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甲骨文中的“菔”字是象形宇,典型字例可参看《甲骨文合集》中的320、473。《说文》云:“菔,弩矢菔也。从竹,服声。《周礼》仲秋献矢菔。”卜辞中的“菔”字用为祭名,又是一种用牲方法,读为“副”。《说文》云:“副,析也。”《山海经·中山经》云:“其祠泰逢。勋池、武罗,皆一牡羊,副。”郭注云:“副,谓破羊骨磔之以祭也。”又,《说文》云:“磔,辜也。”《史记·李斯列传》云:“十公主砘死于社。”《索隐》云:“磔,谓裂其肢体而杀之。”……

  • 标签: 殷墟卜辞 甲骨文合集 《周礼》 象形字 典型
  • 简介:本文考察殷墟卜辞施受句式,通过对施受关系的语义分析,辨明其施受成分的语序位次,以了解殷墟卜辞与传世典籍的施受句式之同异点.殷墟卜辞比照传世典籍,就施受句式的结构法则看,基本句型经相沿而因循,转换形式由多样而规范,明晰地透示了在历史沿革中汉语句法的继承发展之一般状态,从中可看到施受句式之沿袭现象、施受句式之消失现象、施受句式之变异现象、施受句式之生发现象,显现了汉语句法历史嬗变的一定轨迹.

  • 标签: 殷墟卜辞 施受句式 施受关系 施受成分 语义分析 语序位次
  • 简介:<正>“治学之道,赖乎新资;考古之道,材料为尚。”这是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在音乐史学界,每当涉及商代音乐的研究,学人均常叹史籍难征——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礼乐大师孔子,就已经发出了“难征殷夏礼典”的。喟叹。随着甲骨学蔚成大国,殷墟卜辞中所记载的乐舞资料,很快被音乐学家所采用:如“濩”,如“雩”,如“乐”,如“舞”,均成为商代音乐研究的有力佐证。但是,商代的音律到底是怎样,以前只能依靠考古发掘

  • 标签: 殷墟卜辞 商代音乐 音律 音乐史学 甲骨学 治学之道
  • 简介:"王宾职"是殷墟卜辞中的常用语。王指商王,宾指祭祀。职,应读为值,是指依礼制规定而应当举行的祭祀。在此类祭祀活动中,"大戊"占有突出的地位,这是因为"戊"日在商代的宗教观念中具有特殊意义。

  • 标签: 甲骨文 卜辞 商代
  • 简介:学界对殷墟甲骨卜辞是否“档案”存在较大分歧。根据殷墟甲骨卜辞的内容、载体、出土情况以及殷商史等材料,对比殷墟甲骨卜辞和档案的属性,把殷墟甲骨占卜之后的处理过程分为“甲骨档案期”和“甲骨埋藏期”两个阶段,证明了殷墟甲骨卜辞的性质在两个阶段各有不同,分别属于“甲骨档案”和“埋藏品”。

  • 标签: 殷墟甲骨卜辞 性质 甲骨档案期 甲骨埋藏期
  • 简介:西王母的传说起源甚早,《山海经》、《穆天子传》、《竹书纪年》中就有相关记载。西王母究竟是人抑或是神?学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趣的是,殷墟甲骨文中也有“西母”,与“西母”并提的还有“东母”。甲骨文中的“西母”与载籍中的“西王母”有无关系,值得认真研究。本文将载籍中的“西王母”与甲骨文中的“西母”作了仔细比对,发现二者虽有差别,却也不无相似性和关联性。二者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周及其以后的西王母崇拜习俗或可追溯自殷商时代。

  • 标签: 殷墟卜辞 方神崇拜 神话传说 西王母
  • 简介:从萝卜堆里跳出来(2008年11月18日)梦说——我也爱买打折商品。那个价格上的今夕对比,让我感到实实在在地占到了便宜。我白天买打折商品,晚上睡着后仍然遇到了一家卖打折商品的小店。那是个日用品店。我看见毛巾便宜,牙膏便宜,香皂、洗衣液、地板蜡……啥都贼便宜。我一件一件地拿,抱在怀里,最后是抱不住了。我的怀抱还是很有限的,还是无法帮助我把更多的东西据为己有。

  • 标签: 萝卜 电热毯 日用品 毛巾 青蛙 商品
  • 简介:“我不太喜欢郭沫若的诗,”晚饭时间东拉西扯地闲聊,是小A父子的“保留节目”,这不,小A懒洋洋地开口了,“我们语文课外读本里选了他的《凤凰涅磐》,前言不搭后语,巨啰唆。”

  • 标签: 安阳殷墟
  • 简介:研究发现,殷墟卜骨中,除了大部分为牛肩胛骨外,也有象胛骨.作者曾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一片卜骨,骨质特厚,据分析很可能也属于象胛骨.

