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三维激光扫描仪比传统勘测技术,在效率与成效方面有着极大优势,能同时确保所测数据的准确性,且适用于各类环境,因此,在多方领域均能发挥其作用。本文主要对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于变形监测进行探讨。

  • 标签: 三维激光扫描仪 变形监测 发展
  • 简介:    摘要:隧道供电照明技术对于保障交通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对隧道供电照明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供电方式、照明标准、能效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供电照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隧道内的能见度和交通安全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文结合高原铁路特长隧道施工,对保障体系、植被保护、防火安全措施、弃碴防护、临时工程、生态环境、水环境保、大气环境、噪音防护等环境保护控制要点提出相应的措施,作出详细阐述,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因隧道工程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 标签: 高原特长隧道 施工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公路桥梁隧道工程项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公路桥梁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成功的公路桥梁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关键因素,旨在提出可借鉴化建议。

  • 标签: 公路桥梁隧道 隧道工程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关节下半月板缝合术)和对照组(关节下半月板切除术)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均得以显著改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16%vs.88.24%)、Lysholm膝关节评分(84.42±3.25)分vs.(82.48±5.51)分以及疼痛VAS评分(1.14±0.26)分vs.(1.35±0.44)分对照相仿(P>0.05)。结论关节下不同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均有着良好的疗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恰当的予以选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在我院选取70例接受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按区间随机法分组(实验组、对照组),35例/组。选取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行腹腔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选取同期行开腹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3%(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4.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可有效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对2例明确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行内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术前、术后进行咽喉反流症状指数评分、反流体征评分、咽部pH监测、胃镜检查。对比术前、术后结果,上述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咽喉反流性疾病 抗反流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联合胃镜与开腹手术用于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式完成手术,观察组则利用腹腔微创手术方案完成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组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腹腔联合胃镜手术切除胃间质瘤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腹腔镜 胃间质瘤切除术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间对4例CP合并胰管结石患者行经口胰管引导下胰管结石激光碎石、取石术。4例均达到技术成功,其中2例结石完全清除,2例部分清除。2例患者达到临床成功,2例患者无法评估临床成功的情况。操作时间为50~85 min。4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时间12~245 d。结果表明经口胰管引导下激光碎石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失败的患者。

  • 标签: 经口胰管镜 激光碎石 慢性胰腺炎 胰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行腹腔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15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151例患者均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共26例(17.2%)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包括围手术期吻合口漏20例(13.2%)和迟发型吻合口漏6例(4%),其中B级吻合口漏(需积极干预治疗)24例(15.9%),C级(需再次腹腔手术)吻合口漏2例(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 25 kg/m2、肿瘤周径≥ 3/4以及手术时间≥ 240 min与吻合口漏有关(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时间≥ 240 min(OR=7.390, 95% CI: 2.483 ~ 21.988, P=0.000)、肿瘤周径≥ 3/4( OR=6.233, 95% CI: 1.932 ~ 20.107, P=0.002)及BMI≥ 25 kg/m2 (OR=3.523, 95% CI: 1.275 ~ 9.738, P=0.015)是腹腔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周径≥ 3/4、手术时间≥ 240 min以及BMI高的患者在腹腔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易发生吻合口漏。

  • 标签: 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融合成像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导航系统)在腹腔胰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例志愿者(志愿者1为胆管癌行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志愿者2为胰腺癌行腹腔胰体尾+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8岁、40岁。采用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进行腹腔训练器模型(刚体模型、假体模型)测试和临床测试研究。观察指标:(1)模型测试情况。(2)临床测试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1)模型测试情况。初始腹腔模拟训练器的腹腔视野可见有遮挡物的刚体模型或假体模型。增强CT检查三维可视化重建可见有遮挡物的刚体模型或假体模型和隐去遮挡物的刚体模型或假体模型。三维可视化重建图像与腹腔实时画面叠加融合成像后,腹腔模拟训练器的腹腔视野可见被遮挡的刚体模型或假体模型。刚体模型吻合度良好,标志点距离误差为(0.26±0.11)mm;假体模型吻合度良好,标志点距离误差为(0.29±0.18)mm。(2)临床测试情况。2例志愿者初始腹腔视野可见有遮挡的腹腔脏器和血管;增强CT检查三维可视化重建后,导航系统可显示肿瘤、重要脏器及重要血管的位置;三维可视化重建图像与腹腔实时画面叠加融合成像后,腹腔视野可显示肿瘤、重要脏器及重要血管的位置。志愿者1血管标志点距离误差为(1.36±0.57)mm;志愿者2血管标志点距离误差为(1.24±0.33)mm。结论导航系统运用于腹腔胰腺手术效果满意,腹腔视野中能够显示常规腹腔胰腺手术无法明确的深层组织和血管关系。

  • 标签: 胰腺肿瘤 手术 术中导航 三维可视化 影像融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高邮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下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仅接受静脉麻醉,观察组接受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毕时MAP、HR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律(HR)、脉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毕时MAP、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 h的CD4+、CD4+/CD8+值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能更好地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醉,静脉 肋间神经阻滞 胸腔镜检查 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完全腹腔与开放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法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18~80岁;(2)术前经胃镜和活检证实为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不可内下切除并接受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3)腹部增强CT诊断为cT1~2N0M0;(4)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2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1~2级;(5)同意行近端胃切除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已行新辅助放化疗、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和资料不全者。根据上述标准,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治疗的连续84例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接受开放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开放手术组),23例接受完全腹腔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完全腹腔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男74例,女10例。Siewert Ⅱ型43例,Siewert Ⅲ型41例。开放手术组和完全腹腔手术组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合并症、肿瘤分化程度、Siewert分型和肿瘤分期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全腹腔手术组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组长[(223±21)min比(161±14)min,t=15.352,P<0.001],但术中中位出血量[195(150,215)ml比208(192,230)ml,Z=2.143,P=0.032]较少,术后排气时间[(2.8±0.7)d比(3.3±0.9)d,t=2.477,P=0.015]较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淋巴结检出数、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完全腹腔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分别有2例(8.7%,吻合口漏和肠梗阻各1例)和5例(8.2%,分别为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各1例,切口感染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03,P=0.231)。术后中位随访41.2(12.8~110.5)个月,开放手术组中有1例(1.6%,1/61)出现明显反流症状,完全腹腔手术组无一例出现反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4,P=0.422);完全腹腔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分别有1例(4.8%,1/21)和4例(7.1%,4/56)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5,P=0.477)。结论腹腔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手术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风险。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双通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高邮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下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仅接受静脉麻醉,观察组接受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毕时MAP、HR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律(HR)、脉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毕时MAP、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 h的CD4+、CD4+/CD8+值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能更好地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有效抑制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术后免疫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醉,静脉 肋间神经阻滞 胸腔镜检查 肺叶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