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格作为20世纪晚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不仅蕴涵着西方语境中人与机器、心灵与肉体等古老隐喻,同时也是控制论视角下对这些命题的一种重述,同时赛格也为从当代的角度对这一古老命题进行反思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 标签: 赛博格 隐喻 控制论
  • 简介:幻象是齐泽哲学中的一个内涵丰富而复杂的核心概念,甚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齐泽的所有理论工作都离不开对"幻象"的阐释。齐泽对拉康的"欲望图谱"中的幻象公式($◇a)作了解剖式的分析,并根据幻象与实在界的"中介"关系提出了"幻象结构现实、幻象结构欲望和幻象结构社会"的观点。他认为,幻象不是一种梦幻式的匮乏替代物,而是一种通过意象架构人类主体现实存在的基本方式。

  • 标签: 齐泽克 幻象 实在界 欲望
  • 简介:<正>一、引言人们普遍认为,弗里德里·杰姆逊(FredricJameson,1934—)"可能是当今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或者如佩里·安德森在他为杰姆逊的《文化转向:后现代主义论文选》所写的序言中说的那样,杰姆逊是"最引人注目、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首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始终保持着与某些马克思主义传统概念的关联,如历史、阶级斗争、物化、商品拜物教以及晚期/跨国资本主义的总体性等。在他看来,政治和理论气候的巨变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将被抛弃,而意味着人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因此,杰姆逊的工作仍然属于黑格尔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他从事着与晚期资本主义相适应的、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实践。

  • 标签: 杰姆逊 弗里德 后现代主义理论 文化批评家 晚期资本主义 黑格尔主义
  • 简介:一、对微的认识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自马克思主义学说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继承者、研究者的使命。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只有掌握群众,为群众所认识、所接受、所理解才能成为真正的物质力量,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最终目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传播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主义学说 高校 物质力量 传播能力
  • 简介:当代自由至上主义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在其持有的资格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提出了多方面的质疑和挑战:第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易是自愿交换;第二,资本家获得利润是因为他们承担了生产和销售的风险,因此不能被看作是对劳动工人的剥削;第三,在生产资料私有的企业和生产资料公有的企业并存的情况下,工人可能自愿选择在生产资料私有的企业里工作,因此不能认为工人在生产资料私有的企业中受到了剥削;第四,违反奇配正义持有原则的再分配等于强迫劳动,是一种剥削,并由此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平等主义倾向。本文将详细讨论这四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予以回应。

  • 标签: 马克思 诺齐克 剥削
  • 简介: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已经渗入无意识层面,与社会现实融为一体,确立"实在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对立关系,便构成了齐泽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起点,"穿越幻象——认同症候"是其基本方法。从实在界的"无"来勘破符号界的"有"是这一方法的超越性所在。但是,偏执于实在界的否定,沉迷于哲学化的玄思,又成为齐泽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两大重要缺陷。

  • 标签: 齐泽克 意识形态批判 实在界 “穿越幻象——认同症候”
  • 简介:奥林匹运动不是一般体育学意义上的运动会,而是当代世界上包括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方面交往的国际交往盛事。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林匹运动会,世界205个国家和地区全部参会,更是人类社会交往日益普遍化的重要表现。现代奥林匹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正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交往发展的结果,同时它又是交往普遍化的重要标志。但这一承载人类和平、友谊与进步精神的文化纽带,在当代却不能不受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出现背离奥运精神的情形。

  • 标签: 马克思 交往 奥林匹克 文化 发展
  • 简介:齐泽认为罗尔斯的正义主体只是虚构和抽象的主体,而罗尔斯的分配正义也只不过是物品的分配,对于主体理论来说,这些都是不足的。齐泽提出,只有在驱力支配下才能生成真正的主体,而驱力主体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正义行为。皮平以意识主体批评了齐泽的驱力主体,经过我们的考察,由于以认识论层次上的主体来对抗本体论层次上的主体,所以皮平对于齐泽主体的批评无法成立。

  • 标签: 齐泽克 皮平 拉康 驱力主体 意识主体
  • 简介:G.A.科在建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过程中,批判了推崇自我所有原则的自由意志主义者。他先反驳了推崇自由、反对平等的右翼自由意志主义者诺齐;而后又重审了为平等留有余地的左翼自由意志主义者斯坦纳的构想。在协调'自我所有'与平等无果的情况下,他提出了在次富裕社会施行'自愿平等'的策略,并得出'平等主义者必须摒弃自我所有原则'的结论。科的研究不光为其平等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回应自由主义的攻击提供了思想后盾。

  • 标签: 自我所有 自由意志主义 诺齐克 斯坦纳 平等
  • 简介:<正>法兰福学派将青年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立足于人道主义的价值立场,通过反思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后果,对当代西方社会展开哲学批判、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形成了他们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拟对他们的消费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作简略的评介。

  • 标签: 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批判理论 消费主义文化 当代西方社会 消费行为 消费异化
  • 简介:对法兰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尽管成果丰富,但是从中国语境来看也暴露出不可忽视的问题。立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语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语境,放眼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世界视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对社会批判理论进行批判性研究,阐明它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澄清它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法兰福学派研究的迫切任务。这样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中国语境 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简介:法兰福学派结合西方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在同当代西方哲学和文化思潮对话中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分别形成人本学路向、实践论路向和交往理性路向三种解释模式。从总体上看,他们侧重于强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人道精神和实践精神,并最终陷入到唯心主义的人本史观中。

