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综合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护理方法,降低并发症。方法整理并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因急性综合而于我科就诊并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在密切关注其病情发展前提下积极配合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35例患者,33例病人无伤口出血,仅2例有轻度伤口处皮下渗血;35例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与术前无差异;35例术后左上肢皮温色均正常;术后无发生腰痛、腹胀、排尿术后无发生腰痛、腹胀、排尿困难。平均住院天数8天。结论经挠动脉途径介入诊疗的优点是不需要卧床,病人可立即行走,减轻了动静脉瘘及抗凝药物引起的穿刺部位出血的危险,提高了患者的活动性;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综合合并心衰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综合合并心衰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综合合并心衰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既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在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衰 介入治疗
  • 作者: 寇文丽石运生苟晓丽(包头市铁路医院心内科内蒙古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次要机制是斑块破裂和内膜损伤诱发血管收缩和痉挛,可以与血栓形成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约占ACS发生率的10%~20%。近年随着人们对ACS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人,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发展,使ACS的治疗手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 效果
  • 作者: 张梦雪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16
  • 机构:民航总医院 北京  1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收治的42例急性综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9例给予急诊急救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滞留急诊科、首次球囊扩张、住院时间等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4%(P<0.05)。结论:急性综合患者术后采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征 紧急介入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期间应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进行紧急介入治疗的60例急性综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前者应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干预,后者采取常规护理实施干预,比较不同干预模式下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滞留时间、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征 紧急介入治疗 临床指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急性综合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5月-2021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随机选取100例急性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急诊急救护理为实验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各项指标数据均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诊急救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不良情绪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路径效果确切。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6-2021.6}收治我院的80例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患者,采用时间分组方式方式,观察组为2020.6-2021.6的患者,例数为40例。对照组为2019.6-2020.5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例数为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模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比对照组有优势;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基础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采用急诊急救护理路径模式,对于护理急性综合紧急介入治疗患者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效果
  • 简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医学界已经发现肥胖常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现象并存,这些现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发生了障碍,因此早期把这些临床现象称为“代谢障碍综合”,以后逐渐发现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人群,很容易发展引起勤粥样硬化,发展到罹患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1998年WHO专家组将上述的临床症群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Syndrome,MS)”。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现象 代谢障碍 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念在急性综合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急性综合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和术后健康知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综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复发知识的认知度,是一项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非ST段抬高急性综合(NSTE-ACS)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NSTE-ACS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早期组(n=30)、延迟组(n=30)。早期组患者于发病24~48h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延迟组患者于48h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术后30d,2组患者LVEF、LVDD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0d,早期组患者LVEF显著大于延迟组患者(P<0.05),LVDD显著小于延迟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而言,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 标签: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心功能
  • 简介:急性综合(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指因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氧(供血不足)所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近年来对ACS的病理、生理、诊断、预后、治疗和护理的不断进展,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收治156例,通过对156例ACS患者的护理,使我们有如下体会。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人员 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 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属于常见的严重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侵袭,从而引起以闭塞性血栓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有专家认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对急性综合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护理方式等。

  • 标签: 护理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发病机制 概念
  • 简介: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还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2.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的弯曲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弯曲常,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纤维帽所受的弯曲减少

  • 标签: 冠脉综合征 综合征预防 预防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术后合并心脏损伤后综合的诊治方法。方法以98例冠冕介入治疗术后合并心脏损伤后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介入治疗术后合并心脏损伤后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术后8d床边心超提示积液明显吸收,复查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介入治疗术可引起心脏损伤后综合,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心脏损伤后综合症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 并发症
  • 简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随之触发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是ACS主要发病机制。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抗血小板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