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代制度条文具在,但明前期之制,自明中后期人以下即缺乏精准认识。本文利用《实录》、原始文件,辨《会典》、《明史》和各种笔记之误,重新认识京营的成立时间、渊源、职能。永乐、洪熙、宣德之际,北征军队不及遣返,常驻京师,遂突破“战时出征,事毕还卫”原则,渐成常备军驻京之制;三大营体制来源于靖难战争中的北军体制和永乐历次北征中的亲征军体制;至正统时期,三大营由战时体制演化为训练体制,突破卫所编制,但不合战争需要,故明代中期三大营改为兵将相习、随时临战的团营。以上三点结论为以往研究所未涉及,与明代中后期人的系统记载也多有不同。

  • 标签: 明代前期 明代中后期 训练体制 战时体制 《明史》 成立时间
  • 简介:众所周知,传世的明太祖朱元璋画像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容貌,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自明朝以来即有种种猜测,如谈迁"疑像"说等。其实,为朱元璋"易容",其子成祖朱棣是主要推动者。因朱棣信奉相人术,相学不仅被他用来自证其篡夺具有天命,也成为永乐朝重新阐释"开国"历史的主要工具,朱元璋的历史活动被加进许多神异的元素。随着朱元璋传说的大量衍生,其容貌也被一些符合相理的奇异符号所改造,乃形成一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异像"。这也证明,相学成为当时社会各阶层认知世界、解读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此背景下,一些著名的相士,如袁珙、袁忠彻父子,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为我们观察明代前期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在当时的政治生态和话语环境下,相人术成为一种标准,在选官、用人、立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决策中,相术也发挥了特有的影响力。

  • 标签: 相人术 明代前期 袁忠彻 袁珙 朱棣 谈迁
  • 简介:成书于明朝前期(洪武至成化间)的文人笔记共有60余种,它们保存了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呈现出多重文化价值。当前,学术界对明代前期笔记的整理与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从学术界关于笔记概念的探讨、明代前期文人笔记研究及笔记文献整理等几个方面,对明代前期文人笔记的研究现状予以系统梳理,将有助于明代前期笔记研究的推进。

  • 标签: 文人笔记 笔记小说 明代
  • 简介:明初一百年的出版界陷入了低迷,而这种低迷,到了明代后期如何变得空前兴盛?同时出版界的变化也应该反映了学术的变化,那么所谓学术的变化又到底是怎么样的?大概从弘治、正德年间开始,出版走向复兴,文史之学也走向复兴,这意味着从此时开始,读书、学问的风气也发生了变化。成化以前,垄断学术界的意识形态是以程朱为核心的"正学",而"正学"对学术界持续的统治,现在终于遇到了挑战。文史已经不甘于只能隶属于道德的地位,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了不能完全消融于道德之中的艺术性,或者"六经皆史"等主张。如果道德已不是学问的全部,那么所有的书籍也可以作为文章、记事,亦或作为知识而被阅读、讨论、出版。在明代后期的出版业极盛现象的背后,存在着这样一种学术理念的变化。

  • 标签: 明代前期 明代后期 六经皆史 李充嗣 明初 弘治年间
  • 简介:嘉靖前期的改革是明代历史中一次全面的改革活动。因为当时具备了推进这一改革的诸多必要条件,即:世宗的勤政和对改革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朝臣中形成了改革的中坚力量,并与世宗建立了新型的君臣关系;革新诸臣廉洁自律,团结而不结党营私,使反对者难以造谣中伤;他们具有坚定的革新精神,敢为天下先;革新诸臣具有大胆而理智的批判意识,将改革对象确定为明太祖以后10多年的明代弊政。以上改革条件只有在嘉靖前期同时并存,它是中国古代改革史上由君臣共同参与的全面改革的典范之一。

  • 标签: 嘉靖前期 大礼议 改革条件 明世宗 革新诸臣
  • 简介:与元代禁戏往往出自官方谕旨政令和法律条格,缺乏基层社会回应和文人参与不同,明代依托地方士绅进行基层社会自治而展开的地方性正俗禁戏,在苏州、杭州、南京、松江、山阴等江南市镇发动起来。在戏剧教化论的辐射影响下,以告示、官箴、乡约、士绅言论、家训等形式出现的地方法则和社会舆论,对弥漫于民间祀神、婚丧、节日游艺活动中的演剧活动,对较远离政

  • 标签: 地方性 基层社会 明代 民间 乡约 杂剧
  • 简介:有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妇,生有6个儿子。60岁那年,老妇人去世,留下了老头儿一个人。此时,6个儿子均已成家立业,住在高楼大厦里。日子久了,邻居和亲戚朋友有了微词,兄弟几个聚在一起商量办法。

