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定银桔泡腾片中薄荷与金银花挥发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挥发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挥发与β-环糊精比例1:6,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60min.结论优选的工条件有较高的产品收得率及较高的包合率,适合于银桔泡腾片挥发β-环糊精包合的制备.

  • 标签: 银桔泡腾片 挥发油 包合工艺 正交实验
  • 简介:目的制备并鉴定黄丝郁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Ⅰ-HP-β-CD)。方法以挥发平均利用率和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挥发(Ⅰ)与HP-β-CD的比例、包合时间、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采用薄层色谱(TLC)、差示扫描热量法(DSC)结合光学显微对包合相进行鉴定。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Ⅰ)-HP-β-CD(1:12),包合温度为40℃,搅拌速度1000r·min^-1,包合时间5h,挥发平均利用率为82.67%,包合收率为88.54%。结论HP-β-CD对黄丝郁金中的挥发成分形成分子包合,可为改善黄丝郁金挥发溶解度和增加稳定性提供依据。

  • 标签: 黄丝郁金挥发油 HP-β-CD 包合物
  • 简介:目的:优选保济口服液挥发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以挥发得率为考察指标,以药料与水量比、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时间与浸泡温度对挥发提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蒸溜前浸泡时间、药料与水量比对挥发提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料与水量比1∶1、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1h、提取2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 标签: 保济口服液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安徽亳菊两种栽培类型(大亳菊、小亳菊)挥发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亳菊和小亳菊挥发,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从大亳菊、小亳菊挥发中分别检出193和237个色谱峰,分别鉴定出51和63个化合,分别占挥发总量的75.53%和78.68%。结论:2种亳菊栽培类型挥发中共有成分为樟脑烯、1-辛烯、6-庚烯-2-醇2,6-二甲基、dl-柠檬烯、沉香醇、filifolone、d-葑醇、(S)-顺式-马鞭草烯醇、菊油环酮、异柠檬醛、马鞭草烯醇、龙脑、α-松油醇、菊烯酯醋酸盐、马鞭草酮、去氢香橙烯、β-紫罗兰酮、α-石竹烯、β-倍半水芹烯和杜松脑。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马鞭草酮,在大亳菊和小亳菊中的含量分别是14.52%和8.73%;α-石竹烯和β-倍半水芹烯也有一定的含量。亳菊栽培类型不同,挥发中化学成分在数量上和在种类上都有明显区别,结果为安徽亳菊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佐证,亦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 标签: 安徽亳菊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研究微孔淀粉吸附丁香挥发的特性.方法:采用微孔淀粉吸附丁香挥发,考察微孔淀粉用量对丁香酚收率、溶出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微孔淀粉和挥发质量比为2.5∶1时,固化粉末中丁香酚收率达到(91.03±0.56)%,丁香酚体外溶出度增加,热稳定性改善.结论:微孔淀粉适于固化丁香挥发,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孔淀粉 丁香挥发油 溶出度 稳定性
  • 简介:摘要采用索氏提取法、石油醚提取法1、水蒸煮法2和乙醇提取法提取艾草和薄荷挥发。研究发现索氏提取法耗时太长,水蒸煮法提取的有效成分浓度低,石油醚提取法出油率低,但是纯度高,乙醇提取法出油率高,比石油醚提取的纯度低。提取的挥发的数量分别是240ml、0.5ml、250ml、1.5ml。乙醇提取艾叶挥发的薄层层析有3个斑点,Rf值分别是0.447、0.52、0.66;由石油醚提取薄荷挥发所得GC-MS显示的片段峰18个峰,分别是585、601、644、685、721、737、775、914、958、1002、1046、1090、1134、1178、1222、1266、1311、1354。研究表明石油醚提取法得到的挥发纯,乙醇提取法得到的挥发量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克感利咽口服液挥发提取工艺,并对挥发进行薄层鉴别和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以挥发收得率和挥发中胡薄荷酮含量的综合得分为考察指标,选择提取前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挥发中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挥发中胡薄荷酮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优化的工艺条件是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60分钟、提取2.5小时;薄层色谱鉴定薄荷脑特征性强;色谱条件色谱柱PhenomenexLuna(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52nm,胡薄荷酮在2.9212~186.955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9.10%。结论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及HPLC定量方法准确、简便。

  • 标签: 克感利咽口服液 挥发油 提取工艺 薄荷脑 胡薄荷酮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儿童中药退热搽剂挥发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实验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正交设计实验,着重考察药物浸泡时间、加水量、蒸馏时间等因素对挥发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以石油醚为萃取试剂,无水硫酸钠为干燥剂,以挥发提取得率和挥发中甲基正壬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A1B2C2,即荆芥、防风、薄荷、紫苏和生姜各30g,加8倍水,浸泡0.5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小时。结论实验中,按照最优工艺提取的挥发提取得率和挥发中甲基正壬酮含量较高。经验证,本方法合理可行。

