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刘伯承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功勋卓著,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早年,他在四川就是川军中赫赫有名的一代战将。但每次军阀间的征伐之后,刘伯承却少有获胜之喜,他目睹四川人民深受战祸之苦,闾阎为墟,饿殍载道,心中总是惴惴难安,时常处于迷惑、彷徨中。

  • 标签: 刘伯承 杨闇公 生平 中国青年团
  • 简介:摘要:公与刘伯承都是我国共产主义事业伟大的先驱者,为我国共产主义事业,以及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道路中,公与刘伯承因共同的信仰并肩战斗,其中迸发出的友谊以及革命情谊令人侧目。公与刘伯承的革命友谊,不仅对于二者革命思想的成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研究公与刘伯承的革命友谊,不仅是学习党史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革命精神的继承以及发扬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1923年公与刘伯承的初识出发,围绕公与刘伯承交往的过程,分析这两位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先驱者的革命友谊。

  • 标签: 杨闇公刘伯承 革命友谊
  • 简介:摘要公是100位为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四川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建者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有着丰富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经验。下文拟就公反对封建思想及斗争作一个简述。

  • 标签: 杨闇公 礼教 平等
  • 简介:《诗.大雅.公刘》是一篇着名的先周史诗,研究周人历史者都很注意。但由於时代久远,该篇有一些句子颇为难解,有一些似乎不成问题的地方细究起来问题也挺多。笔者机缘巧合,对《诗。大雅.公刘》篇做了一些探索。今不嫌浅陋,将其主要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大家批评。

  • 标签: 公刘 史诗 巧合
  • 简介:摘要:公风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公风范与新时代干部政德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更好地培养优秀干部,增强其政治道德素养,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闇公风范 新时代 干部政德教育 融合发展
  • 简介:从一位物理老师说起1957年夏季快来临时,教我们物理的熊老师,忽然兴趣盎然地给我们上了一堂'诗歌欣赏课'。他是南昌人,普通话说不好,他用南昌话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王勃与滕王阁的故事,然后说:'如今,人杰地灵的南昌也出了一个可以与王勃相提并论的诗人,他叫公刘,是我的邻居,青云眼镜钟表店的穷小儿。这个真名叫刘仁勇的小男孩,小学尚未毕业,他家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之后,便和我们一道流浪到了赣州,不久我去了西南联大

  • 标签: 物理老师 诗歌欣赏 日本鬼子 通天岩 滕王 八境台
  • 简介:刘伯承是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帅之一。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已誉满全球,世人皆知。然而他不仅善于军事,而且文武双全。在文学方面,刘伯承元帅诗文并茂,尤擅长写对联。他写出的对联象一朵朵奇特的香花,常常令人目爽神怡,乐生满怀。现择录几幅,以飨读者。1923年,刘伯承

  • 标签: 刘伯承 对联 战士 县长 磨豆腐 军事才能
  • 简介: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送他上私塾读书,已是节衣缩食,再没有钱给他买笔墨纸张了。

  • 标签: 刘伯承 练字 读书 私塾
  • 简介:刘们承身经百战,常战常胜。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他常用一些动物的特点,来指导作战实践,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受广大指战员的喜爱。狼战刘伯承认为狼的战术高明,他生动地讲述过一个故事:成都有一条坡路,有一只狼每天都趴在坡路旁悄悄地等着。

  • 标签: 刘伯承 动物 军事指挥艺术 军事理论 生动形象 国内外
  • 简介: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一声枪响,敲响了满清王朝的丧钟。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地纷纷响应。11月5日,夏之时在成都龙泉驿起义,随即,挥戈东进。重庆革命者在夏之时军队的帮助下,举旗反正,至22日革命宣告成功。23日,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公推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蜀军政府成立之日,各国驻渝领事均来祝贺,

  • 标签: 蜀军 辛亥革命爆发 夏之时 满清王朝 武昌城 赵尔丰
  • 简介:<正>公刘是与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著名诗人.一九四八年投身革命.一九四九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开初,他战斗在云南边疆.在那里,他度过了许多值得纪念的日日夜夜.诗人用绿色的南方赠与他的叶笛,唱出了《边地短歌》.诗集以它清新的生活气息和笔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接着,他又写了许多诗.一九五五年,公刘奉命调到北京,来到了棕黄色的北方.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作力更加旺盛.一九五七年九月,诗集《在北方》问世.

  • 标签: 公刘 诗节 艺术成就 诗集 叶笛 诗篇
  • 简介:汪荣华与刘伯承元帅既是志同道合的同志,更是同甘共苦的战友。本文主要介绍汪荣华由山村茶姑到元帅夫人的传奇历程。接受革命熏陶、参加红军在大别山脉东麓的安徽省六安,有一个名叫郝家集的山清水秀的小山村。1917年汪荣华就出生在这里一个普通的农家。汪荣华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一年四季含辛茹苦地劳动,如遇年景不好,依然是食不果腹。1927年8月,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枪声。这革命的枪声也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郝家集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农民协会,打土豪分田地。郝家集像换了一个天。

  • 标签: 刘伯承 共产党 南昌起义 大别山脉 元帅 国民党
  • 简介:1938年底,我被调到八路军129师师部警卫班。当时,师部驻在河北涉县城北的索堡,我从团部赶去报到,直接找到了师直属队政委———我的老领导韩念生。韩政委对我说:“司令部现在需要警卫人员,我知道你为人忠诚老实,办事认真,又勤快,爱整洁,很适合到刘师长身...

  • 标签: 刘伯承 抗大六分校 军事知识 司令部 邓小平 警卫任务
  • 简介: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省西北部雪山深处的懋功地区会师,然后准备过草地北上,8月,两个方面军的红军又混编组成左路军和右路军,分路准备粮草北进。

  • 标签: 朱德 刘伯承 张国焘 红军
  • 简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蟠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超出文学意义的毛泽东主席的名诗,是毛泽东在北平香山,收到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3日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这一捷报后,挥毫写下的。这首题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史诗,记录了20世纪

  • 标签: 刘伯承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 南京 文学意义
  • 简介:刘帅已去世十七年,我常怀念他。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期间,从1966—1968年为刘帅会诊两次,然后作保健医师一年零五个月。那时正是“文革”的动乱年代,我和刘帅、夫人汪荣华,以及他们的孩子朝夕相处,亲如一家。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所以我

  • 标签: 刘伯承 北京医院 眼病 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