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最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哮喘 舒适护理 效果
  • 作者: 杨星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药物与人》2021年第11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眉山 620500
  • 简介: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病理是肺组织弹性减退、通气功能障碍,一般没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多由吸烟、环境污染、病毒感染等诱发,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情进行性加重等特点。在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据报道,中国20岁及以上成人肺功能呈下降趋势。因此,慢阻肺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需要长期管理,以缓解呼吸困难或改善活动耐力。慢阻肺患者冬天急性加重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且病情的急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进展为终末期肺病,并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因此如何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发作对于控制慢阻肺急性加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阻肺;急性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6年10月,筛选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2例。分别安排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前、出院时SDS、SAS评分与失眠、消化道症状与少食、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质量,获得患者好评。

  • 标签: 急性青光眼 急性发作期 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60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试验对象,安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80例,分别选择全方面护理、常规护理,随后对比两组SaO2、PaCO2、PaO2、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满意度、PEF、FEV1/FVC、FEV1以及各项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PEF(3.23±0.51)L/s、FEV1/FVC(69.33±8.63)%、FEV1(1.76±0.63)L、SaO2(95.74±1.37)%、PaCO2(53.89±3.64)mmHg、PaO2(86.27±3.65)mmHg、并发症发生率(3.33%)、护理服务满意度(100.00%)、护理质量满意度(98.33%)均优于对照组,咳嗽消退时间(3.19±1.44)d、咳痰消退时间(4.58±1.35)d、呼吸困难消退时间(5.84±1.33)d、胸闷消退时间(3.16±1.85)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性护理在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可获取良好效果。

  • 标签: COPD 急性发作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痛风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提供药学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尽量减少药物对疾病造成不利影响。方法以1例痛风患者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为例,临床药师根据防治指南,结合患者的病史、疾病特点,进行用药分析,积极参与治疗的全过程。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和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好地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结论在参与治疗的过程中,临床药师发挥专业水平,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使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 标签: 痛风 急性发作 糖皮质激素 乙肝肝硬化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哮喘患者的综合管理,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达到哮喘临床控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综合管理前后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发作严重程度。结果综合管理前34例患者均未达到临床完全控制,14例处于部分控制状态,20例处于未控制状态。综合管理后34例中18例达到临床完全控制,未额外就诊或急诊(占52.9%),12例部分控制(占35.29%),4例未控制(11.76%)。哮喘重症发作减少87.1%,中度发作减少87.7%,轻度发作减少79.7%。结论综合管理哮喘患者可以使88.19%的哮喘患者达到临床完全控制和部分控制,显著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及发作严重程度。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哮喘患者的教育,推广对患者的综合管理。

  • 标签: 哮喘 急性发作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主要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简称“哮喘急发”)患者的用药情况,探究哮喘急发在我院呼吸科的药物基本治疗方案,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呼吸科收治主要诊断为哮喘急发的病历,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相关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依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评价我院呼吸科哮喘急发患者治疗药物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我院哮喘急发患者的药物治疗中,88%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80%患者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以迅速缓解哮喘临床症状;78%患者服用孟鲁司特钠片、60%患者服用盐酸班布特罗片以控制哮喘临床症状。结论我院呼吸科哮喘急发患者治疗用药结构与《指南》基本相同,用药基本合理。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了7例肋骨骨折患者合并COPD急性发作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病情观察、药物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舒适护理等。认为护士熟练掌握COPD急性发作的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COPD急性期发作 肋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等分为两组进行护理比对,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但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效果仍存在比较差异。结论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有更高的提升。

  • 标签: 呼吸衰竭 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8月-20228月内本院收治的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慢阻肺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后输入电脑随机分组,各3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实验组生存质量更高、肺功能情况更好,指标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阻肺 急性发作期 舒适护理 生存质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探究对于患者疾病改善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时间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的64例患者。通过对不同分组的患者进行应用差异化护理方式,探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不同。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关于相关参数的对比分析,其中在步行距离上护理前一般组为501.1±20.3m,而护理后则达到了581.4±24.3。观察组在护理前后分别为501.1±20.3,706.6±21.7。在其他参数上观察组也均优于一般组。结论:通过将集束化护理方式进行应用给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对于疾病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老年慢阻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探究对于患者疾病改善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时间在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的64例患者。通过对不同分组的患者进行应用差异化护理方式,探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不同。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关于相关参数的对比分析,其中在步行距离上护理前一般组为501.1±20.3m,而护理后则达到了581.4±24.3。观察组在护理前后分别为501.1±20.3,706.6±21.7。在其他参数上观察组也均优于一般组。结论:通过将集束化护理方式进行应用给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对于疾病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老年慢阻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患者采取急救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3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经采取急救及护理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有效20例,显效17例,无效1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5±1.5d。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和控制患者病情、改善预后、缩短治疗时间在临床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急救措施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