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7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分别针对患者的肌腱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所有患者的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结果所有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后,TAM康复优良的患者有32例,TAM康复良好的患者有23例,手部肌腱康复总有效率达96.49%,康复效果较好。结论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较好,患者康复率较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 关节总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16号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器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0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90例病例中治愈84例(93.3%),好转4例(4.4%),无效2例(2.2%),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微创治疗损伤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狭窄性腱鞘炎 拇指屈指肌腱 16号注射针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共68例,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修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采用微创修复治疗,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修复法 手部屈肌腱损伤 传统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统封闭联合活血止痛方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屈指肌腱腱鞘炎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占47.13%(41/87),单纯采取传统封闭治疗;观察组占52.87%(46/87),采取传统封闭联合活血止痛方治疗;以疼痛、弹响、绞锁、硬结症状积分作为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弹响、绞锁、硬结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5.37%,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统封闭联合活血止痛方治疗可协同缓解屈指肌腱腱鞘炎的症状,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值得研究使用。

  • 标签: 屈指肌腱腱鞘炎 传统封闭 活血止痛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预防肌腱粘连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98例行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的患者,将98例患者通过随机序列表法平均分为4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训练护理干预)与49例实验组(实施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指屈伸优良率为95.91%,参照组患者手指屈伸优良率为65.3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再次手术率、肌腱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应用早期主动功能锻炼,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肌腱粘连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 标签: 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 早期主动功能锻炼 肌腱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中屈指肌腱腱鞘滑车损伤修复的必要性及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手外伤中屈指肌腱腱鞘滑车损伤患者,对其受伤部位进行移植肌腱修复或选择性修复屈指肌腱腱鞘滑车。结果经治疗后,达到优的患者为62.5%、良的患者为20%,尚可的患者为12.5%,患者的有效率为95%。结论对手外伤中屈指肌腱腱鞘滑车损伤患者实行选择性修复及早期功能训练,有助于其早期患指的功能恢复,降低二次手术的概率。

  • 标签: 手外伤 屈指肌腱腱鞘 滑车损伤 修复方法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皮钩针刀微创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例确诊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病人均选择经皮钩针刀微创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外科开放手术式彻底松解完成治疗,不使用抗生素,恢复优良。结论所描述方法治疗时间短,功能恢复快,值得在西医骨科临床推广。

  • 标签: 钩针刀 微创治疗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加以修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共需要对303指进行修复治疗;主要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展开,完成修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7个月~13个月的随访,最终对修复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303指)施以治疗后,最终治疗优秀、良好、尚可以及差分别包括140指、118指、27指以及18指;治疗优良率为85.15%。结论对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于临床合理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展开修复治疗,对于患者手部肌腱损伤的恢复可以发挥显著促进作用,使得患者手部屈功能获得显著恢复,从而显著提高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 手部肌腱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早餐吃得比较潦草,理由是他们要去姑姑家。姑姑是孙孟的姑姑,所以和妻子晓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血缘这个东西还是有很大讲究的,特别是往上追究的时候。孙孟这么想着,将碗中最后的一口泡饭倒进嘴里,心里面有些想法。但他没有将这种想法表现出来。他知道这事与姑姑并没太大关系,是因为老奶奶。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的治疗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治疗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论目前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治疗方法多样,临床常用为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

  • 标签: 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 关节镜 治疗
  • 简介:肌腱是把肌肉与骨骼连接起来的带状组织。伸肌腱位于手或脚面皮肤下方,把手指中的骨头与手背的肌肉连接起来,它有助于手指和拇指的伸直。在足部,伸肌腱把脚趾的骨头与腿部前方的肌肉连接了起来。

  • 标签: 肌腱 连接 肌肉 骨头 手指
  • 简介: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很多人会出现手部疼痛。很多人经常抱怨说手部出现麻刺、麻痹、疼痛、关节僵硬、抓举无力等问题。但是,不要自己给自己看病,也不要在沉默中忍受疼痛。“辨别不同种类的手部疼痛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人会出现重叠症状。”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手部外科医师李博士说。

  • 标签: 疼痛 手部 关节僵硬 重叠症状 外科医师 哈佛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反复宫腔镜检查预防宫腔粘连(IUA)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59例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的IUA患者,根据术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给予重复宫腔镜检查+球囊+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球囊+人工周期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再次粘连率和月经改善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粘连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预防TCRA后再粘连,提高宫腔恢复正常形态率,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月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远期复发及孕育风险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对空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对这50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采用宫腔粘连电切分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并发症,且根据对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左右的随访得出,其中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少数患者的症状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对于空腔粘连的患者采用在宫腔镜下实施空腔粘连分离术的不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空腔粘连分离术的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46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采取一般治疗方案与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得知,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来说,给予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临床治疗可获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治疗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部深度烧伤整形修复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6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按照他们接受整形修复时间差异而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前者采取采取延期修复,后者则给予提前修复,之后通过手部外观比较、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这三项指标判断两组患者手部深度烧伤整形修复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手部外观比较上,实验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上,实验组例数要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上,实验组以93.33%(28/30)总有效率明显高于76.67%(23/30),且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来说,相比于延期修复,提前修复不但能够获取更好的修复效果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患者并发症情况也有了较为明显地减少,因而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手部 深度烧伤 整形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其具体的损伤部位,选择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60例患者中皮瓣成活59例,坏死1例,成活率为98.33%。术后随访可见皮瓣外形良好,无瘢痕、挛缩、臃肿现象。对皮瓣行感觉神经测试后发现,两点辨别觉为4-8mm。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结论对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良好的恢复患者皮瓣感觉,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手部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轮台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腹痛消失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同时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56%/1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肠梗阻 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