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的抗体(ANA)阳性患者,使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体谱(ANAs)的结果,观察二者结果的一致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各临床科室就诊的558例ANA阳性患者,ANAs的结果,观察结果的一致程度。结果ANA阳性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为58.96%,ANA的滴度为1320,11000,13200,110000的患者,ANAs的阳性率分别为45.88%,77.72%,83.61%,100%。结论ANA阳性的患者存在ANAs阴性的情况。而且ANAs的阳性率随着ANA滴度的增高而增高。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 抗体( ANA ) 和抗体谱 (ANAs) 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样本 500 份,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检测 1 组( 抗体检测 ),检测 2 组( 抗体谱检测 ),检测 3 组( 抗体抗体谱联合检测) ,比较三组的确诊率。结果:检测 3 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检测 1 组和检测 2 组,检测 2 组的确诊率又高于检测 1 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ANA 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 ANAs 具有特异性高的特点,二者联合检测可以取长补短,在对 AID 患者的诊断中,可以明显提高 AID 患者的确诊率。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两种方式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探讨临床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 某 院的血液样本进行抗体抗体谱联合检测,样本数量为 940 份,通过不同的检验方式,对比其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从检测上看,在 940 份血液样本中确诊为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 49 份占比为 5.2% 。从抗体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上看,为 75.5% ( 37/49 );而抗体谱得到检出准确率则为 87.8% ( 43/49 );最后,则是两种策略的联合检测,其检出率为 95.9% ( 47/49 )。 结论:采用联合检测方式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出具有准确性上的保障,能减少漏诊、误诊,更好地为患者的疾病治疗、重大疾病预防准备提供支持。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检测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体内产生抗体的抗原.方法分别以羊红细胞、伤寒沙门菌及鸡血清免疫小鼠,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法检测抗体试剂盒,将酶结合物(酶标人IgG)换成酶标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建立检测抗体的SPA-ELISA法,并使其性能保持不变,用其检测小鼠的抗体.结果新建立的检测抗体的SPA-ELISA法与原法检测同一批标本,相关系数为0.931,P<0.01.小鼠血清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羊红细胞组为90%(9/10),伤寒沙门菌为70%(7/10),鸡血清组为100%(10/10),生理盐水对照组未检出抗体.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内抗体可能是一类由不同抗原刺激非特异产生的抗体.蜒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原 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疾病 酶联免疫法
  • 作者: 周仁芳 胡朝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检验科,台州3175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 简介: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抗体(ANA)检测的临床推广应用,ANA的实验室检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如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的自动化技术、其他免疫学技术检测ANA及其特异性自身抗体等。上述进展对ANA的实验室检测及其规范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抗体,抗核 荧光抗体技术 免疫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抗体(ANA)联合EN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的82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7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中ANA和ENA抗体的阳性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NA和EN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清ANA联合ENA抗体的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ENA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 作者: 尹思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扬州洪泉医院检验科     江苏江都     225200)     【摘    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临床诊断联合应用抗核抗体(ANA)与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44例疑似AID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测定ANA和ANAs,统计阳性率,基于金标准,评价ANA与ANAs诊断AID准确度。结果:844例患者中,ANA阳性50例(5.92%),ANAs阳性44例(5.21%),联合阳性42例(4.98%)。基于金标准,ANA+ANAs阳性诊断AID准确率(97.62%)高于单一ANA阳性(80.0%)和ANAs阳性(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滴度越大诊断AID准确率越高。结论:ANA联合ANAs优势互补,诊断AID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误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简介:目的比较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A)、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antibody,AnuA)、ds-DNA抗体S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在狼疮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磷脂抗体,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小体抗体S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ds-DNA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果ACA、AnuA、-dsDNA抗体阳性率在狼疮肾炎组明显高于无肾脏表现组,而且2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m抗体在2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G水平在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补体c3、c4水平在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比较也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ACA、AnuA、-dsDNA、IgG、C3、C46项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坼=9.099,P〉O.05)。结论ACA、AnuA、-dsDNA、IgG、C3、C4均可以反映sLE患者有肾脏损伤,但是由于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此6项指标间无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狼疮肾炎的确诊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补体 狼疮性肾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体(ANA)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临床诊断、疾病进程、治疗效果及预后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在健康人群中进行ANA检测的主要方法是间接免疫荧光法,对ANA检测结果呈中滴度或高滴度者再进一步行靶抗原确定试验,从而筛查出人群中潜在的AID患者。本文针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步骤繁琐、结果判读易受操作人员主观影响、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等问题,比较全自动定量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ANA固相分析检测等方法的优缺点,希望通过ANA高通量、自动化、标准化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将ANA检测早日纳入健康体检常规筛查项目,发挥其在AID等多种疾病中的预警作用。

