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我与佩弦(朱自清字——编者注)的相识是在1931年。这一年4月的一天,浦熙元老师带我们几个女同学到一个馆子去吃饭,安排了我与佩弦的见面。那天佩弦穿一件米黄色的绸大褂。他身材不高,白白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挺文雅正气,但脚上却穿着一双老式的。双梁鞋”,又显得有些土气。

  • 标签: 朱自清 回忆 妻子 1931年 女同学
  • 简介:朱自清先生的大名和成就,连年轻人也算在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差不多都念过他的散文名作:《背影》和《荷塘月色》。我念他的《背影》,还是在中学阶段,印象是:文富于感情,这表示人纯厚,只是感伤气似乎重一些。一九二五年他到清华大学以后,学与文都由今而古,写了不少值得反复诵读的书。

  • 标签: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背影》 中学阶段 清华大学 年轻人
  • 简介:沈从文故居是湖南省凤凰县一处耀眼的人文景观,它因举世闻名的大文豪沈从文先生而光芒四射,慕名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朝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的墙体结结实实地融为一体,显得极为协调;

  • 标签: 沈从文 故居 人文景观 清朝晚期 凤凰县 湖南省
  • 简介:徐霞客是我国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一生游览大山名川,坚持写游记,著有《徐霞客游记》一书。他的故居位于无锡市江阴马镇南岐村,为纪念他,马镇已改名为“霞客镇”。

  • 标签: 《徐霞客游记》 故居 地理学家 旅行家 无锡市 游览
  • 简介: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实秋。他居长,名自华,弟物华、国华,妹玉华,以“华”字排行。自清先生在《诗多义一例》一文中说:“又譬如我本名‘自华’,家里给我起个号叫‘实秋’,一面是‘春华秋实’的意思,

  • 标签: 朱自清 “华” 原名
  • 简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标签: 中学 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匆匆——朱自清》
  • 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后改为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898年11月生于江苏东海。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应聘来清华执教。1948年病逝于北京。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传世,

  • 标签: 朱自清 简介 北京大学 现代文学史 浙江绍兴 连云港市
  • 简介:在伊豆半岛旅行时,特意住了修善寺的菊屋旅馆。这里以温泉著名,1910年8月,被胃病纠缠、痛苦不堪的夏目漱石曾特意到这里休养。结果却胃出血,病情恶化而不治。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初冬之际,笔者到古城扬州采访,一下车就感受到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车站大厅里那电子屏幕上闪烁着:“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是扬州”。在采访中,人们谈论最多、引以自豪、骄傲的古今人物,除了江泽民主席外,就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朱自清先生了。

  • 标签: 朱自清 扬州 历史文化 文学家 艺术成就
  • 简介:朱自清与郭沫若有很多相似处:年龄差别不大,又都在二十多岁就享有大名,且都从以新诗创作为主转向以古代中国的研究为主。但他们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际圈和生活方式。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中坚力量,后来长期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属于典型的学院派知识分子。郭沫若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后来参加北伐与抗战,又能埋头著述,属于有学问的革命家。

  • 标签: 郭沫若 朱自清 文学研究会 古代中国 新诗创作 生活方式
  • 简介:1927年,朱自清29岁了。他已经不是1919年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手举旗帜,高喊口号的那个激情满腹的北大学生了。那时,他渴望在风雨沉沉的夜里,用自造的光明,照亮荒郊野路。波澜汹涌的心,深深地含着缕缕微温。甚至就在两年前,“五卅”惨案爆发后,他还以战斗的姿态,怒吼着:“血是红的,血是红的!”似乎那奔突的血也在他的身上沸腾。

  • 标签: 朱自清 天安门广场 大学生
  • 简介:朱自清先生是新诗早期的重要诗人和杰出的理论家,对新诗艺术上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本文从朱先生的创作实践、寻求新诗的艺术之路、力促新诗的现代化、多元的审美认同等几个方面对朱先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朱先生的杰出诗作和杰出的新诗理论,将永远在新诗坛烨烨生辉.

  • 标签: 朱自清 新诗 现代化 审美认同
  • 简介:坐落于上海市武康路113号的巴金故居,是一座风格简朴的花园住宅,包括一座主楼、南北两侧配楼和一个花园。灰色细鹅卵石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中显出一派静谧的古典韵味。而当人们步入巴金故居,就不能不为这里浩瀚的文学收藏、史料和连每一个细节都力图真实复原的生活场景而感到震撼。

  • 标签: 故居 巴金 花园住宅 古典韵味 生活场景 上海市
  • 简介:李鸿章兄弟6人聚族而居,大院深宅鳞次栉比.覆盖了当时合肥繁华的东大街的半边街,时称“李府半条街”。李鸿章故居是其弟李鹤章奉兄长之命建寸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30多年,

  • 标签: 名人故居 同治年间 李鸿章
  • 简介:北京城南菜市口西大街,有一处坐北朝南、看上去并不是很显赫的建筑,这就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的故居。看到菜市口的名字,就联想到清代在这里行刑的情景,原以为是当时的荒凉之地。其实不然,这里有不少清代上层人物的府地,但没有皇族。纪晓岚原本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再加上近年大量关于纪晓岚影视剧的播出,无论从历史背景或剧本演绎,还是从民间传说的视角,都从多个层面展示了一个睿智、学养丰富、善于言辞的纪晓岚形象。

  • 标签: 纪晓岚故居 菜市口 上层人物 海棠树 文鸾 城南
  • 简介:一小时候,母亲说过,家宅是父母结婚后,不到半年,从外族家买的。用了五块银元,另加一袋小米。当时宅院很是破败,院子空旷,花木皆无,已数年没人住居。时日,还有一段插曲:那是1948年的春天,房子成交时,房主突然变卦了。说是,约定五块大洋的价格有点低,需再加些钱。按照母亲的意思,索性就不买了。并生气地说:“办事不守信诺,日后,说不定还会生出啥事来。”

  • 标签: 庭院 故居 1948年 母亲
  • 简介:离开故居已二十三年了,其实我从出生到搬离故居的日子总共也只三个月不到。故居在距村子不远的一个马坪山底,是黄土高原人特有的地坑庄院。秋日一天,跟随父亲耕马坪山腰那块属于我家的山地,我从如今遍体光秃的山顶远远望见了故居,不觉有了几许浓浓的亲切和怀念之情。于是在父亲扬鞭赶着牲口耕地之际,我怀着一种无法言语的心情向故居走去。沿着缠在山体曲曲折折时宽时窄时坎坷时平坦的山路,我一步一步地向故居走近。寂静的山底湮没了我心头过分亲切的心意,我在心里一个劲

  • 标签: 散文 叙事散文 当代
  • 简介:故居踏访叹奇才,止步窗前数烛台。真伪人生犹可辨,大师一去不重来。

  • 标签: 莎士比亚 故居 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