  • 标签: 明代 花瓶 老人 富贵竹 老妇人 反对
  • 简介:古代的各种选举制度均有得有失,科举制度不可一概否定。腊生君的状元研究是个系统工程,其第一大贡献在于还状元的本来面目,为科举文化研究廓清了道路,提供了范例;全书“奇谈”部分包含了许多可供研究的内容,不可等闲视之。明代部分修订后更加完善,“谱”的部分成就最大,看似简单,收集资料甚为不易;“奇谈”部分注重资料检择,努力正其视听,既有趣味性,亦不断给人以新收获。作者严谨认真,这套状元系列书多方面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显现出来。

  • 标签: 系统工程 本来面目 严谨认真 廓清 道路 提供
  • 简介:宋元以来,潮州的海上贸易活动已经十分发达,并在整个社会的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初,朱元璋因张士诚、陈友谅余党勾结倭寇,行锁海政策,严禁人民私自进行海外贸易。后此诸帝继续实行这一政策,时常重申禁令。因而,自宋元以来潮州人民努力建立的与海外通商的传统,陷于停顿状态,未能再进一步发展。这一政策,对明代潮州的社会状况、经济结构,乃至文化风俗等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标签: 海禁政策 潮州 海上贸易 《永乐大典》 嘉靖 人口数量
  • 简介:明代中晚期城市园林的大量建造推动了明代绘画中以园林为表现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加,成为明代绘画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明代园林画并不是简单的“清风朗月”、“小桥流水”的园林山水景观的再现,而是文人画家市隐心态的流露。

  • 标签: 明代 园林画 隐逸思想 市隐心态
  • 简介:在明朝万历前期张居正执政的十年里,围绕内阁首辅张居正。明朝政坛兴起了一股政治力量,他们的籍贯皆为湖广布政司(大致为今湖北、湖南地区),被部分时人称为“楚党”。万历前期的“楚党”是指以张居正为首的湖广籍官僚群体,他们是张居正施政的重要依靠,在张居正“夺情”风波等政治斗争中给予了张居正支持,并对张居正的改革及彼时的边疆治理作出了贡献,也因此在张居正去世后遭受了严重打击。总体而言,他们基本支持改革,践行张居正的治边之策,对“万历中兴”的出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故应予以总体正面的评价。

  • 标签: 万历 湖广 张居正 边疆
  • 简介:明代的铸钱比元代多,原因是明朝政权存在时间比元政权长,且元代实行的是纯纸币制度,很少铸钱,只有在元交钞大大贬值时,民间才多用铜钱,但它却比其它年代少,尤其是万历以前。

  • 标签: 铸钱 元代 明代 朝政 年代 币制
  • 简介:永宁城是京郊延庆一座唯一的古城。地处京畿北陲,距县城20公里,距北京市区90公里,东南北三面重峦叠嶂,中部为小盆地。

  • 标签: 古城 明代 北京市区
  • 简介:简略考察明朝一代的官俸状况,提出明代官俸经历了官俸支米、官俸折钞、官俸折银三大阶段,具体剖析各个时期官俸的结构、数量,揭示有明一代官俸薄的原因所在。

  • 标签: 官俸 品官 杂职官 俸钞 大明会典 明初
  • 简介:《明史.舆服志》涉及明代用玉簪的记载并不多,仅见玉簪导、双玉簪,用来固定皇帝、皇太子冠冕,皇后、嫔妃、命妇冠服所使用的博鬓、珠翠面花,

  • 标签: 明代 皇太子 明史 皇后
  • 简介:<正>道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始于秦汉时期。两千年来,随着历史的演变,道的设置及职能亦几经变迁,到民国时期则全部取消。在明代,道的设置是空前的。据《明史·职官志》记载,全国总计约有二百余道。其中有分巡道、分守道、督粮道、提学道、兵备道、督册道、清军道、抚治道、招练道、屯

  • 标签: 明代 屯田 民国时期 守道 州府 设置
  • 简介:明代在赋予各级政府,特别是以州县为基础的地方政府用暴力手段维护专制统治的同时,更赋予其实施统治思想教育来强化专制统治.宣讲圣谕、律令,兴办官学、社学等均是明代教化的主要内容.

  • 标签: 明代 思想教育 教化方法 儒家思想 学校教育 圣谕宣讲
  • 简介:明代的书院赵子富书院之制,盛行于宋元。明朝建立以后,在中央设有国学,在地方设有府、州、县儒学,统由朝廷派官管理,官学在社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书院因之衰落,明孝宗即曾指出:“本朝无书院之制。”①正德以后,随着学校教育功能的减退及学术文化思想的活跃,书院...

  • 标签: 湖南书院 《学校》 《资治通鉴纲目》 《诗经》 紫阳书院 《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