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京华烟云》所呈现的中国文化具有整体特点,无论从它的原始创作动机,从选择的历史背暴,还是从文化设计、人物设计和人物思想变化,都体现了文化的整体特征。而只有把握住文化这条主线,读者才能品味到《京华烟云》精彩故事背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标签: 《京华烟云》 林语堂 中国文化 道家
  • 简介:"趣"与"寂"作为中日两国重要的审美范畴,分别代表了两国审美意识在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和艺术精神特质的一个方面。通过对"趣"与"寂"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艺术价值上的相近及在审美内涵上存在的差异,这也反映了日本在接受中国影响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质。

  • 标签: 审美意识 比较
  • 简介:“有机整体”概念的基本内容是,诗应如植物生长般有其内在目的性,其各部分也应如植物的各部分一样为整体服务,使整体与部分互为目的和手段。有机整体概念成型于18世纪末以降的浪漫主义时期,是浪漫主义文论以植物生长喻比文艺创作的产物。进入20世纪,英美新批评理论家围绕有机整体概念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批评术语和批评手段,使有机整体成为一个指导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有机整体不仅是一个诗学概念,也是一个反映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密切关系的文化概念。对有机整体概念的梳理,不仅能丰富我们对西方诗学的理解,还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 标签: 有机整体 诗学 浪漫主义 新批评 文化批评
  • 简介:抵制与主体性不可相提并论,混为一谈。非洲、加勒比、印度的后殖民小说家及其作品中人物抵制西方殖民者及其文化的行.为并不能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后殖民小说中殖民地本土人接受或追求西方教育的行为是他们复制模仿西方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他们主体性乏弱的表现;而后殖民小说的另一普遍性主题“腐败”则是殖民地本土入主体性乏弱的结果。

  • 标签: 后殖民小说 主体性 抵制
  • 简介:抵制与主体性不可相提并论、混为一谈。非洲、加勒比、印度的后殖民小说家及其作品中的人物抵制西方殖民者及其文化的行为能力并不能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后殖民小说中殖民地本土人接受或追求西方教育的行为是他们复制模仿西方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他们主体性乏弱的表现,而后殖民小说的另一普遍性主题"腐败"则是殖民地本土人主体性乏弱的结果。

  • 标签: 后殖民小说 主体性 抵制 意识
  • 简介:本文拟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分析索尔·贝娄的小说《拉维尔斯坦》。小说中犹太裔主人公艾贝·拉维尔斯坦展现出了丰富的人格魅力。他生活奢侈,放荡不羁,且一味推崇希腊文化多于希伯来文化,俨然成为一个异化主体。行为上虽多有违背,但他的说话主体通过言语表达了对生命、犹太精神等的敬畏。并且,他扮演父亲角色的习惯以及对美国主流社会认可的追求是其欲望主体的体现。通过对艾贝各主体的分析,本文认为贝娄小说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作者也借艾贝之口倡导了共同体意识。

  • 标签: 《拉维尔斯坦》 异化主体 说话主体 欲望主体 共同体意识
  • 简介:传记家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对传主的选择。约翰生明显迷恋着他的传主塞维奇,并且深受他的影响。约翰生和塞维奇在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前提下产生的深厚友谊、共同的政治观以及对待恩主的一致态度为约翰生设身处地考察传主塞维奇的性格和心理提供了可能性。约翰生在传中运用感伤场面、作品阐释以及解释等方法来显示对传主的同情性理解,从而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与塞维奇取得同一。他为塞维奇的遭遇所表达的愤慨也是他对自己存身世界憎恨的某种宣泄。材料的取舍也是传记作家主体精神的显现。约翰生面临着有关传主塞维奇极为芜杂的材料,然而他以敏锐的眼光遴选那些最能使塞维奇人格发出闪光,使其形象突现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塞维奇传》中去。这实际上也是对传主塞维奇的一种理解,反映了传记家约翰生的政治观和宗教信仰,以及对待演员和爱情的态度。

