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12月ICU收住的危重患者78例及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选取2012年1月值2012年6月ICU收住危重患者78例及护理人员,作为治疗组,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健康教育及病人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患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平台管理模式产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护士(10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并分别进行传统护理管理和平台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专业技能显著提高,取得了病人的满意,对照组与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对护士管理采取平台管理模式,使护理质量提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平台管理 护理绩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验,探索该管理方式在现代医院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临床护理管理模式的改进进行指导。方法将近年来我院实行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建立完善的分层级管理模式,设立以科室护士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护士为级别编制的分层级管理模式。并对实行前后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将实行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院内病患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于负责病患的了解程度三项指标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护理人员在此管理模式之下的护理质量、技术水平、护理文书处理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患者对于护理过程满意的比率也有所提高(P<0.05)。护理人员自身的技术以及对病患的了解程度也有所改善(P<0.05)。结论实行分层级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水平,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 标签: 层级护理 管理模式 现代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结合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同期内实施整体护理结合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一病区,和实施整体护理,未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二病区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病区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整体护理结合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区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结合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既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又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绩效管理是通过管理者和个人经过沟通制定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以促进员工业绩持续提高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过程。它较卫生监督执法考核、评议等其他形式的考核方法更具体、更科学,对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目前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绩效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卫生监督机构绩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力求进一步提升普陀区卫生监督所的绩效管理水平。

  • 标签: 卫生监督 绩效管理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层级管理模式在胸外科床边交接班中建立与实践方法在胸外科对不同级别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分配及监管,对交接班的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实行护理组长在护士长指导下的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交接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明确了交接班中的岗位职责,使护理组长起到了骨干作用,引领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提升。结论规范交接班流程,减少交接班的次数,保证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的交接班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及隐患。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交接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分娩产妇进行助产分级管理护理干预后的身体状态的显著性、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作为对产妇分娩的安全提供质量保证。方法对100例本院进行分娩的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方法进行接生与护理,观察组的助产士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的分娩,陪伴进行分娩理论学习,健康指导,输液护理,通过相应护理管理,分析管理前后状态变化,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过后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不大,并发症相对少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助产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分娩质量。

  • 标签: 助产 管理 护理模式 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日本OPEN病院研修期间,其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科学管理模式,回国后将所学、所感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对科室工作进行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日本研修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针对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的科室为重点研究对象。比较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本科室的护士的考核和护理质量的情况的对比,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后,护士疾病知识的普及、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方面均较实施前的合格率有所提高,前后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显著(P<0.05),护士的考核优秀率也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高护士的优秀率、护士个人素质、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安全 综合量化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将“SU”护理概念应用于我院的妇产科病房,由科室组织效果评价小组进行评价,针对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的满意程度、患者对应了解健康常识的掌握水平、患者自理能力以及患者术后心理健康程度作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将结果据实统计,并与实施之前即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实施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应用的整体效果较未实施该项管理模式的效果好,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模式,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管理模式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护理质量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我院传统门诊护理模式和工作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改进。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讨论必须加强门诊护理管理,不断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对促进医院全面建设,更好地为患者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医院 门诊护理质量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CSSD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方法对近年来我院的病区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管理模式的组建方式、责任制度与注意事项。结果我院对病区护理组织管理进行改革后,营造出了一种清洁、整齐、安全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了错误率,临床满意度与物品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实施新型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之后,科室实施了新型的层级考核方式,这不仅能够保证护士长与责任组长及时的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也能够及时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因此,该种护理组织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组织管理模式 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放疗科60例护理人员,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对照组行传统管理模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项考试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专业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理质量考核、医患满意度考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应用于优质护理管理中可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医患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分层分组管理模式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55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人性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及护理环境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缓解其对环境及疾病的恐惧,显著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人性化管理模式 医院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房护理管理进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进行人性化管理的20名护士所护理的120名产妇与普通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5.83%,对照组自然分娩率72.5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0.83%,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2.5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率100%,对照组护士满意率75%,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97.50%,对照组产妇满意率85.83%,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房护理管理进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得到护士和产妇的一律好评,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EC管理模式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建立护理管理目标,健全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比较并分析OEC管理模式建立前后ICU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引用OEC管理模式使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得到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得到提高。结论OEC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 标签: OEC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管理 工作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6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三级医院12个普外科病房,将护士以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为主要指标等因素分为N0~N4五个技术级对病人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并将实施前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后护士自身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体现护士价值,实现医院发展与护士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分层管理 全责一体化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对护理质量的控制效果。方法设立二级护理质量控制组对47个病区通过质量监控、建立临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分析系统、建立护理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开展分层次理论技能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等措施.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结果实施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后:从实施前2005年至实施后2012年的7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逐年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均在97.0%以上,且实施后2012年与实施前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5.O%的标准,内科各病区达标率从实施前2005年的81.3%提高到实施后2012年的98.6%;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在95.0%以上,最高为99.5%。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提高。实施后不良事件上报数量从2010年的17例上升至2012年的112例并制定了42项系统整改制度。实施后从2006年至今.共协助科室完成183次危重患者抢救.解决161例疑难护理问题。结论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