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益生菌防治新生肺炎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肺炎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新生肺炎腹泻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散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新生肺炎腹泻患儿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对比两组新生肺炎腹泻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防治新生肺炎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益生菌 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 培菲康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防治新生肺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①选择90例新生肺炎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加倍恩母益生菌口服。②选择60例新生肺炎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加倍恩母益生菌口服。结果①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为9例(20%),对照组腹泻发生率为1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倍恩母益生菌能降低新生肺炎腹泻的发病率,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标签:
  • 简介:新生腹泻所产生的后果较其他任何年龄组更为严重。尤其是发于肠道感染的腹泻,这也是新生腹泻最多见的原因。虽然最初新生的消化道是无菌的,但很快就有细菌生长繁殖。当病原体在这个环境中繁殖时,很易引起肠道感染。肠道的大肠杆菌(EPEC)可导致新生严重的急性肠炎。由于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病室流行病常常是极其严重和难以根治的。

  • 标签: 新生儿腹泻 肠道感染 生长繁殖 大肠杆菌 新生儿病室 急性肠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腹泻在产科婴儿室及儿科新生病房(室)均可引起流行,且蔓延迅速,虽采取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也常成为院内极难控制的医院感染问题。病儿一旦腹泻可很快出现,水和电解质的紊乱,故应及早防治。

  • 标签: 新生儿腹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肺炎腹泻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上治疗与预防小儿肺炎腹泻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肺炎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肺炎患儿腹泻1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80例未发生腹泻肺炎患儿为对照组。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患儿的性别以及治疗的时节、血白红细胞计数和小儿肺炎患儿腹泻无相关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年龄的分布、住院的时间、病情的程度、微生物制剂的应用、侵入性操作以及使用激素的情况和患儿腹泻密切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过程中极力的减少侵入性操作,并严密的注意保持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小儿肺炎腹泻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肺炎 腹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腹泻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调选24名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法分为对照组(n=12)与实验组(n=12)开展对照实验,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以及治疗方案,实验组中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时将综合护理管理融入其中,在护理完成后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