  • 标签: 卜骨 殷墟 卜辞 发现
  • 简介:天津是目前收藏殷墟甲骨较丰富的地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列全国博物馆的前茅。这些甲骨多出土于河南安阳,91%曾被著名收藏家、学者王襄、王懿荣、陈邦怀等人鉴藏,许多藏品经王襄、罗振玉、胡厚宣等甲骨文学

  • 标签: 殷墟甲骨 甲骨天津
  • 简介:甲骨卜辞是商代语言和文字的主要载体,是商代最主要的言语活动,其最重要的言语模式之一是代言模式。从内容上看,代言主要集中在宗教与世俗两个领域。在宗教层面,代言主要指的是代神灵言;在世俗政治层面,代言主要是代商王言。宗教代言是世俗代言的直接源头与精神基础。从形式上看,甲骨刻辞的代言又分为甲骨卜辞系统的代言模式和甲骨文字的代言模式,前者以卜辞中的占辞为主,后者以卜辞中的具体成语和文字为主。代言对商代人神关系的构建和世俗秩序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奠定了先秦言说方式的一些基本特征。

  • 标签: 甲骨刻辞 代言 占辞 人神关系 世俗秩序
  • 简介:田猎卜辞是关于商代王室贵族进行田猎活动的占卜刻辞。田猎卜辞中有关猎物的信息,对于研究商代气候与田猎地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商代田猎活动中的虎、兕、獐、麂等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它们的栖息环境偏重于山麓、湖沼,皆属亚热带动物群落。田猎动物的生境,既是商代气候环境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探讨田猎地域和田猎方法的制约因素。

  • 标签: 甲骨文 田猎卜辞 田猎动物 田猎地理
  • 简介:甲骨卜辞中有个地名"疋"。通过甲骨文材料、传世文献资料、出土器物综合分析,"疋"的地望在陕西省汉中盆地中东部的城固、洋县一带,其核心区域在湑水河下游两岸的平原地带。"城洋铜器群"可能是古"疋国"的文化遗物。

  • 标签: 甲骨文 湑水 城洋铜器群
  • 简介:曾国在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由甲骨卜辞结合西周金文、考古遗存、锡料来源等多方面来看,商代曾国地望应该在两周时期曾国位置,即今湖北随州,曾国与商王朝是睦邻友好的军事同盟关系。学者曾引用一些卜辞中的“曾”并非作为地名或国名使用,而是一种副词用法,因此不能据此来说明商代曾国的地理位置。此外,商代曾国也难以断言族姓,与夏代姒姓鄫国的关系还需探讨。

  • 标签: 卜辞 曾国 地理位置 商王朝
  • 简介:商代后期殷墟气候研究,是商代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历年来的研究,注意到有关气候波动的研究尚未深入。通过筛选殷墟文化各期与地下水位变化有关的发掘材料,制成简表,确认殷墟文化一至四期之间地下水位有剧烈波动的事实。据此推断殷墟气候干湿变化的轨迹。参考文献中记载的有关气候干旱的材料,与地下水位变化简图对比,发现二者大体吻合。同期的甲骨文气象记录中,也发现了与干旱有关的现象,进一步确认了关于气候波动的推论。

  • 标签: 殷墟 地下水位
  • 简介:阐明语法是训诂的重要内容之一,阐明语法对于正确训释词语、疏通文意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甲骨文研究中,人们对甲骨文字词的考释比较重视,而对甲骨文语法的研究则有些忽略。本文以笔者曾研究过的几个语法问题为例,说明甲骨文语法研究在字词训释中的重要作用,希望有助于甲骨文语法研究和字词考释的进一步结合。本文所引甲骨文辞例,引自《甲骨文合集》者径出片号,引自《小屯南地甲骨》的简称“屯”,引自《怀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的简称“怀”。

  • 标签: 语法研究 卜辞训释
  • 简介:传世文献所载'殷人重屋',反映出早在殷商时期先民的建筑技术就达到了相当发达的地步。这点也已经为考古发掘的非文字资料所证实。学者多依据地下出土的甲骨卜辞来揭示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包括殷人的建筑技术,目前业已取得了不少成绩。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甲骨卜辞中的'室'作进一步整理,以期更好地了解殷人先进的建筑技术。

  • 标签: 殷商时期 建筑技术 甲骨卜辞
  • 简介:对子组卜辞《合》21374、21579、21535、21727、21529、21527、21645、21774、21693、21627和《合》21626等进行了新的释读,认为在上举卜辞所讨论的事项中,卜辞命辞中的“开”、“啓”、“戠”皆为动词,非人名。原隶释为“歹孟、殪”者应为“因”字。“古”、“娜”直声,假借为医治之“治”。此中之“商”为“伤”字假借,“梦”也非人名,而是动词,“迎”义。“尹又商”义为“迎接伤者”,此伤者盖指方国战俘,“奠又(有)商(伤)”即将战俘“奠”到某地。“子组”家族曾有一次涉及很多人的迁移。

  • 标签: 直、值(治) 商(伤)
  • 简介:甲骨卜辞的断代和历组卜辞的研究是甲骨文研究中两个相当重要的的问题,本文是针对这两个问题所作的学术评述.

  • 标签: 甲骨卜辞 断代 历组卜辞 综论
  • 简介: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甲骨卜辞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文献记录。由于深埋地下已久,甲骨大多残断,这对学者研究字形、考释字意、探究商代文化造成诸多不便,因此,甲骨缀合成为研究甲骨的最基础的工作。笔者在整理材料过程中发现卜骨新缀五则,兹列于下,就教于师友同好。

  • 标签: 卜骨 殷墟 甲骨文 文献记录 甲骨卜辞 商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