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浮针疗法和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浮针组采用浮针治疗;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穴取肩髑、天宗、阿是穴等,两组均配合功能锻炼。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活动相关性疼痛评分(VAS)、肩关节活动范围(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结果:浮针组基本痊愈率为27.3%、总有效率为97.0%,温针灸组分别为6.1%、75.8%,浮针组疗效优于温针灸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01);浮针组对VAS、ROM受限度及综合评分的改善均显著优于温针灸组(P〈0.001)。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疗效较为显著,操作简便,依从性较好。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浮针 温针
  • 简介:膝骨性关节患者经过眼针双肾、膀胱、下焦穴和体针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鹤顶穴连续治疗10次,疼痛消失,观察随访1月未见膝痛。眼针、体针合用,治疗膝关节可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眼针 体针
  • 简介:目的:证实针刺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的有效性,并分析其优势。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西药组,分别接受针刺、抗抑郁药(黛力新)抗抑郁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疼痛模拟评分(VAS)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进行评定。结果:①针刺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②西药组治疗前后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③治疗后1周,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减分率^*及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④治疗后2周、4周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HAMD、VAS评分、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治疗前后针刺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和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症均有确切疗效,针刺疗效和黛力新相当,但针刺起效快。针刺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并且针刺治疗可以多靶点对机体进行整体调整。

  • 标签: 针刺疗法 慢性疼痛 抑郁症 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KOA)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经筋刺法、理筋手法、动力灸疗法治疗78例确诊为KOA的患者,并参照《骨关节诊治指南》评价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效28例(35.8%),好转45例(57.8%),总有效率为93.6%。结论:采用三联外治法(经筋刺法+理筋手法+动力灸)治疗KOA有相互促进协同效果,证实了三联疗法是治疗KOA有效的综合疗法之一。

  • 标签: 经筋刺法 动力灸 理筋手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三伏铺灸治疗胃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胃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分别于2012、2013年三伏天的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行铺灸治疗。将已制备的姜泥饼覆盖穴区,再将一长条三角艾炷铺放在姜泥饼正上方,点燃三角艾炷的上角开始施灸。先在上腹部中皖穴区(以任脉为中线,区域涵盖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穴,以及足少阴'肾经的腹通谷、阴都、石关、商曲穴)行2壮铺灸,再在背部胸脊下穴区(位于背部,以督脉为中线,区域涵盖筋缩、中枢、脊中、悬枢穴,以及胸9-12段、腰1段夹脊穴)行2壮铺灸,完成1次治疗约需40min。每年治疗3次,共6次。全部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14例患者中,近期临床治愈2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三伏天铺灸治疗胃寒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 标签: 慢性胃炎 胃寒 三伏天 铺灸
  • 简介: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太极针法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每日1次,治疗至出院时结束。利用周围性面神经治疗结果评分表(Portmann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体疗程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疗效指数优于常规针刺,且可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太极针法 常规针刺
  • 简介:Kneeosteoarthritis(KOA)isachronic,pro-gressiveandcumulativedisease,whichpertainstothedomainofrheumatisminvolvingthebonesandjoints.Theparoxysmisfeaturedbyalternationofacuteandchronicpain[1].Theeffectivenessofthetreatmentwith

