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光是一种进行性的特征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神经的损伤和视野缺损,在发生之后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比较严重的威胁。原发性青光在临床上则通常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症状,所以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等现象,对患者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延误。而采取对应的诊断措施,对相关疾病进行及早的发现,则能够为治疗干预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早期诊断 视神经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左眼渐进性视力下降3年的患者就诊于眼科。患者外观表现为双眼小角膜,经眼部B超和超声活体显微镜等眼科检查,诊断为左眼巩膜化角膜合并青光,药物治疗无效后行左眼小梁切除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术后6个月复查左眼眼压正常,前房形成良好。

  • 标签: 角膜疾病 角膜 先天畸形 青光眼,开角型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原发性青光中小梁网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房水外排阻力增大从而形成病理性高眼压。小梁网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的Rho-GTPase途径作用下,细胞骨架改变,形成交联肌动蛋白网络,在TGF-β介导经典Smad核传导通路以及非经典Smad途径作用下,细胞外基质堆积,形成交联化。通过细胞-基质相互作用,造成小梁网硬度增大,顺应性减弱。线粒体和溶酶体长期受到外源性和内源性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攻击,细胞老化加剧,水解组织蛋白酶释放,自噬通量下降,细胞凋亡激活。本综述探讨小梁网细胞、微环境及其相互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探究原发性青光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50-156)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网细胞骨架 细胞外基质
  • 简介:摘要青光与糖尿病眼病都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2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可伴有视神经退行性改变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这些表现与原发性青光(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视神经损害相似。T2DM患者表现的高眼压、血管病变及视网膜变薄等危险因素可能会加重POAG的进展,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可能对POAG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探究T2DM和POAG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降低T2DM患者的视力损害风险及发现POAG新的治疗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71-477)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型糖尿病 视神经 血流调节
  • 简介:摘要青光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最常见类型为原发性青光(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由于发病机制不清,因此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包含多模态MRI在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POAG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视觉传导通路及视路以外脑区的结构、功能、血流灌注及代谢等都发生了广泛改变,且与POA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未来更加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将多模态MRI数据融合,进一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视网膜改变和视觉障碍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本文系统综述了POAG患者脑MRI研究进展和价值,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思路,旨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HM)合并原发性青光(POAG)视盘结构特征及有诊断效力的视盘参数指标。方法横断面研究。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POAG、HM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共68名114只纳入研究。其中,POAG患者21例39只,并依据是否合并HM分为H+P组(9例18只)和非H+P组(12例21只)。HM患者26例37只作为HM组;健康志愿者21名3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中,男性31名51只,女性37名63只;年龄(36.93±12.60)岁。受试者均行屈光度、视野检查以及角膜中央厚度(CCT)、轴长度(AL)测量。四组患者年龄(F=8.333 )、性别构成比(χ2=0.863)、CCT (F=1.4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 (F=69.956 )、屈光度(F=37.711 )、视野指数(VFI)(F=43.254)、视野平均缺损(MD)(F=49.7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受试视盘倾斜参数、盘沿参数、筛板参数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视盘倾斜参数包括视盘水平径、垂直径、椭圆指数(水平径/垂直径);盘沿参数包括Bruch膜开口-盘沿最小宽度(BMO)、视杯面积、视盘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筛板参数包括筛板前界插入深度(ALID)、筛板前神经组织厚度(PLNT)、筛板厚度。组间两两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视盘倾斜、盘沿、筛板参数与视野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盘沿参数与RNFL厚度的相关性分析均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相关因素对HM合并POAG的预测价值。结果视盘倾斜参数:正常对照组、HM组、H+P组的视盘水平径显著低于非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组、H+P组椭圆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非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水平径、垂直径与视野MD (r=-0.302、-0.235,P=0.002、0.017)、VFI(r=-0.291、-0.246,P=0.003、0.013)均呈负相关。盘沿参数:非H+P组、H+P组的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组、非H+P组、H+P组的盘沿面积、平均BMO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杯盘面积比(r=-0.584)、平均BMO (r=0.650)与盘周平均RNFL厚度相关性最高(P<0.001);上方、下方、鼻侧、颞侧BMO与其对应象限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r=0.431、0.656、0.362、0.375,P<0.05);盘沿面积、平均BMO与视野MD (r=0.449、0.618 )、VFI (r=0.449、0.605 )均呈成正相关(P<0.05),其中平均BMO相关性最高;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与视野MD(r=-0.346、-0.559)、VFI (r=-0.312、-0.548)均呈负相关(P<0.001),其中杯盘面积比相关性最高。筛板参数:非H+P组、H+P组的ALID显著深于正常对照组、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H+P组、H+P组的筛板厚度显著薄于正常对照组、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D与视野MD(r=-0.402,P<0.001)、VFI(r=-0.405,P=0.001)均呈负相关;筛板厚度与视野MD(r=0.403,P<0.001)、VFI(r=0.401,P=0.015)均呈正相关。各参数诊断效能:ROC分析结果显示,杯盘面积比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47,P=0.007),最大约登指数0.563,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33、0.730,最佳临界值为0.340。结论HM合并POAG患视盘倾斜较显著;各象限BMO可客观反映HM合并POAG的盘沿缺损;筛板变薄、筛板后移与视野缺损加重变化一致;杯盘面积比的诊断效能较高。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青光眼,开角型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视盘 筛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抗青光眼药对开青光24h眼压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在我院治疗的青光患者(纳入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采取拉坦前列腺素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噻吗洛尔滴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时间。评定患者24h眼压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线眼压、随机眼压降低和平均眼压降低,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峰值降低,高于对照组,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24h眼压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可将拉坦前列腺素作为青光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进行推广。

