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孟氏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0年7月陈旧孟氏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岁。应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进行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肱桡关节位置作为观察指标。术后患者根据Mackay功能评级、有无桡骨小头再脱位、桡神经是否麻痹来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9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00±41)mL(使用止血带)。桡骨小头稳定者10例行环状韧带修补,其余15例行环状韧带重建。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3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根据Mackay等功能评级,优18例,良4例,差1例,综合优良率达95.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是治疗陈旧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孟氏骨折 陈旧性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肱骨外上髁(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腱起始处的慢性肌筋膜炎,是一种以肘部外侧疼痛为主的多发病,本病疼痛局限于前臂上端外侧,且主要在肱骨外上髁部位,在前臂提物及做旋转等动作时疼痛尤重,外上髁局部触压痛也较明显[1]。而早已有研究证明医用臭氧(medicalozone,O3)具有消炎、止痛和溶解髓核内的蛋白多糖等作用[2]。因此本研究试采用臭氧对肱骨外上髁患者进行探索治疗,观察医用臭氧治疗肱骨外上髁的临床疗效,并

  • 标签: 肱骨外上髁炎 臭氧治疗 慢性肌筋膜炎 网球肘 临床疗效 外上髁
  • 简介:目的探讨CT早期动态监测与脑外伤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方法选择572例脑外伤患者,其中男性404例,女性168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4.2岁。分为手术组131例,非手术组441例。进行CT早期动态监测。分析CT早期动态监测与脑外伤患者手术时机选择、患者死亡率及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的相关,以及RotterdamCT评分与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外伤后24h之内与伤后24h之后手术治疗者数量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RotterdamCT评分越高,死亡率越高;RotterdamCT评分与脑外伤患者出院时死亡率及伤后3个月、6个月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与非手术组间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3个月及6个月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3)。RotterdamCT评分越高,患者伤后3个月及6个月GOS评分越低,即预后越差(3个月:秩相关系数r_s=0.369,P〈0.001;6个月:秩相关系数r_s=0.382,P〈0.001)。结论CT早期动态监测可及时了解脑外伤患者颅内情况的动态变化,指导临床治疗策略,降低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但其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作用有限。

  • 标签: 脑外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动态监测 手术治疗 预后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快捷方法。方法分析6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临床资料(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7.8岁;体质量48~79kg,平均62.27kg),观察采用腹腔手术治疗后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腹腔手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术后妊娠率53-4%,妊娠后流产率9.7%。结论腹腔手术为目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有效快捷的方案。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粉碎Pilon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对38例粉碎Pilon骨折,依据分型,分别用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13个月,根据Olerud评定标准,优20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89.47%(34/38)。结论无论是外固定支架或内固定治疗,均可使骨折端良好复位,固定可靠,均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

  • 标签: 粉碎性Pilon骨折 外固定架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必要及可行,以提高病员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2011~2012年本院8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中,采取手术治疗(A组,n=9例)与保守治疗(B组,n=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分级)及治疗后恢复速度(治疗1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后血沉正常人数;治疗3个月后CRP正常人数)。结果术中及在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手术治疗组的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及恢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合理的术式选择情况下,大于80岁的高龄脊柱结核患者仍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提高病员的生存质量及满意率。

  • 标签: 脊柱结核 手术治疗 高龄
  • 简介: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60~80%为轻度移位和无移位,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但对不稳定的和难以复位的三、四部分骨折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我院从99年至今应用改良三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15例,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改良三叶钢板 治疗 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疗效观察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与注射玻璃酸钠保守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早期骨关节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85例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患者,其中78膝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8例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组),40例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末次随访时,Tegner评分玻璃酸钠注射组为(3.5±0.7),关节镜清理组为(5.1±1.4);Lysholm评分玻璃酸钠注射组为(48.3±16.5),关节镜清理组为(84.9±13.6),关节镜清理组与玻璃酸钠注射组经治疗后Tegner及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随访结果,关节镜治疗与注射玻璃酸钠保守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早期骨关节均可获得疗效,关节镜组缓解程度较高。