  • 标签: 约翰生 《塞维奇传》 主体性 宗教信仰
  • 简介:20世纪西方哲学与文论的语言学转向确立了语言的本体地位,一些理论家从语言角度来探究主体性的真相。奥斯特在小说《玻璃城》中,通过作家奎恩对斯迪尔曼一案的侦查研究以及他自身身份的嬗变,具体探讨了语言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语言是透明的表征工具,人是绝对的理性主体;语言是独立的本体存在,主体性是语言的建构;语言是无确定意义的能指游戏,主体性不复存在。奥斯特以讲故事的方式形象地诠释了西方哲学与文论对语言与主体性的认识发展历程。

  • 标签: 保罗·奥斯特 《玻璃城》 语言 主体性
  • 简介: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翻译的主体,然而,这样的主体地位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才得到重视,并逐浙走向深入。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翻译的全过程中。本文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从翻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理解、选择和表达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汉译作品中的体现。

  • 标签: 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 对比研究
  • 简介:美国多米尼加裔作家朱诺·迪亚斯的《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以多米尼加裔奥斯卡一家为中心,描述移民群体在美国与多米尼加之间的跨国交往实践。本文以马克思交往概念为切入点,以奥斯卡姐弟为研究对象,探讨移民族群与多极客体展开的交往实践类型,认为奥斯卡的"主—客"单一两极交往模式扭曲其主体性认知,而姐姐罗拉在"主—客—主"交往模式下,与交往客体进行双向互动,形成成熟自主的主体意识。高度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交往实践为移民族群的主体认知带来挑战与机遇,主体能否保持独立性与自主性是主体性建构的关键。

  • 标签: 朱诺·迪亚斯 主体性建构 “主—客”交往 “主—客—主”交往
  • 简介:路遥正是以巨大的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将《平凡的世界》的阅读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路遥在小说中悲剧人物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完成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行为,而是超越了自己反抗自己苦难的一种激情下的心血灌输,使得小说中的每一个悲剧人物都能得到生活的验证、时间的佐证,让人物形象丰满,对其的考量无论是肉体还是灵魂,都是完整的、统一的。

  • 标签: 《平凡的世界》 悲剧意识 悲剧精神 文学批评
  • 简介:华裔女作家经常大胆探索性爱的尺度,描述跨国、跨族性爱,强化女性意识。她们作品里的女性是“大女人”,是生活中的主体。相比之下,似乎华人男性作家少有涉及跨国语境的题材,缺乏对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男性的主体性的刻画。本文以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卫慧《上海宝贝》、虹影《英国情人》、吕红《美国情人》、贝拉《魔咒钢琴》等为例,探讨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跨国恋情文学阐释中的异同。

  • 标签: 华裔女作家 女性意识 跨国恋情
  • 简介:本文从后现代关于主体构成性的理论出发,研究保罗·奥斯特小说《纽约三部曲》的主人公生活境遇发生改变时,“自我”如何在与他者相遇的过程中发生新的变化,主体性与身份认同又是如何在新的生存处境中进行新的建构。论文分析了奥斯特小说与后现代理论的契合之处,指出主体的建构和消解以语言为中介,在自我与他者的相互凝视中处于一个开放的、永无休止的互动过程。

  • 标签: 保罗·奥斯特 《纽约三部曲》 主体性
  • 简介:译者的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作用。本文以明代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及刘士聪先生的译文为例,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以表达散文的韵味。

  • 标签: 主体性 韵味 意境 白描 声响
  • 简介:翻译过程就是译者主体性展现的过程,尤其是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创造性的过程。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霍克斯英译《红楼梦》进行阐释与解读,重点分析霍克斯翻译“飞白”的方式及策略,以从中得到翻译“飞白”这一修辞格的经验与启发。

  • 标签: 译者主体性 霍克斯“飞自”修辞格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