  • 标签: 抗青光眼眼药 开角型青光眼 24h眼压 产生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青光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实验组使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和患者眼压变化情况。结果:经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后,实验组原发性青光患者治疗临床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实验组患者治疗一个月、三个月后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托吡卡胺治疗原发性青光患者后对其眼压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青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4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噻马洛尔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眼部不适、眼部瘙痒、眼部干涩)。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为(17.89±1.15)mmHg,对照组患者的眼压为(19.98±0.6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患者通过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眼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托吡卡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的闭青光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并比较原发性闭青光(PACG)与继发性闭青光(SAC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发病年龄≤40岁的闭青光住院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入院诊断、性别、发病年龄,收集患者常规眼科检查及A超声波测定、超声生物显微镜、相干光层析成像术及视野检查的结果。分析PACG与SACG所占比例、病种构成,比较两类患者的发病年龄、视力、视野、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及初诊误诊率。非正态分布资料以M(Q1,Q3)表示。统计学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共纳入243例(243只)患者,发病年龄(28±9)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79;其中PACG患者93例(38.3%),SACG患者150例(61.7%)。PACG患者年龄[34(28,38)岁]及男性比例[22.6%(21/93)]与SACG患者[28(19,34)岁,44.0%(66/1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4,χ²=11.46;均P<0.01)。SACG患者中以真性小眼球(22.7%,34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卵黄样蛋白病(ARB)(19.3%,29例)、葡萄膜炎(18.7%,28例)、视网膜色素变性(14.0%,21例)较为多见。PACG和SACG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对数视力)分别为0.10(0.00,0.48)、0.40(0.06,1.00),视野平均缺损值分别为-8.07(-27.49,-2.09)、-15.04(-28.75,-5.97)dB,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452.3±130.7)、(396.3±120.9)μm,两类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6,-2.14;t=2.37;均P<0.05)。PACG与SACG患者的眼压、视杯与视盘直径比、前房角粘连范围、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初诊误诊率为10.7%(26/243),其中SACG患者的误诊率为16.7%(25/150),高于PACG患者的1.1%(1/93)(χ²=14.61,P<0.001)。结论年轻闭青光住院患者以PACG以及SACG中的真性小眼球、ARB为主。与PACG相比,SACG发病年龄更小、视力更差、视野缺损更严重,且临床上更容易误诊。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 住院病人 眼前半段 轴长度,眼 青年人
  • 简介: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眼部形态改变与青光的关系密切,这些形态改变不仅是近视患者易患青光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对此类患者病程进展有着一定影响。青光是进行性、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因此近视患者早期发现、确诊、病情进展时及时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现笔者回顾近年文献,在形态学变化上就近视与青光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标签: 近视 开角型青光眼 形态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护理方式在急性闭青光护理中应用情况,以为急性闭青光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62例急性闭青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31例(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结果:两组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相当(P>0.05)。观察组护理5d后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青光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青光患者的急救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闭青光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救措施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重点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疏导与术后康复指导。观察两组急救效果。结果:但随访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救措施 护理要点 心理疏导 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青光护理的应用,分析心理护理的具体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4例急性闭青光患者,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加入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护理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闭青光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实现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患者护理评价也有一定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适宜急性闭青光患者的护理手段。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11月因急性闭青光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患者例数为48例,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即实验组(24例)、比照组(24例)。比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指标、护理后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护理方式在急性闭青光患者护理实践中的适用性。结果:经全面研究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各相关指标优于比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高于比照组患者,表示为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闭青光护理采用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三年本院眼科急性闭青光护理按时间先后先后作分组,前18个月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后18个月为探究组,采用心理护理的工作模式。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观察记录两组实验结果作报告。结果:经过不同模式下的护理后,探究组病患的心理状态SAS焦虑评分(40.15±3.36)与SDS抑郁评分(47.81±3.33)均低于参照组(48.85±3.16)、(58.24±3.45);探究组病患对于护理的综合满意度(95.45%)较参照组(86.36%)也更高。结论:在医院眼科内急性闭青光护理采用心理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有效减轻了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提升心理状态,且病患更满意。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青光作为对患者眼睛危害仅次于白内障的眼科疾病,其所具有的致盲性高、不可逆性特征较为明显,患者多有视神经乳头凹陷,进行性扩大及视野缺损持续加重等表现,临床上主要是以原发性青光、继发性青光、先天性青光。其中原发性闭青光来体现,其中原发性青光又可按照房角形态,细分为原发性闭青光和原发性青光。对于原发性闭青光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同时还要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才能保障手术疗效、患者预后效果完全达到预期要求。本文将对原发性闭青光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予以相应整理和总结。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闭青光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急性闭青光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6)。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视力情况。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少于参照组,视力高于参照组,差异成立(P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负性情绪 视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