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疾病致中、重度心力衰竭时如何实施护理及对提高临床疗效意义。方法对8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执行5项护理措施体位、吸氧、饮食、药物及精神情绪等。结果通过随机执行5项护理措施,临床治疗显效86%,有效10%,无效4%。结论对心血疾病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执行5项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重度心力衰竭 护理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疾病致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时实施治疗方法和提高临床疗效意义。方法对68名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5项措施临床治疗显效84%,有效13%,无效3%。结论对心血疾病致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5项治疗措施,能够确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早日恢复健康,建议医务同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重度心力衰竭 治疗 疗效评估
  • 简介: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姑息照护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姑息照护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外相关文献,从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角度,阐述姑息照护模式在终末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进展。结果描述了终末心力衰竭患者姑息照护需求,介绍了目前常用转诊姑息照护机构评估工具,包括预后评估工具、惊讶问题工具,以及姑息照护需求评估工具,分析了不同姑息照护模式对终末心力衰竭患者结局影响,以及姑息照护在终末心力衰竭患者中发展面临阻碍。结论当前研究探索了适合终末心力衰竭患者姑息照护模式及应用、转诊筛查/需求评估工具,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后有待研究何种姑息照护措施对终末心力衰竭患者最优选,开发、应用适合我国终末心力衰竭患者姑息照护需求评估工具。

  • 标签: 心力衰竭 终末期 姑息照护 评估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心血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法,以期对疾病尽早确诊和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21年1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老年心血心力衰竭患者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其随访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治疗总疗效率,分析治疗前后6 min步行实验(6MWT)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得分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临床治疗总疗效率97.73%(86/88),各病因引起老年心血心力衰竭治疗疗效率均较高。治疗后,6MWT增高,hs-CRP、MLHFQ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得统计学结果:P均

  • 标签: [] 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6 min步行实验 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最后导致心肌受损,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慢性心力衰竭(CHF)指持续存在心力衰竭状态,可以呈现出稳定、恶化或失代偿状态。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心衰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方法和意义。方法对20例终末心衰患者实行基础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全方位临终关怀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方位临终关怀护理,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安详、平静度过生命最后阶段。结论坚持全方位临终关怀对提高终末心衰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终末期心力衰竭 临终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终末心力衰竭患者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接诊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经过30d治疗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生理机能、精神状态、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与医护人员关系融洽,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治疗满意度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提高终末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临床作用,使护理工作更能切合病人需要,较少病人身体疼痛和精神压力。我院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后,获得广大患者及其家属肯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终末期 心理衰竭 人性化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6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心血疾病康复模式对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康复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从无锡市梁溪区老年CHF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其基础上予以家庭心血疾病康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前后心脏功能、体适能、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烟草依赖、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结果6个月前,两组患者在基线状态时心功能指标、体适能评估指标、Frenchay、SF-36、MLHFQ、MoCA、HAMA、HAMD、PSQI、SSRS方面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6个月后,康复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其中除了肝肾功能以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心血疾病康复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老年CHF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态,改善负性情绪和睡眠状况,成本极低,不受医保限制,值得在社区推广。

  • 标签: 家庭心血管疾病康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终末心力衰竭导致心血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临床治疗难点。目前心脏移植仍是终末心力衰竭治疗最终方法。有关心脏移植术后康复国内少见报道,移植术前预康复未见报道。该文报道一例以运动为基础终末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移植术前和术后全程康复治疗,以期为此类患者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脏移植 心脏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缓和医疗参与终末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终末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缓和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缓和医疗 终末期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姑息照护在终末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内科收治97例终末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住院姑息照护。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精简版(DASS-2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DASS-21、MLHFQ、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ASS-21、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姑息照护可有效缓解终末心力衰竭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终末期 住院姑息照护 不良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心血内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分析不同用药方案下治疗差异。方法:将本院收治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盲目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差异。结果:从治疗有效率上看,观察组为92.0%,对照组为82.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心血内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好转,改善各项指标,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呋塞米 美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针对性综合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1个月后运动恐惧感、运动依从性、6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3个月后生活质量及再次入院率。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运动依从率、运动恐惧评分和6MWD、LVEF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运动依从率和6MWD、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QOL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再次入院率为0.00%(0/28),低于对照组17.86%(5/28)(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老年综合评估(CGA)评估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有效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功能,减少不良心血事件发生。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 慢性心力衰竭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青年终末心力衰竭患者中,死亡教育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该院治疗终末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以抽签法分组模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死亡教育,比较两组经护理后SF-36和POT评分。结果:观察组SF-36高于对照组,POT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死亡教育 中青年 终末期心力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老年心血心力衰竭(CHF)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论文对老年CHF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了综述。在临床诊断方面,细致病史和体格检查首要步骤,但也需要结合影像学、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手段进行确诊。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介入性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等都是有效措施。其中,Angioplasty-converting enzym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此外,积极进行预防与管理并发症也是非常重要。总之,老年CHF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难度,但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 标签: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功能与预后影响。方法:将101例AMI并心力衰竭病人按入组时间单双号排序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因随访期间发现占位病变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血康复护理。入院72h内、出院1年随访时分别收集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简表评价病人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1年随访时MAP、HR、FBG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1年随访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功能及预后。

  • 标签: 心血管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黏多糖病患儿终末心力衰竭护理。护理要点:改善心脏功能,维持液体负平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用药护理,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控制心衰进展,尽可能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做好临终关怀。

  • 标签: 黏多糖病 心力衰竭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想心血健康行为与因素与新发心力衰竭(心衰)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06至2007年参加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心血健康行为与因素资料完整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患有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有心衰病史者。依据心血健康评分(CHS)将入选人群分为CHS<8分组、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以新发心衰为终点事件,研究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HS与新发心衰关系。结果该研究最终入选95 167人,其中CHS<8分组26 640人、8分≤CHS<10分组35 230人、CHS≥10分组33 297人。中位随访时间10.3年,随访期间CHS<8分组、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人群心衰发病率分别为2.7%(729/26 640)、1.8%(651/35 230)和1.1%(360/33 297)。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史、收入、饮酒、教育水平以及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情况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分≤CHS<10分组和CHS≥10分组人群新发心衰风险分别较CHS<8分组低了32%(HR=0.68,95%CI 0.61~0.75)和51%(HR=0.49,95%CI 0.43~0.55)。从理想心血健康行为与因素中分别移除1个行为或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值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收缩压(HR=0.78,95%CI 0.74~0.82)、体重指数(HR=0.78,95%CI 0.74~0.82)、空腹血糖(HR=0.77,95%CI 0.73~0.81)、总胆固醇(HR=0.76,95%CI 0.72~0.80)、体育锻炼(HR=0.72,95%CI 0.69~0.76)、吸烟(HR=0.75,95%CI 0.71~0.79)和食盐摄入量(HR=0.73,95%CI 0.69~0.77)。结论CHS与新发心衰风险呈负相关,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

  • 标签: 心力衰竭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