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5月份—2016年4月份我院收支的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血管介入治疗,对患者肺循环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加以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3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有3例患者改善不明显。治疗前患者平均肺动脉压为(35±5)mmHg,动脉血氧分别为(33±5)mmHg,溶栓治疗后分别为(21±4)mmHg、(65±5)mmHg,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内管内介入治疗 急性肺栓塞 疗效
  • 简介:摘要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称为急性溶血性反应,多见于输血后立即发生。主要由于ABO血型不合,A2亚型;Rh血型不合,抗D抗体、抗E抗体、抗C抗体以及抗Du抗体等;Duffy血型不合,存在Fya、Fyb血型抗体;Kell血型不合,存在Kpa、Kpb、Jsa、Jsb等血型抗体。

  • 标签: 急性溶血反应 血型血清学检查 新鲜冰冻血浆 混合血浆 病因探讨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急性心肌梗心血管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心肌梗患者共计 112例,按照人数均等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当中,性别比例为 30: 26、研究组性别比例则为 31: 25,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 56.4与 56.6岁,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经心血管科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经对比抑郁与焦虑的改善情况,研究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以及住院时间数值对比也是如此,各项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全面整体护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心血管科治疗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内科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麻醉方法、麻醉管理及管理流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行血管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后神经功能预后相关。关于麻醉方法孰优孰劣尚无共识,麻醉管理对AIS行EVT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也无指南性意见,管理流程仍需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文章从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麻醉管理的影响要素及麻醉实施,管理流程(包括院前及院内管理流程)3个方面对AIS患者行EVT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优化麻醉管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神经功能预后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针对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可在时间窗内使患者有更为显著的临床获益。随着神经介入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广泛应用,神经内科医师需要掌握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了解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如支架样取栓装置、血栓抽吸装置及其他补救措施,并规范介入治疗的围手术管理,妥善处理常见的介入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期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7%,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为每周(2.3±0.8)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心绞痛发作频率为每次(4.7±1.4)次,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在心血管急性心绞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特点为突发局限或弥散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已成为导致社会居民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后循环脑梗死(PCCI)是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常见类型,疾病异常凶险,致残率、致死率较高。为此起病后实现血管再通具有重要意义,故而PCCI血管治疗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就PCCI血管治疗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ACCI 血管内治疗 静脉内溶栓 机械取栓
  • 简介:摘要:目的:以心血管科为立足点,客观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治疗质效,以供参考。方法:本文将选择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至我院心血管科就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中选择190名病患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甲、乙组,以常规临床治疗模式(药物治疗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甲组病患,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模式治疗乙组病患,并观察并记录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实况;在病患康复后,对比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出现率、治疗成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临床体征指标等。结果:就治疗成效和各项检查指标而言,乙组病患优于甲组病患;就病患心肌酶学恢复状况而言,乙组优于甲组;就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并发症出现率而言,甲组高于乙组;就临床治疗满意度而言,乙组高于甲组,且研究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诉求(P<0.05),极具统计学价值。结论:立足心血管科,在急性心机梗死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PCI治疗模式的疗效优于常规临床治疗模式的疗效,可有效规避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临床治疗成效,提高病患的康复效率和身体素质,具备极高的普及价值和推广必要。

  • 标签: 临床治疗 急性心机梗死 治疗成效 心血管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心血管科治疗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患者168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手段,观察组采取尿激酶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科中,急性心肌梗病症的临床治疗结果显著,而对急性心肌梗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方式实施救治,能获得更佳疗效。

  • 标签: 急性心肌梗 心血管内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与疗效。方法在某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在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常规的方法并加配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只是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不良症状的发生状况进行比对。结果对照组的有效治疗率仅为68%,不良症状发生率高达28%,而实验组的有效治疗率为92%,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仅为8%。结论在对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上采取常规方法与氯吡格雷相配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率,并降低了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心绞痛分型 发病机制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抢救措施。方法对21例产科DIC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抢救产科弥散性血管凝血(DIC)的关键是正确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输入大量新鲜血液及血液制品,适时果断切除子宫。