  • 标签: 法兰克福学派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人本学 实践 交往理性
  • 简介:法比奥·维吉教授与海·费德纳教授是齐泽研究与批判理论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已出版相当数量有影响的论著。目前两人共同担任英国卡迪夫大学齐泽意识形态批判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9月下旬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召开期间,笔者在杭州约两位学者进行了访谈。话题由齐泽理论出发,延伸至资本主义批判、拉康理论和马克思学说,两人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理论思考和重要学术成果。

  • 标签: 齐泽克 资本主义危机 拉康 马克思 批判理论
  • 简介:当下,圣保罗已经成为欧美激进左翼理论阐释的焦点之一。法国哲学家巴迪欧把圣保罗看作是一位普遍主义的政治家,人们通过把基督复活识别为真理—事件,通过忠诚于该事件而成为普遍主义政治的主体。作为巴迪欧的“同志”,齐泽对巴迪欧的革命性解读深为赞同,但同时他认为巴迪欧的真理—事件—主体并不是新的真理政治,而是新的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当代左翼两大思想家就圣保罗的对话,可以促使我们更开阔地思考当代普遍主义政治的可能性。

  • 标签: 巴迪欧 圣保罗 齐泽克 真理 意识形态
  • 简介:在一篇提出拉康的马克思主义的评论中首先会引出的问题必然是:这样的说法存在吗?由于在拉康那里缺乏任何忠诚社会主义的表白,并以他的声名狼藉的反感将政治承诺制度化,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方法论之与拉康理论的相关性就不可能被假定,而毋宁是被质询和被限定的。那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理——个别概念和类似的宽泛范例——它们被分散在拉康的演说中,真的以它们所有的力量和明确规定的政治推动力再次找到它们退出的路径了吗?把拉康著名的格言"根本不存在性关系"变换一下,在马克思主义和拉康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理论关系。他们只能以相互之间的自恋被强迫桥结,因此那种界定了双方分析构成的逻辑至此已证明了如此重大地不可协调,不是回溯已被简化为矛盾(阿尔都塞),就是矛盾已被回溯包含(齐泽)。必须承认这种难以处理的不一致,即拉康的马克思主义从不存在;马克思主义的拉康作为欢呼的、但最终作为一种筹划的协调的异化误认确实存在。

  • 标签: 拉康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拉康 症候 剩余价值 剩余快感 意识形态
  • 简介:列宁是西方民主社会的“例外”,是当代西方左翼政治理论的典范。同样的列宁,“经济主义”的左翼认为是“好的列宁”,“恐怖主义”的左翼却认为是“坏的列宁”,二者都割裂了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抛弃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失却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维度。在《重述列宁》一书里,齐泽对当代西方左翼混乱的政治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试图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再次阐发列宁“真理的政治”;指出重述列宁就是像列宁一样行动,悬置资本主义符号象征秩序,重述列宁规划无产阶级革命的姿态。

  • 标签: 齐泽克 列宁 左翼政治理论
  • 简介:<正>迄今为止,关于现代性的三次论争都直接同法兰福学派有关。但国内目前对法兰福学派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探讨并不充分,即使有所研究,也只是注重于对其工具理性批判思想的探讨,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其现代性批判思想的丰富性。本文将试图从合理性与合法性两个方面揭示法兰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 标签: 法兰克福学派 现代性批判 合法性 阿多诺 哈贝马斯 工具合理性
  • 简介:伊格尔顿和齐泽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审美意识形态问题域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张,并且形成一种对照与呼应的关系。他们都吸收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并从现代美学理论资源中得到援助,发现了阿尔都塞的主体质询观与康德对审美经验的描述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伊格尔顿主要是从'美'的概念出发,而齐泽则借助'崇高'范畴来阐释意识形态,一方面揭示现代意识形态是如何更多地通过操控人们身体、欲望、感性经验以及行为方式来运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另一方面扩展和丰富了审美、美、崇高等范畴,将它们纳入心理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话语中探讨。审美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一个美学与政治和伦理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入讨论,对消除长久以来认识、美学、伦理三个领域分立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伊格尔顿 齐泽克 审美意识形态 崇高 意识形态
  • 简介:欧根·希穆涅的《美学与艺术总论》以列宁的反映论作为研究艺术的方法论原则,从艺术受现实和作者思想-审美意向的制约方面来研究艺术现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首先,希穆涅认为音乐是一种风格化的模仿,是主客观的统一;其次,他用音调去分析音乐的题材结构,认为音乐创作是通过一定的音调方式对人和现实的某种情感态度进行描述和音乐的'典型化';最后,他认为音乐活动是一个'语义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意义的生产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并最终指向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希穆涅音乐美学强调了积极介入现实的基本立场,但也包含了反映论美学的固有问题——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性和意识主体性的忽视。

  • 标签: 欧根·希穆涅克 《美学与艺术总论》 音乐美学
  • 简介:一、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潮李旸:塞耶斯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本次访谈。您是当代英国学界为数不多的公开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您所创办的《激进哲学》和《马克思与哲学书评》亦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平台,能否介绍一下您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立场是怎样形成的?

  • 标签: 社会主义 正义 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