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预防术后谵妄的效果。方法 样本由研究者医院骨科提供,共计50例老年患者,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时间2023年1月~12月。随机分组,抽签法分2组,25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联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谵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护理中,前瞻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术后谵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利于医院口碑,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创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前瞻性护理 术后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传统脊柱前路手术和脊柱手术治疗脊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02月-2023年11月为研究起止时间,纳入此时我院收治的脊椎感染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签分组法均匀分组,31例纳入对比组并应用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31例纳入观察组并应用脊柱手术治疗。评析指标:二组的疼痛水平、Cobb角矫正度、Cobb角丢失度、脊柱功能、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前,二组的疼痛水平等统计结果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水平低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Cobb角矫正度、脊柱功能均高于对比组,且Cobb角丢失度较低(P<0.05);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对脊椎感染患者治疗时,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与脊柱手术治疗均可发挥治疗效果,但后者效果更理想,能够减轻疼痛水平,改善脊柱功能,缩短术后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研究应用。

  • 标签: 传统脊柱前路手术 微创入路脊柱手术 脊椎感染 疼痛水平 脊柱功能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和髌下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下,分析组予以髌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相较于髌下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胫骨骨折实施髌上和髌下的具体效用。方法:60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经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分析组,对照组予以髌下,分析组予以髌上,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P<0.05;分析组膝关节功能更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髌上相较于髌下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行。

  • 标签: 胫骨骨折 髌下入路 髌上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经椎板间脊柱内窥镜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2年2月-2023年8月实行,在骨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治疗措施分为经椎板间脊柱内窥镜治疗、传统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比较项目以腰椎功能、疼痛情况为主。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主观症状、运动障碍等的减轻程度及患者体征状态的总体恢复速度,均高于治疗前,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对脊柱疼痛等方面的科学控制作用及患者各阶段的体位舒适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经椎板间脊柱内窥镜治疗有效减轻了病症疼痛,并促进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生存能力恢复。

  • 标签: L5S1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方直接入(DAA)与行后外侧(PL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PLA方案,研究组65例患者,应用DAA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与直接前方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直接前方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髋关节恢复快的优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功能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客教育运动的风声水起,为教育的改革创新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客教育是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着“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再迎合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客教育逐步推进实践过程中,课也逐渐走进教学领域,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课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尽管只是短暂的小视频,但对教学活动却有着相当大的帮助,活、巧、多变地创新运用课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 标签: 创客教育 微课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在骨外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这一技术的发展,不仅优化了手术流程,还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技术通过减少组织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已经成为现代骨外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探讨技术在骨外科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临床案例和研究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技术在骨折治疗、关节置换和脊柱手术等方面的显著效果,并预测了其在未来骨外科治疗中的潜在影响。技术的应用,使得骨外科手术更加精准和高效。

  • 标签: 微创技术 骨创外科 骨折治疗 关节置换 脊柱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扩大翼点治疗颅脑车祸损伤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8月-2023年8月的颅脑车祸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双盲法分为A组(20例,常规手术)和B组(20例,扩大翼点),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低于A组(P>0.05);B组重度残疾率低于A组(P<0.05);B组中度残疾率高于A组(P>0.05);B组恢复良好率高于A组(P<0.05);B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颅脑车祸损伤患者手术采用扩大翼点,能提高预后,降低死亡率、残疾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扩大翼点入路 颅脑损伤 车祸 预后效果安全性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手术创伤的低容忍度,骨外科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骨外科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通过分析技术在骨折治疗、关节置换及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技术在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技术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骨外科医生提供了临床决策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骨外科 微创技术 临床应用 手术安全 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