  • 标签: 中医学 针灸学 针刺 分筋术 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膝骨性关节治疗作用。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电针穴取犊鼻、内膝眼、梁丘等,穴位注射穴取梁丘、血海、阳陵泉等;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同观察组)。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活动范围、主动屈伸、步行能力、日常动作及总积分方面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8/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30/41)(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电针 水针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针灸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屈伸肌群的功能进行分析。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针刺取穴主要为内膝眼、鹤顶、犊鼻等,推拿治疗主要手法为法、揉法、拿法、擦法及关节被动运动等;对照组口服芬必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JOA评分以及等速测试系统评估结果。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②两组患者等速测试示,峰力矩(PT)、总功(TW)、平均功率(AP)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均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膝骨关节患者屈伸肌肌力、做功等,其疗效优于口服芬必得。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针灸疗法 推拿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膝骨性关节患者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症状的疗效,评价艾灸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9例膝骨性关节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1例)和安慰艾灸组(28例),分别将治疗艾炷和安慰艾炷粘贴在内膝眼、犊鼻、阿是穴处给予艾灸治疗,每次每穴3壮,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统计治疗3周、6周时的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6周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骨关节调查量表(WOMAC)、46m最快步行时间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使用UT-325数字温测仪记录膝关节疼痛最明显的治疗点艾灸前后温度变化。结果:艾灸组治疗3周、6周及随访时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安慰艾灸组随访时僵硬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6周及随访时,艾灸组较安慰艾灸组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P〈0.05)。艾灸组治疗6周后46m最快步行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而安慰艾灸组治疗后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艾灸后治疗点温度为(49.81±3.10)℃,安慰艾灸组为(40.98±1.67)℃,两组均较治疗前局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P〈0.001,P〈0.01),艾灸组温度升高更明显(P〈0.001)。结论:艾灸可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患者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艾灸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对进与electroacupuncture(EA)和温暖的艾灸包括地对待的尖锐痛风的关节上的效果的探查客观。70个盒子被使随机化进治疗组(48个盒子)的方法,在哪个EA+warming艾灸被使用;并且控制了组(22个盒子),在哪个,用番红花作原料而制成的植物盐基为口头的管理被规定。在在处理的1个功课处理以后的统计结果组织的结果:28个盒子被治好(58.33%),改进的18个盒子(37.50%)和全部的有效的率是95.83%。在控制的组:12个盒子(54.55%)被治好,改进的8个盒子(36.36%)和全部的有效的率是90.91%。二个组的治疗学的效果是基本上一致的,没有重要不同(P>0.05)。但是,有关到副作用,在与EA+warming对待的组没有任何有毒的副作用艾灸,和在与用番红花作原料而制成的植物盐基对待的组的出现率是40.91%。没有任何副作用,结论Electroacupuncture+warming艾灸完成好治疗学的效果。

  • 标签: 电针 艾条温和灸 综合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评价齐刺法结合雷火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的,临床疗效,以期更好地推广应用于临床方法:将98例退行性膝关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选取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膝阳关,针刺40min后各穴进行雷火灸20min。对照组只针刺,不进行雷火灸。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两组均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僵硬程度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总有效率为93.9%(4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5/4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僵硬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齐刺法结合雷火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临床有效,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为一种更佳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膝关节炎 齐刺法 雷火灸
  • 简介:目的:观察温针灸法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80例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取足三里、肺俞以及定喘为主穴,膏肓、心俞、大椎以及风门等为配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背部穴位及足三里同时予以温灸2壮,每次留针约0.5h,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疗程为8周;对照组采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每日2次(50μg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和寒热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量、1s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1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以及最大呼气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寒热症状综合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对改善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明显的疗效。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针灸疗法 肺功能 温针灸
  • 简介:目的:探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类风湿性关节(rheumatoidarthritis)随机分为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组(A)和针刺拔罐不发泡组(B),两组均为1日1次,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其总有效率。结果:针刺拔罐发泡疗法与针刺拔罐不发泡法组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82%(45/55)vs18.18%(10/55),P〈0.01],针刺拔罐发泡疗法与针刺拔罐不发泡法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36%(53/55)vs69.09%(38/55),P〈0.05]。结论: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拔罐不发泡。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刺法 拔罐法 发泡法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百会、足三里治疗抑郁症的免疫机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观察组、电针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每组28例。电针观察组穴取百会、足三里;电针对照组穴取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药物对照组给予百优解口服。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电针观察组痊愈2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电针对照组分别为0例、16例、12例、0例;药物对照组分别为1例、17例、7例、3例,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提示电针观察组有较好的疗效(P〈0.05);3组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NF-α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观察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种治疗方法都能清除性细胞因子IL-1β及IL-6,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 标签: 抑郁症 针刺疗法 百会 足三里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