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从宪法学平等理论的视角来看,平等受教育权应从“平等一歧视”的相关及相反关系中去寻找其含义。平等受教育权,应当是同时包含表面平等、实体平等、程序平等的实际平等。它不仅关注法律规定的平等,而且更关注形式平等的法律在适用过程中能否实现事实平等。为此,在立法和司法层面就要避免明显歧视、隐含歧视与适用歧视。当前,程序平等平等受教育权中受到忽视,加强教育法律的行政可诉性是受教育权走向实际平等的关键。

  • 标签: 平等理论 平等受教育权 表面平等 实体平等 程序平等
  • 简介: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的摇篮。她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 标签: 师生关系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思想工作
  • 简介:以往文献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可能忽略了教育不平等中的结构性因素。本文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取决于上述结构因素中效应较大的部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从微观层面基于环境-努力二分法解构教育不平等,从而测度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并研究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教育努力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平等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教育努力不平等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反向作用,总体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再显著。

  • 标签: 教育机会不平等 教育努力不平等 收入差距
  • 简介:“普莱西诉弗格森案”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种族隔离问题的一次重要判决。通过对双方律师的辩论、最高法院多数意见与反对意见争论的梳理,较为完整地呈现案件的诉讼过程和结果。案件中“隔离但平等”的判决虽然确立了种族隔离的合宪性,但其实质是对“平等”的强调,是在最高司法层面肯定了种族之间的平等地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种族隔离的学校教育符合黑人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某种程度上对黑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从法理意义上讲,种族隔离并不一定意味着种族歧视,种族融合也并不一定代表种族平等

  • 标签: 普莱西案 种族隔离 种族平等 美国黑人教育
  • 简介:丰向日在《教育学报》2008年第1期撰文指出,西方教育平等观念主要由传教士传入中国,维新派从中汲取养料,表达了近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观念。维新派认识到包括妇女在内的每一个人都要受教育,学校教育制度对于培养人才进而促进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具有重要的作用。传教士所强调的教育是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教育要以个人为本位、受教育是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等,

  • 标签: 西方教育 平等观念 中国 吸收 学校教育制度 近代意义
  • 简介:当今社会,教育改变命运的功能愈加显著,而不平等的教育边界的存在则使教育的这一功能成为社会对部分人的偏爱。教育边界的产生源于先赋性的教育制度安排与后致性的社会分类的共谋,而自我的类别化、群体排斥以及不平等边界的正当化机制则使已生成的边界获得进一步强化,从而使教育不平等的基础从对教育权益占有的外在显性表现,转向了以身份为标记的内在的、隐性的深层根源。被标签化了的身份的错误建构使教育不平等成为完全而持久的教育不平等。对不平等边界的消除企图通过身份模式以根除社会偏见得以实现是表面的,也是天真的,而基于地位模式的参与平等理念则为教育平等的实现带来了曙光。

  • 标签: 边界 教育边界 身份 教育不平等 参与平等
  • 简介:尽管尚存争议,但中小学男生学习成绩偏低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对上海市闵行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四至七年级语、数、英学科共计960份期末统考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中小学男生学习成绩偏低现象的现状,并试图从男女自身差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多角度探讨上述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途径。

  • 标签: 男生 学习成绩偏低 现状 原因 对策
  • 简介:学业评价不平等是教育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学业评价不平等现象:第一,考试偏见;第二,课程内容及其评价总是隐含着特殊的价值取向;第三,学业评价内容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为了实现学业评价平等,国家需要政策倾斜,评价机构要提高考试的信息和效度,学校要减少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 标签: 学业评价 教育不平等 考试 教育过程 原因及对策 课程内容
  • 简介:公正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正与平等、功利和效率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必须建立在公正与平等、功利和效率有机统一的基础之上.

  • 标签: 公正 平等 功利 效率
  • 简介:基础教育性别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从增强性别意识、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和加大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保障力度等三方面加强工作,以实现基础教育的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标签: 和谐社会 基础教育 性别平等 偏差 建议
  • 简介:民主平等与教师主导是师生关系的两个方面,是分别从社会学和教育学角度对这一关系所做的规定.从社会学角度,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取决于一定社会的主流人际关系;从教育学角度,师生关系则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教与学的关系.在现实中,两个方面交织缠绕在一起,只有从认识上加以澄清和区别,才能在实践中自觉和准确地加以把握.就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追求,同时,必须坚持而不能放弃教师主导.两种规定并不是彼此冲突,而是能够在实践中统一,并行不悖的.

  • 标签: 民主平等 教师主导 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
  • 简介:农村学生是高考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但在话语资源、评价标准、主流媒体话语等方面遭受不平等。从批判话语分析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是意识形态建构和争夺话语主导权斗争的结果。为了保障农村学生的平等话语权,必须探究农村学生平等话语权缺失的政治、经济、文化根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考改革经验,践行话语民主,实现由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向受高等教育权利平等的转变;采取多元评价、话语/权力批判等措施,保障农村学生的平等话语权。

  • 标签: 高考改革 农村学生 话语权 平等
  • 简介: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实践中的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为政府的行为.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不平等"原则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策略,时下,"不平等"的差异性原则正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价值导向和实践策略.

  • 标签: 不平等原则 基础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行为
  • 简介:本文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以教育基尼系数作为研究工具,使用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分析方法,讨论中国教育结果不平等地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以往研究关注"均值的差异"不同,本文讨论的是"差异的差异",即教育不平等的内部差异。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入学队列的影响之后,教育扩展会带来教育不平等下降的结论依然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最低的地区,教育不平等水平相对较高;在教育不平等更严重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不平等的作用更加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不平等水平是逐渐降低的,1978年以后入学队列的教育不平等水平相对与其他入学队列来说是最低的。

  • 标签: 教育结果不平等 教育基尼系数 教育扩展 地区差异 分位数回归
  • 简介: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从阶层、城乡、性别、民族四个维度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不平等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就读学校教育质量有显著影响,这检验了EMI假设在中国的适用性;学校教育质量也体现出城乡和民族方面的不平等,但一旦加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城乡和民族的影响不再显著;学校教育质量的性别不平等在城乡都不显著。上述发现有助于理解我国的教育质量不平等

  • 标签: 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 学校教育质量
  • 简介:20世纪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财政诉讼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州开始涌现,并经历了从“均等”到“公平”的发展阶段,体现了社会公众关于教育平等理念的嬗变。“充足教育”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财政政策,使之在财政拨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测算拨款充足的方法多样性、拨款充足有具体的公平标准几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

  • 标签: 均等 公平 教育财政诉讼 充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