  • 标签: 荆芥 防风 薄荷 紫苏 生姜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 简介:目的:研究干姜挥发对贴剂的促渗作用。方法:以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氮酮为对照,以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川芎嗪的含量,考察1%、3%、5%、7%4种浓度干姜挥发对磷酸川芎嗪的促透效果,结果:表明3%干姜油对磷酸川芎嗪的促透效果最好。结论:干姜挥发有一定的促渗作用。

  • 标签: 干姜 挥发油 磷酸川芎嗪
  • 简介:摘要黄酮化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降糖、抗炎、抗氧化等。对于黄酮化合降糖作用,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胰岛素存在的情况,通过胰岛素依赖途径进行的。本文主要讨论黄酮化合通过胰岛素依赖途径即激活AMPK,SIRT1来发挥降糖作用。

  • 标签: 黄酮化合物 非胰岛素依赖 AMPK SIRT1
  • 简介:建立了同时测定烟用接装纸中2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优化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参数。顶空取样针最佳温度160℃,传输线最佳温度为180℃,分流比优化为5:1。方法的回收率为90.17%~102.13%,RSD小于2.00%,全扫描的定性限为0.0065~0.1331mg/m2、定量限为0.0218~0.4436mg/m2,选择离子的定性限0.0001~0.0115mg/m2、定量限为0.0003~0.0384mg/m2。

  • 标签: 顶空 气质联用仪 接装纸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简介:国内今年上半年豪华车销量统计近期出炉,数据表明,奥迪依旧稳居豪华品牌销量榜酋,而其中出货量最大的便是一汽.大众奥迪的A6L,上半年累计销量达85875辆。有钱买辆A6L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这笔钱是否有其他同样理智的消费方法?

  • 标签: 豪华车 销量 数据表 奥迪 大众 一汽
  • 简介:观致上市伊始便受到追捧,低至11.99万元的售价是重要因素,但如果你手头有12万元闲钱,

  • 标签: 轿车 车型 品牌 安全性能
  • 简介:本文根据对石油焦挥发份数据的化验分析和在焦化装置跟踪调查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焦化装置操作运行平稳,石油焦挥发份的数据在正常范围波动。其中石油焦的水分和试样量的多少对挥发份数据没有明显的影响;实验温度对石油焦挥发份数据影响很大;其次是实验时间对石油焦挥发份数据具有较大影响;并且再次证明了正己烷的用量也对石油焦挥发份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做挥发份时试样坩埚放在马弗炉中心位置,不要放在靠近门口位置,以减少实验误差。

  • 标签: 石油焦 挥发份 测定 相关因素分析
  • 简介:在古汉语中,“臭”的本义不是发臭的臭。“臭”是一个会意字,从犬,从自(鼻)。因为狗的鼻子非常灵敏,因此人们从狗的鼻子会意而创造了这个字。所以“臭”应该念xiu,意思是闻气味。作为名词,“臭"是气味的总名,所有的气味一香、臭、腥、臊全都可以叫“臭”。

  • 标签: “臭” 会意字 古汉语 气味 鼻子 本义
  • 简介:《民事诉讼法》中新增的实现担保讼程序,目的是在程序主体对主债权、担保权等实体问题不存在争执的基础上做出许可执行拍卖、变卖裁定。而通过对北京、重庆、广东三地法院做出的许可裁定书文本分析得知,法院对优先权、优先受偿数额等相关实体问题是否在裁定书中做出处理的态度大相径庭。从认识归因上讲,主要是对形式审查原则认识不清。对此,从法理解释来看,许可裁定书不仅要对担保财产"是否"以及"如何"拍卖、变卖做出裁断,还应对优先受偿数额等实体问题进行确认。该裁定性质上为"对的执行名义",具有执行力。

  • 标签: 担保物权 非讼许可裁定 形式审查原则 对物的执行名义
  • 简介:报道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黄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从黄茶挥发中分离并确定出30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醇(9.25%)﹑苯乙醇(4.03%)和二甲基硫醚(3.39%).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黄茶 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文章以正己烷-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仙人掌药材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分离测定及定性定量的对比研究,从仙人掌药材超微粉中分离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普通粉中分别分离鉴定出和28种化学成分,含有24种相同成分,其中均以异丁基邻苯二甲酸酯(Isobutylphthalate)含量最高,超微粉含27.492%,普通粉含32.646%。

  • 标签: 仙人掌超微粉 仙人掌普通粉 挥发性成分 气象色谱-质谱(G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