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退养"在家多年的姚女士终于熬到60岁退休了,已退休的老同事约她一起到老干部活动室玩,她也很想去玩,可是,她家里养着一只"泰迪",出门就无人照顾了。"内退"在家多年养成的习惯,都是上午给"泰迪"做饭,喂好狗狗以后,她下午才能出门……有人疑惑:这人怎么能被狗绑架了呢?朋友劝她,扔了它或者送人得了。姚女士说,那可绝对不行,你可不知道它有多么重要啊……是吗,一只狗能有那么重要吗?

  • 标签: 心理疾病 宠物 活动室 退休
  • 简介:17岁的夏同学性格内向、孤僻,初二时喜欢地理老师,但因为老师已婚,又觉得喜欢老师是不对的,怕老师看出自己的想法,不敢与老师对视,逐渐发展到对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敢对视,不敢出现在公共场合,在公共场所就会脸红、心慌、胸闷、手心出汗等,就诊时已不能正常上学,视为社交恐惧症。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心理疾病 社交恐惧症 公共场合 公共场所 老师
  • 简介:摘要学生一般具有十分复杂的心理情感和情绪,基于学生阶段的年龄特点,其一般有着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具有内隐性、多彩性,动荡易变的情绪情感反应,具有两极性、突发性。学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如果不加以引导,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在学校中,校医对于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应当提高对学生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视程度,以保证学生健康发展与成长。

  • 标签: 校医 学生 心理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心理疾病内隐污名会阻碍人们主动求助心理咨询的行为,而且对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的预测方法有生理心理测量、内隐联想测量等方式。本文就针对心理疾病内隐污名筋评估和预测,从而提高人们对心理疾病的重视以及进行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 标签: 内隐污名 心理疾病 评估及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确诊为心理障碍的78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查。结果疾病组和正常组在SCL-90和EMBU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缺乏情感温暖、惩罚、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危险性。

  • 标签: 心理疾病 父母教养方式 青少年
  • 简介:Q:你来拍封面时,听说是刚刚休学完了回到学校。当时是怎么了?A:这个就复杂了,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养病。是蛮奇怪的病,叫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病会表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狂躁,一种是抑郁。狂躁时会对事情充满热情,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好,但同时情绪不稳定,容易愤怒;抑郁时会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整个人很悲观。会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如果出现症状,一般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对生活影响还是蛮大的。

  • 标签: 心理疾病 天使 天堂 情感障碍 自我否定 抑郁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应用的扩大化正逐步主导世界潮流,占据了广大人民的大部分时间。这在青年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高职大学生更为突出,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何抢夺高职大学生们的掌上空间,将他们从虚拟世界拉回现实世界、拉回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来已成为当今高职教育的一大研究主题。

  • 标签: 高职大学生 手机依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油田野外作业员工心理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随机数表法抽取52例长庆油田野外作业员工为受试对象,予以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比较受试员工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负性情绪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习惯(长庆生活习惯调查表)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受试员工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均<0.05);关注心理健康、坚持运动、烟酒未过量、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的比例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P均<0.05)。结论适宜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及控制油田野外作业员工心理疾病

  • 标签: 油田 野外 心理疾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疾病特别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随之就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做好心里护理,帮助病人提高认知能力,能增病人抗病能力。

  • 标签: 心理护理 非语言的沟通 提高认知能力 抗病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0000余例临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10000余例临床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尤其是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同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康复出院。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尤其是重视和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患者疾病治疗与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疾病治疗与康复 重要作用
  • 简介:摘要心理治疗是当代四大疗法之一,临床各科疾病都需要实施心理治疗,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与临床各科疾病密切相关;素质、人格、行为关联各科病;心理治疗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各科患者的遵医率。常用的心理治疗主要是言语性心理治疗、非言语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与中医心理治疗。

  • 标签: 各科疾病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心理护理在消化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力图使读者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笔者认为,心理护理对消化科疾病的治愈有比较积极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科疾病 作用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消化科疾病治疗的过程当中,进行实施心理护理的具体作用从而作出相关的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消化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前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强化心理护理,后者不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后,治疗过程中只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统计显示护理满意度94.5%;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心理护理后,治疗过程中出现了8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护理满意度为81.8%,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科疾病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进而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科疾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满意度调查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心理护理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科 疾病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研究重大疾病患者家属消极心理对患者疾病的影响,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家属消极心理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结果家属的消极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患者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无望感等影响疾病的治疗情况。结论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力度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如谈心劝慰等,了解家属的消极心理由来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与教育,帮助他调节心理状态使患者情绪稳定,使患者处于一种积极配合信心治疗的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家属 消极心理 治疗效果 信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住院患儿家长心理疏导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线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的94例家长,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异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医护人员在对患儿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家长心理疏导,对照组患儿的家长则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疾病转归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疾病康复率为85%,对照组患儿的疾病康复率为6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住院患儿家长有效的心理疏导可以促进患儿疾病的转归,提高康复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住院患儿家长 心理疏导 疾病转归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9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数据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组间差异性(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心理护理的具体护理措施及在消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就诊的180名消化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9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内容,分别对两组消化科疾病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消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内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维护良好的医护关系都具有积极的的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科疾病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