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肿瘤患者血清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uppliedGroupOfFactor,TSGF)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Ag-NORS)含量,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专用试剂检测756例肿瘤患者和70例健康人血清TSGF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35.429+8.245)U/ml明显高于健康人(19.840+7.065)U/ml(P<0.01)。而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5.45+1.12)%明显高于健康人(7.67+0.79)%(P<0.01)。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69,p<0.01)。结论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是评价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二者密切相关,对评价机体肿瘤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 标签: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 恶性肿瘤 肿瘤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148例研究对象,选取同期9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研究患者的血小板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对照组明显较低,淋巴细胞计数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BIL、ALT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较高,ALB与A/G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慢性乙肝患者的ALB与A/G水平,比慢性丙肝炎患者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ALT浓度随之增加,并在S2时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对于ALT在S1与S3、S2与S3、S4与其它各组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同时AST浓度也随之增加,并在S3时达到最大,组间差异为S2与S3、S4与其它各组时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采取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检查切实可行,有助于临床医师分析、判断及评估病情,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重型肝炎 血清生化检验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青年患者124例为观察组和同期年龄低于45岁的非脑梗死健康查体者124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血糖、血脂、血清胆红素、血尿酸、血肌酐等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为(8.46±2.67)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2.98±3.41)μmol/L,而观察组血脂和血糖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间接胆红素、血脂、空腹血糖、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间接胆红素、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1)。结论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低间接胆红素、脑卒中家族史以及BMI〉24,青年脑梗死发病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负相关,血清间接胆红素较低的青年需警惕脑梗死的发生,血清胆红素可能作为青年脑梗死的独立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青年 脑梗死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探讨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HC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择98例丙型肝炎患者,均经临床各项检查确诊,其中活动期78例,非活动期118例。正常对照为60例体检健康者。常规采取256例待检者的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对血清中的HCV-IgG、HCV-IgM和GOR抗体采用ELIS法进行测定。结果在抗HCV-IgG、抗HCV-IgM和GOR抗体三项指标中,HCV-IgG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活动期丙肝组为100%,非活动期肝炎组为89.8%。活动期丙肝中GOR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71.8%,在非活动期丙肝中GOR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55.9&,高于HCV-IgM抗体。结论GOR抗体与HC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HC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胆汁酸(TBA)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其TB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因此,血清TBA检测为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指征。

  • 标签: 胆汁酸 肝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和喉癌的关系。方法对19例喉癌患者和19例其他患者血清中17种元素含量作了比较研究,其中硒检测采用荧光分光法,另外16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发射光谱法。结果通过探讨t检验发现喉癌患者硼、镉、钼、锌、磷、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镉、锌与喉癌关系最大。结论提示有必要对镉、锌含量与喉癌发生发展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喉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微量元素
  • 简介:目的比较肺癌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的紫外光谱,寻找它们的差异,从而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紫外光谱对17例肺癌患者血清与22例健康者血清进行分析,比较了它们的Amax/Amin、波峰位置以及波谷位置的差异。结果肺癌患者的Amax/Amin(平均值:1.586)总体小于健康者的Amax/Amin(平均值:1.74)(P〈0.05),肺癌患者的波谷位置(平均值:255.382)总体大于健康者的波谷位置(平均值:252.863)(P〈0.01),波谷位置与Amax/Amin可以用于判别肺癌患者与健康者血清。结论通过紫外光谱分析人血清可以为肺癌诊断提供重要的数据,因此血清的紫外光谱有可能成为肺癌诊断的一个潜在工具。

  • 标签: 肺癌 血清 紫外光谱
  • 简介:重型肝炎患者病程中常常发生电解质紊乱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我们检测了43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钾纳浓度,现报告如下。资料和结果一、临床资料43例重型肝炎均为1996年1月至L997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22例,慢性重型17例。男39例,女4例,年龄6~65

  • 标签: 重型肝炎 血清钾 浓度变化 血清钠浓度 血清钾浓度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心血管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1)AMI组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和病情好转稳定期第30天抽静脉血,测定心肌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心肌酶、hsCRP。正常对照组(Nor)同样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心肌酶、hsCRP。CRP低水平表达的冠心病患者hsCRP优于常规CRP检测。(3)对上述所有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1)在Nor、SAP、UAP、AMI4组中,CRP逐渐增高。其中4组CRP比较除SAP与No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AMI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hsCRP水平与正常组对照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CRP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结论CRP随着CHD的发展而增高,可能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影响了AMI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且对其发展和预后有判断和预测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近年来诊断和治疗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6例梅毒中12例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病期、就诊原因、血清学检查及治疗阴转情况的特征因素。结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2例占治疗梅毒的11.32%;其中一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例占8.3%,二期梅毒血清固定3例占25%,潜伏梅毒血清固定8例占66.7%。结论梅毒的分期和类型不同则血清固定发生率不同,潜伏梅毒的血清固定发生率高,研究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是提高梅毒防治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