  • 标签: 膝关节 退行性骨关节病 关节镜 玻璃酸钠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微创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经腹腔镜和28例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51.8岁(29~6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淋巴结切除数目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61.11±130.11)ml,明显少于同期开腹手术者[(933.33±452.57)m1](P〈0.01);腹腔镜组淋巴结切除数为(22.90±6.29)个,优于开腹手术组[(15.73±6.32)个](P〈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镜组为(27.70±9.14)h,开腹手术组为(55.52±15.11)h,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部分病例随访至2006年9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从短期随访看,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作为子宫恶性肿瘤,尤其早期病例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微创外科 腹腔镜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7年1月32例(32踝)踝关节创伤关节患者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13-31个月,平均(22.3±8.4)个月,同时在手术中用关节镜探查踝关节继发性病变情况,手术前后按AOFAS足踝评分法进行评定,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主观感觉,VAS疼痛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随访3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3月(3-21个月),所有手术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后足僵硬等并发症,AOFAS足踝评分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前评分(46.40±4.61)分改善至术后(87.22±4.22)分。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7.25±2.30改善至术后2.05±1.35,采用Meislin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术后踝关节疼痛减轻,踝关节自主活动明显改善,优良率92.18%。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关节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镜
  • 简介:膝关节是人体负重结构,在人正常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胫骨平台骨折往往由车祸及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造成,损伤涉及关节面骨折,易导致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关节镜技术以及球囊成形术。尽管如此,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风险大,术后中远期效果不理想。随着对胫骨平台骨折认识的深入,各种新的治疗理念、检查方法、固定方法、固定器材纷纷提出,使治疗较前有了很大进步,本文就近期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球囊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肱骨外上髁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6.24岁;病程12天~10个月,平均病程3.89个月。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联合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冲击波:冲击压力80~260kPa(0.8~2.6bar),冲击频率4、6、8、10Hz,冲击剂量500次,每次治疗冲击4次共2000次。超短波:频率27.12MHz,波长7.3m,输出功率200W。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只使用超短波治疗(频率27.12MHz,波长7.3m,输出功率200W。连续治疗3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0.31±0.47)分vs(5.66±1.29)分,对照组(1.27±0.99)分vs(5.79±1.32)分](P<0.01),但联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5.35±0.80)分vs(4.52±0.33)分](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波治疗早期,治疗部位有时会出现软组织轻度肿胀疼痛,且个别患者还有疼痛感加重的现象。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进行治疗肱骨外上髁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超短波 肱骨外上髁炎
  • 简介:研究不同结构形状的血管支架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针对同一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设计了三种网丝截面相同、通透率近似相等、结构形状不同的支架。将这三种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的变化情况。三种支架中,螺旋型支架对动脉瘤瘤腔内的血流旋涡改善效果最佳,对动脉瘤瘤颈和瘤顶部分较高的壁面切应力削弱也最明显;周期型支架的柔顺优于其余两种类型的支架。螺旋型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最佳,但不适合几何形状复杂的血管,本研究也可为进一步优化支架结构提供依据。

  • 标签: 血管支架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流固耦合 壁面切应力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腹膜炎腹水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腹膜炎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3.4岁。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双重腹水超滤回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围、治疗当天尿量、24h尿量、血清尿素和肌酐、血清电解质、血清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不适症状明显改善56例(56/60),腹围均明显缩小;同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尿量及24h尿量均增加(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尿素和肌酐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电解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腹水蛋白浓度[(16.4±5.6)g/L]明显高于治疗前[(8.4±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1);60例患者出院时的转归中,好转42例,无效12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70.0%。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现头晕、乏力明显2例,肝区隐痛不适2例,无肝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腹膜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简便易行。

  • 标签: 双重腹水超滤浓缩回输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患儿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5~13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给予抗、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症状减轻及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患儿8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5.9±3.5)个月;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6.2±3.8)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用药剂量为每次50kIU/kg,每天2次,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kIU,疗程共5~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75.6%)(P〈0.05)。观察组喘憋、咳喘症状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疗效显著,安全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布地奈德 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 简介:目的下腰段急性中央型巨大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导致双下肢截瘫的手术治疗疗效观察.方法16例下腰段中央型急性巨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软性椎管狭窄病理基础,在受轻微外力后出现突发性双下肢截瘫.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在42~63岁,平均55.2岁.手术术式采用后路切开减压,椎板切除,突出髓核摘除,tenor钢板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各节段脊神经根彻底松解,术后经过严格康复治疗.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优8例(50%),良7例(43.75%),可1例(6.25%).结论下腰段急性中央型巨大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导致双下肢截瘫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好,而且越早手术双下肢功能及膀胱扩约肌功能恢复越满意.

  • 标签: 下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马尾 tenor钢板 截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