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69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患者满意度和心律失常的纠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和心律失常纠正时间两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经有效的治疗后,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和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纠正,最终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效率与对策的分析,克服住院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发挥应有的疗效,以期为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自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6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心电监护、一般护理、合理用药、心理护理、活动指导和饮食护理,并做好疗效分析,临床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各项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采取随机数字表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记录并完善相关数据。结果干预组护理临床有效率达96.97%,显著优于对照组71.88%;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除了有效的治疗,通过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也可明显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 探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衰汤治疗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衰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衰汤治疗合并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心衰汤 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急诊阶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8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路径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后心率、射血分数、QT间期离散度、心律失常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胺碘酮 心律失常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8例,将其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QTd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QTd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7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外给予胺碘酮作规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作规范性强化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且较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此外,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心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和心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心力衰竭是心脏搏出的血液量不能够与身体组织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数量相对应,由此导致心律出现异常,冠心病是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发心律失常较为普遍,并且伴随心脏并扩大;心功能恶化。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冠心病 ? 慢性心力衰竭 ?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片第1周每次0.2,每天3次,逐渐减量维持治疗3个月,同时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在左心室射心血分数(LVEF)、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改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而心脏猝死率、心力衰竭病死率及心衰恶化再住院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嗣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胺碘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快速型心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57.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P-R间期、QT间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诊快速型心失常患者给予服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胺碘酮 快速型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取胺碘酮对老年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病人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79例老年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病人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成2个组别,其中39例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者设成对照组,并在此条件下,将40例加用胺碘酮治疗者设成观察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率改善情况等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共有38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临床总疗效是95.0%,相对于对照组的79.5%更突出,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值是(70.76±6.01)次/min,较其治疗前和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给予老年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提供胺碘酮治疗,能够帮助病人早日控制病情,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可靠,适合在今后临床上普及与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老年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有患者数28例,将实行常规基础治疗者归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治疗的条件下施加胺碘酮进行治疗者归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2.9%的临床疗效(包括显效数17例,有效数9例),较之对照组的71.4%更突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有1例发生严重不适。结论为老年性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胺碘酮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是今后医院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建议临床普及。

  • 标签: 胺碘酮 老年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为慢性肺心病患者278例,其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8例肺心病并心律失常者100例,发生率占35.97%。56例经针对肺心病治疗或去除诱因后心律失常消失。38例分别用过西地兰、氨酰心安、异搏停、慢心律和利多卡因治疗。氨酰心安、安搏律定治疗早搏6例,5例有效;西地兰治疗快速房颤均有效。发生心源性猝死2例。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与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缺氧、感染、心衰及合并冠心病有关。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是有效的,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心律失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将50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25例;医师采用胺碘酮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对参照组患者实施治疗,患者用药1个月后对其实施疗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心功能改善对比中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医师采用胺碘酮对患者实施用药,疗效显著。这种治疗方法方便实惠,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笔者建议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胺碘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2013年收治的68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应用胺碘酮,连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显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 简介:患者:男,60岁,因“间断心悸、气短7年,加重伴腹胀、纳差1周”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伴乏力,无胸痛、胸闷等。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诊断为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住院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冠状动脉异常。此后患者未出现心悸,可步行l000m不出现胸闷、气短症状。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脏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方法抽选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随机方法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性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过程中给予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好转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