汉书王莽
  • 简介:近两千年来,受“汉家”刘氏正统观念的影响,王莽作为“篡汉”的乱臣贼子,一直是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当时的史学家如范晔、班固、班昭就不必说了,就是在近代王莽也不免被批判的恶运。史学家尚钺指称王莽完全胡来。到了现代,王莽仍然背负着千古骂名,如张志哲认为王莽是“一个可耻的政治丑角”、“好大喜功的野心家”、“典型的伪君子”。

  • 标签: 王莽 正统观念 史学家 刘氏 班固
  • 简介:王莽自幼身受儒学教育,服膺儒学价值并努力践行儒家道德,实为西汉末期儒林领袖。自平帝起,王莽秉政,更加大力扶掖儒学,并对儒学的政治理想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践,援儒礼以更张制度,即'王莽改制'。王莽改制的实质,就是以儒学政治理想模式,来解决秦汉以来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王莽的这场改革运动,其实是政治制度的儒学化过程。东汉建立以后,对王莽改制进行了清算整理,但涉及儒学及儒学政治制度化的问题,在很多方面仍依其旧,从而奠定了儒学参与建构政治制度的基础,由此可见王莽改制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甚为深远。

  • 标签: 西汉 王莽 儒学
  • 简介:什么是太行山的雄姿?何处有太行山的美色?到陵川县王莽岭便可得到注解,就可得到实证。该岭海拔1665米,位于陵川古郊乡内,为山西与河南辉县之界山,周长约15公里。相传西汉末期王莽追赶刘秀,曾在此山筑城修寨,在山上辟有跑马场,其妻在山南生下了太子,故起名为太子窑。

  • 标签: 太行山 陵川县 王莽岭 历史文化 自然景观
  • 作者: 赖捷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新历史》 2009年第1期
  • 机构:身在台北看守所的陈水扁,每日都有搞笑新闻爆出,最近一件和历史有关的,是阿扁自比王莽。他告诉前来看守所探视他的支持者,中国五千年来改朝换代,前朝都会被清算追杀,只有王莽跟他没有清算前朝,阿扁的意思无非是,我都没有清算李登辉,马英九现在也不应该来清算我。所谓首长特别费是历史问题、制度问题,不光是他个人有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古代士人平生最大的梦想不过就是封侯拜相,这不仅代表着个人成功的极致,也意味着家族的无上荣光。一个家族里能有一个人封侯已属不易,而能有十个人封侯,那简直是奇迹,而其中五个人竟然是同一天封侯,简直是不可思议。

  • 标签: 高校 大学生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王莽自居摄二年(公元7年)至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先后进行了四次货币改制。

  • 标签: 改制 货币 王莽
  • 简介:苏子美豪放好饮,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密觇之,苏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徂击秦皇帝,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引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自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不足多也!”(明·冯梦龙《古今笑史》佻达部第十一).

  • 标签: 《汉书》 外舅 张良 苏子 君臣 秦皇
  • 简介:我国西汉未年,汉平帝在位时,被大奸臣、当朝太师王莽篡权夺位,建立了新朝。王莽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决心要把汉室皇帝的后裔宗亲斩尽杀绝。汉朝幼主刘秀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急忙准备行装,在贴身大臣们的护持之下,带了兵将,隐居南阳招兵买马,屯兵积粮,准备推翻王莽政权,复兴汉家王朝。

  • 标签: 王莽 刘秀 后裔 西汉 南阳 汉朝
  • 简介:正值霜降,地气渐寒,我到陵川王莽岭。这是闰九月初九,今年的第二个重阳节,深秋的西风横无际涯,穿过黎明与暗夜交峙的清晨,我看到月光被路边的树枝剪成丝丝缕缕,许多记忆如远方的星火一样明灭不定。这是沧海桑田的大雾,像世界在混沌中重生,我对王莽岭的憧憬从乳白开始,一星一点,更为巨大的深黑如水墨隐现。它是山水画轴,黑白分明地晕染着岁月,勾勒出庞然的时间轮廓。

  • 标签: 王莽岭 丝丝缕缕 深黑 陵川 九月初 晕染
  • 简介:王莽之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王莽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标准,所以他被西汉儒生推上了政权的巅峰,也因为“内圣外王”思想自身的缺失,他在实践其理想时不可避免地遭到惨败。

  • 标签: 王莽 “内圣外王” 西汉儒生
  • 简介:<正>王莽改制是西汉史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研究,人们较多地是注意从西汉末年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形势,谈它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而从经学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则不多见。王莽的改制,按其依据的理论,又常称为“託古改制”。其实,所谓王莽的“託古改制”,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应是託古经以改制,就是说王莽企图照搬秦汉以前的古代经典来修改和代替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由于在王莽改制的同时,经学上出现

  • 标签: 王莽改制 《周礼》 初考 《礼记》 今文经 古文经
  • 简介:本文论述了王莽改制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改制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思想,改制失败的原因,指出了王莽改制的创新精神和合理成分,肯定了王莽改制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

  • 标签: 王莽改制 创新精神 经济思想 历史背景 评价 汉代
  • 简介:汉武帝时代,汉王朝控制的海岸线空前延长。在此前后,“天下”与“海内”并说的语言习惯体现了政治文化意识中的海疆观。“楼船”军在战争中作用的突出,以及东洋和南洋航运的开发和繁荣,体现出汉文化面对海洋的进取风格和突出成就。“海人之占”诸论著的问世,应视作早期海洋学的收获。《汉书》比较具体地记录了相关历史迹象,可以看作中国史学论著中较早较充分地重视海洋纪事的典籍。

  • 标签: 《汉书》 海内 楼船航运 海洋学
  • 简介:汉书》标点疑误袁庆述因工作关系,最近细细地读了《汉书)九十四卷(匈奴传)至一百卷(叙传),发现很有一些地方的标点值得推敲,故随手作记,写成数十条。不敢说自己的看法一定正确,所以只敢称之为疑误。我所用《汉书》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63年版,条目虽大致分...

  • 标签: 《汉书》 标点 匈奴 戊己校尉 动宾结构 西南夷
  • 简介:王莽的复古改制多从儒家经典取材,有一些我们可以从传世经典文献中直接找到其来源,有些则语焉不详.于是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证据就显得格外珍贵了.本文所讨论的王莽计划了两次却始终未得施行的巡狩封禅制度,就是根据近年在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封禅玉牒"所提供的文字材料,将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进行对证,从而发现一些新的线索,补充了记载的不足,分析了一些后代因为文献记载不足所产生的误解.

  • 标签: 王莽 封禅 巡狩 新证 出土文物 儒家经典
  • 简介:从指导思想、封建制度、私铸泛滥和货币规律等方面说明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 标签: 王莽 货制改革 失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