  • 标签: 产科 DIC 抢救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心血管科于一年内收治的74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发作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结果观察组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发作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心血管急性心绞痛冶疗的病患,开展氯晚格雷冶疗方法,能提升病患冶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方式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科于 2018 年 2 月到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68 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实验组(给予常规药物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每组患者例数相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各指标水平。结果:给予急性心绞痛患者常规药物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较好,可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科;急性心绞痛;治疗效果;预后情况   急性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心血管疾病,此病症将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而患者发病后应及时入院治疗。目前,常用的急性心绞痛病症治疗药物为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然而治疗效果未达到预期。因而,医疗行业对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方式的研究更为重视,其是氯吡格雷联合常规阿司匹林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可有效提升患者预后效果。本次选择本院心血管科收治的 68 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为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心血管科于 2018 年 2 月到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68 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有 34 例患者。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有 20 例,女性患者 14 例,年龄在 54 岁到 6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5.15±2.89 ),病程为 3 年到 10 年。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有 19 例,女性患者 15 例,年龄在 53 岁到 6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54.85±2.86 ),病程为 4 年到 10 年。   患者纳入标准:( 1 )经心电图检查,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症状;( 2 )经检查患者无 T 波倒置的导联上存在 T 波倒置 2 毫米以上的情况。   患者排除标准:(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3 )精神状态不正常、意识障碍患者。   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大( P>0.05 ),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务工作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抢救,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为其佩戴吸氧面罩。医务工作者还应指导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时刻关注、记录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情况。医生应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科学确定抢救计划。患者病情稳定之后,给予患者不同治疗方式。   ( 1 )对照组治疗方式。给予对照组患者急性心绞痛病症常用药物治疗,主要为: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医生应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确定用药剂量,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氨氯地平服用量控制在 5 到 10 毫克每天、美托洛尔服用量控制在 100 到 200 毫克每天。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两个疗程。   ( 2 )实验组治疗方式。给予实验组患者常用药物 +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同样,医生应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确定用药剂量,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氯吡格雷服用量控制在 75 毫克每天(每天服用三次)、美托洛尔服用量控制在 0.3 到 0.5 克(每天服用三次)。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两个疗程。    1.3 观察标准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缺血症状消失或改善程度达到 70% 以上,表示治疗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心肌缺血情况改善程度在 50% 到 70% ,则表示治疗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情况在 50% 以下,则表示治疗无效。除此之外,还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 SPSS19.0 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利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利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 P<0.05 为两组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方面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中治疗显效、有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16 例、 8 例,实验组中治疗显效、有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20 例、 12 例。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心血管科接收的急性心绞痛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其病因为:患者心肌短暂性缺血,且患者疼痛感较为剧烈,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整个发病过程将持续 1 到 2 分钟,严重的患者将持续 3 到 5 分钟,发病后患者应立刻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免危及生命安全。   急性心绞痛的治疗难度较高,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心血管科收治的 68 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药物及常规药物 + 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等指标无明显差异;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各指标明显改善,尤以实验组改善程度高( P<0.05 )。其主要原因为:使用氨氯地平可扩张患者外周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从而达到降低患者心肌损耗及氧需求量的目的。另外,氨氯地平对于改善冠状动脉缺血区由一定作用。美托洛尔可阻断 β1 受体,这对降低患者心率、预制心肌收缩能力,进而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一定效果。然而两种药物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因而临床治疗效果未达到预期。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衍生物,其可直接作用在人体的血小板膜上,并与血小板膜上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对纤维蛋白原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实现控制血小板聚集情况的功效。给予急性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可降低患者血小板活性,避免形成血栓,降低患者心肌梗死几率,提升治疗效果。另外,阿司匹林也有控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两者联合使用可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文佳玉 . 心血管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观察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7(04):236.    [2] 刘敏 , 王猛 , 成娅 . 心血管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9):55,57.     [3] 张桂红 . 心血管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19):18-1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用药期间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的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心绞痛,可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 心绞痛 氯吡格雷 疗效
  • 简介:摘要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引起的脑梗死异常凶险,病死率超过90%。近年来,机械取栓已成为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导致脑梗死的重要方法,然而机械取栓在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导致的脑梗死治疗中是否有效、安全尚不明确。我们对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管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做简要综述。

  • 标签: 急性后循环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护理体会 。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1.04月至2023.04月到医院诊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选对象共8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常规护理,n=42)与研究组(血管介入治疗+综合护理,n=42)。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在心率与肺动脉压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治疗+综合护理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 肺动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