  • 标签: 抗体,抗核 检测 健康人群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疾病中抗体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并确诊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同样的简介免疫荧光法及线性免疫分析法。记录并比较观察组合对照组的抗体抗体谱阳性率,对抗抗体抗体谱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抗体抗体谱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46例的抗体阳性患者中,核型模式是荧光模式颗粒型占比43.48%,细胞质型19.57%,着丝点型13.04%,均质型8.70%,周型2.17%,其他13.04%(6例)可见≥2种核型。在56例的抗体谱阳性患者中,单个抗体阳性占比32.14%,其他57.86%,可见≥2种抗体阳性。结论在检测完抗体后进一步进行抗体谱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自身免疫疾病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CCP、AKA、APF这3种自身抗体自制质控品的制备及评价,为其他自身抗体自制质控品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法将阳性血清和体检健康人群的阴性血清按比例进行混合,调制成所需浓度的混合血清,再进行56 ℃加热30 min灭活,离心过滤后分装,置-20 ℃以下冰箱保存。检测20瓶质控品以及连续检测20次同瓶质控品计算变异系数(CV)值来测定混合血清的瓶间差。37 ℃水浴储存条件下每天检测10次求出偏差,来判断37 ℃条件下的稳定性。-20 ℃冷冻储存,每周检测1次,求出每月CV值,来判断长期稳定性。结果37 ℃条件下,在长达8 d的时间中,CCP抗体的偏倚都小于±20%的偏倚要求,AKA、APF的结果都在上下一个滴度的可接受范围内。在瓶间差测试中,CCP抗体的CV瓶间为3.2%,远<20%的瓶间差要求,而AKA、APF的瓶间差可视为0。在-20 ℃长期稳定性实验中,累计9个月的检测结果,CCP抗体总CV为10.6%,<20%的要求,AKA、APF结果都在上下一个滴度的可接受范围内。所有阴性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CCP、AKA、APF这3种抗体自制混合血清质控品的性能良好,且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各级医院和实验室,也为其他自身抗体室内质控品的制备提供参考。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自身抗体 质量控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00例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100例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空腹进行静脉血抽取3毫升,将血清分离,在2-8摄氏度冰箱冷藏,并在采集静脉血之后的48小时内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式进行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式进行抗体的检测。比较测定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24(48.00)、21(42.00)、8(16.00)、11(22.00)、19(38.00),而对照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1(1.00)、1(1.00)、1(1.00)、1(1.00)、1(1.00)。结论抗体检测诊断对不孕具有显著诊断作用,可有效提高不孕的临床诊断标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100例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 100例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空腹进行静脉血抽取 3毫升,将血清分离,在 2-8摄氏度冰箱冷藏,并在采集静脉血之后的 48小时内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式进行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式进行抗体的检测。比较测定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 24( 48.00)、 21( 42.00)、 8( 16.00)、 11( 22.00)、 19( 38.00),而对照组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精子抗体的检测值、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 1( 1.00)、 1( 1.00)、 1( 1.00)、 1( 1.00)、 1( 1.00)。结论:抗体检测诊断对不孕具有显著诊断作用,可有效提高不孕的临床诊断标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的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的血清样品,对其进行抗体检验,分析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中,阳性患者70例(89.7%);12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阳性患者8例(66.7%);23例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中,阳性患者11例(47.8%);16例皮肌炎患者中,阳性患者5例(31.3%);1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在抗体检查的结果中均显示为阳性,阳性率为100%。结论抗体在对不同的结缔组织疾病检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敏感度最高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荧光学形态及抗体滴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抗体的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结缔组织疾病 抗核抗体 检验结果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s)是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对ANAs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成分,其靶抗原分布整个细胞,包括细胞、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等。主要为IgG型,也可见IgA、IgM型。根据靶抗原的不同,ANAs可分五大类:DNA抗体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包括ENA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核仁抗体其他细胞成分抗体,其中ENA抗体又包括10余种不同的抗体。检查ANAs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抗体 抗核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11月~2021年3月,选取不孕症妇女40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0例健康育龄妇女,设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其抗体(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两组ANA谱。结果:观察组ANA检测阳性率为11.0%,ANA谱阳性率为13.3%,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1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NA与ANA谱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不孕症诊断的有效指标。

  • 标签: 抗核抗体 不孕症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结缔组织疾病的抗体检验结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对作者收集的7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应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抗体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重叠综合征病阳性率最高,为100.00%,皮肌炎并阳性率最低,为33.33%。结论 抗体检验对结缔组织病的各种疾病类型均有不同的敏感度,结合其它检查能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结缔组织疾病 抗核抗体检验 免疫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提取抗原抗体抗体、体液免疫检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70例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患者根据是否处于活动期分为研究组A与研究组B。采集对比各组体液免疫指标与抗体阳性率。结果:研究组B、对照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均低于研究组A,补体C3、C4水平高于研究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血清IgA、IgG水平高于健康组,补体C3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研究组BANA、ds⁃DNA抗体Sm抗体ulRNP抗体SSA抗体SSB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补体C3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可提取抗原抗体抗体以及体液免疫检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提取核抗原抗体 抗核抗体 体液免疫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抗体(ANA)的实验室检测对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分型、病情监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和算法的推陈出新,以深度学习(DL)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不断突破,在医学图像识别领域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ANA检测的参考方法是以人喉癌上皮细胞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依赖肉眼对荧光模式的判读,本质原理还是图像识别,而这正巧具备与DL结合实现自动化判读系统的广阔前景。本文就目前DL运用在ANA检测的领域相关的研究及面临挑战进行概述,以期为今后ANA结果判读的标准化之路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抗体,抗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