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①,遂家金陵。一元固善士,所与交皆四方名士。环尤好学,工书,谨饬②,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③,彼见母,念允恭故,必不遗弃母。”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谢不纳。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1959年(52岁)1月8日,与郭沫若联合署名写《红旗歌谣·编者的话》。1月15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筹建会上提出建议。1月20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学术研究和师生关系等问题。2月12日,在中宣部创作工作座谈会上就大跃进中的文艺工作偏向问题发言,强调"双百"方针。2月20日,在中国作协召开文学创作工作会议对文化"放卫星"进行批评。

  • 标签: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 简谱 周扬 文学创作
  • 简介:1938年(31岁)2月13日,在边区文化界反侵略运动大会上讲"反侵略运动就是保卫文化运动"。2月21日,在戏剧《血祭上海》讨论会上详实分析此剧。毛泽东称此戏演得好,说这伙人别散了;当时有人提议办一所艺术学院,毛泽东表示愿以最大力量帮助艺术学院的创立;当即成立"艺术学院筹委会"。毛泽东、周恩来、

  • 标签: 文化运动 简谱 周扬 艺术学院 毛泽东 最大力量
  • 简介:1949年(42岁)2月16日,在临时出版委员会筹备会上谈平津解放后华北的出版等问题。2月22日,在黄洛峰主持的出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谈该会建立的目的。3月17日,就胡愈之关于出版问题的意见致电中共中央,询问可否请胡愈之参加或主持出版方面工作。

  • 标签: 出版问题 简谱 周扬 1949年 第一次会议 中共中央
  • 简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平等对话、主动读书、自主发现、自由合作,把学生阅读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 标签: 阅读教学 个性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杜甫《呀鹘行》有“紧脑”一词,古今罕有注解者,仅《全诗新释〉翻译为“缩着头”,不妥,从词性、字义、诗意和后人用例来看,似应释为“强健的脑袋”。

  • 标签: 杜甫 呀鹘行 紧脑
  • 简介:胡风的《三十万言书》胡风并不安于座谈会以后的暂时平静,他开始把目光转向高居周恩来之上,转向真正能够代表党的毛泽东。这应该是他要坚守党和真理的一体化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胡风走向最大的精神迷恋的开始,他也逐渐把自己的悲剧推向顶端。其实,建国以后,胡风一直在寻找和

  • 标签: 胡风 周扬 鲁迅逝世 万言书 《文艺报》 文艺运动
  • 简介:刚到这个小图书馆上班时,田东望很兴奋,作为一名小说写作者,他盼望这样一份图书馆的工作已经很久了。第一天上班,他就抑止不住地拿上擦布搞起卫生来。他在书架之间穿来插去,干得十分欢快,大概是因为兴奋,田东望甚至忽略了书架上那些厚厚的灰尘。

  • 标签: 拉芳 文献 图书馆 写作者 上班 兴奋
  • 简介:诗详注》是研究杜甫诗歌的重要注本,但此巨著注文难免有一些欠妥之处,虽经多人撰文指出,尚有未尽,今就所见再做补正。

  • 标签: 《杜诗详注》 疑误 补正
  • 简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近期推出了"尚与/或/在中国"艺术作品展,此次展览是以尚的《手提箱里的盒子》系列为核心,并且一同呈现了收藏马塞尔·尚的经典原作和曾深受其启发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展览标题取自《手提箱里的盒子》作品本身的副标题——"由马塞尔·尚或罗丝·瑟拉薇创作和提供"。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最全面尚作品展,籍此来探测和讨论尚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持续影响。

  • 标签: 杜尚 马塞尔 中国艺术家 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中心 超现实主义
  • 简介:目前学界不乏从宏观上探讨诗与宋末遗民诗关系的成果。但若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某个作家或某部诗集作具体而微的个案研究则必不可少。本文拟以元代本所编选的著名遗民诗集《谷音》①为例,分别就诗歌风格、篇章结构、意象句式等三个方面,探讨杜甫诗歌对宋、金、元相交之际的部分遗民诗人的深刻影响,并揭示其间的缘由所在。

  • 标签: 杜诗 遗民诗 《谷音》
  • 简介:刚从全国两会回到工作岗位的朝克,显得十分繁忙。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博士生导师的他,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学家,也是国际上的知名学者。由朝克发掘整理的《察县锡伯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调研》和《鄂温克族文化》,填补了我国多年来北方少数民族语系的语言文化空白。适逢朝克的新作《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史论》出版,记者辗转找到了他,便有了此次的采访。

  • 标签: 民族语言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少数民族语言 北方少数民族 语言文学研究 博士生导师
  • 简介:那些大师们初到大瘦西湖校区,有2个景点是新生必去之地,一个是紫藤廊,一个是半塘。紫藤廊被誉为情侣幽会的最佳场所,风景之美值得一看。而半塘则是因为一位大师而被提起。位于学校东南角的一汪小水塘,就是半塘的所在地。这里立着大师任忠敏先生的雕像。最开始,在学长学姐们有限的介绍中,我们仅仅知道,任忠敏先生号半塘,这中间一来二去的故事,以及任忠敏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人,实在是知之甚少。

  • 标签: 瘦西湖 紫藤 校区 场所 水塘 雕像
  • 简介:2004年初秋,"金色吉雅河——中俄艺术家采风写生活动"在黑龙江对岸的俄罗斯远东城市布拉格维申斯克市举行。宝昌以黑河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的身份也带着四年级油画专业的学生过江越境写生、观摩实习并协助后勤。他寡言少语、笃实厚道,当时在俄罗斯参与写生采风活动的油画家朋友们对他都持有好感。我们在远东认识后,竟然从此结缘了。因为,一两年后,宝昌调离了黑河学院,来到了武夷学院。一晃,自幼生长在黑河的宝昌在武夷山度过七年时光,

  • 标签: 杜宝昌 油画家 印象派画家 油画专业 黑河学院 客体对象
  • 简介:学界认为宋初诗人已经普遍受到诗的影响,这种描述与事实并不相符。尽管宋代是学习诗的高潮期,但诗被确定为宋代诗人的诗学典范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杜甫在宋初诗坛还没有引起诗人的广泛注意,诗的崇高地位也没有确立。在宋初诗人中,只有王禹俯等少数诗人学习诗,但仍杂以白体,成就有限,而林逋等诗人只是受到了杜甫的隐约的影响。所以,宋初只是宋代学习诗的初始阶段。

  • 标签: 北宋初期 王禹偁 林逋 杜甫
  • 简介:本文宏观略述《钱注诗》版本源流,微观细索其“隐形”的写本、批校本系统,重点考察傅斯年图书馆藏“钱牧斋注写本”。此写本作为前刊本形态的文本,其学术价值,一是反映了钱谦益诗笺注相对原始之面貌;二是在写本与季振宜静思堂刻本的对比中,我们可以考见钱注由未定稿本,经由增补删校,向最终勘定刻本流变之轨迹;三是此写本对刻本具有一定校勘价值。写本《少陵先生年谱》后附录宋高宗授杜甫裔孙杜邦杰承节郎敕。

  • 标签: 《钱注杜诗》 钱牧斋杜注写本 杜氏遗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