  • 标签: 梅毒 血清固定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79例COVID-19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了解这两种抗体在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临床确诊为COVID-19的患者79例,收集不同时期(发病后≤10 d、10<~20 d、20<~30 d、>30 d)血清样本共167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和普通型患者IgM抗体平均水平高于轻型患者[21.77 (10.18~128.65)和13.13 (6.08~35.14) vs 3.01 (1.69~8.69);χ2=27.442,P<0.01]。重型和普通型患者IgG抗体平均水平高于轻型患者[(124.22±36.79)和(120.04±63.25)vs(52.31±53.68),F/χ2=27.295,P<0.01)。康复出院后,重型和普通型患者的IgM、IgG抗体阳性率均高于轻型患者(P<0.01)。IgM和IgG抗体水平受检测时间影响,发病后10<~20 d的IgM抗体水平明显高于≤10 d的水平(P<0.05),发病后>10 d的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10 d的水平(P<0.01)。结论重型COVID-19患者体内能检测到更高水平的IgM和IgG抗体,且IgM和IgG抗体水平与患者发病后的检测时期密切相关。

  • 标签: COVID-19 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葡萄糖(GLU)正常而糖化血清蛋白(FRU)增高的原因分析。方法对64例血清GLU正常而FRU增高的患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固醇(TG)、血清甘油三酯(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FRU检测,对照组为35例GLU与FRU正常的健康体检者。结果64例GLU正常而FRU增高的患者血清中TBIL、DBIL、TG、TC、FRU与3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Alc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高脂血症是导致血清GLU正常而FRU增高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 高胆红素血症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矽肺患者血清CYFRA-211的临床意义。方法在100例矽肺病人、100例肺癌病人和100例肺部良性疾病病人中检测血清CYFRA-211。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血清CYFRA-211在矽肺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矽肺病人组织血清CYFRA-211的水平较良性疾病病人组显著升高(P<0.05),与肺癌患者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矽肺患者血清CYFRA-211升高临床意义不大。

  • 标签: 矽肺 CYFRA-2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对50例闭经患者进行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含量测定。结果闭经组FSH、LH、PRL、E2含量(12.10±10.76)mU/m、(12.20±8.11)mU/m、(40.11±23.45)ng/ml、(43.33±14.58)pg/ml与对照组(7.01±1.59)mU/m、(4.89±1.90)mU/m、(15.01±5.03)ng/ml、(52.79±8.91)pg/ml比较有明显的差异(t=2.211、2.324、2.401、2.204,P均<0.05);50例闭经患者性激素一项指标异常者5例,两项指标异常者3例,三项以上指标异常者2例。结论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闭经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闭经 性激素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血清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9~2011年1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作血清酶学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酶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病情越重,血清酶学升高幅度越大,预后越差。

  • 标签: 脑出血 血清酶学
  • 简介:目的评价SARS患者血清铁变化的意义。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布的诊断标准,66例全部为确诊病例,血清铁统一由我院检验科检测。结果大多数SARS患者血清铁呈动态变化,从低到高再到恢复正常。结论SARS患者血清铁的变化积仅仅是本病的一种伴随现象还是血清铁参与了某些重要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清铁 SARS患者 动态变化 确诊病例 正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分析2年来辖区医院242例梅毒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各期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242例患者中,69例出现血清固定,占28.51%。其中I、II期梅毒共10例(14.49%),隐性梅毒59例(85.51%),潜伏梅毒与显性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5,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发生与梅毒分期有关,发病时期不明的隐性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率高,加强对梅毒的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是有效防止梅毒血清固定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血清β一内啡肽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酒依赖患者β一内啡肽浓度并与3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酒依赖患者治疗前的β一内啡肽水平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24小时β一内啡肽水平明显下降(P<0.001)。结论长期饮酒导致β一内啡肽释放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1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同时进行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检测。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随着病情缓解尿酸水平下降,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 标签: COPD急性加重期 血清尿酸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