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诊断胃肠疾病患者时,应用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多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因为消化道症状在我院就诊的患者80例;入院后全部患者均接受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PCR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多肽检测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将快速尿素酶试验当成诊断金标准,分比较PCR检测、粪便抗原多肽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全部80例患者中,42例阳性、38例阴性,占比分别为52.5%、47.5%。将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结果当成诊断金标准,PCR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准确性为82.5%(66/80),灵敏性为71.43%(30/42),特异性为94.74%(36/38),阴性预测值75.0%(36/48),阳性预测值93.75%(30/32);粪便抗原多肽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准确性为86.25(69/80),灵敏性为76.19%(32/42),特异性为97.37%(37/38),阴性预测值78.72%(37/47),阳性预测值96.97%(32/33)。在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方面,粪便抗原多肽检测与PCR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胃肠疾病患者时,采用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多肽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不仅无痛苦,而且无创,如果患者无法开展或者不愿接受快速尿素酶试验,则可以将粪便抗原多肽检测当作替代侵入性检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胃肠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 粪便抗原多肽检测 PCR检测 快速尿素酶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在中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14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药治疗前后血清表面抗原含量。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表面抗原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对观察中药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定量检测 慢性乙型肝炎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成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的分布调查结果。方法:对所在社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社区成人居民共计2200名展开调查。全体完成随机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及两者UACR比值计算,对比不同年龄、性别的UACR分布差异。结果:不同年龄组成人的UACR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80岁以上与70~80岁两组的UACR值相较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成年女性相较于成年男性的UACR值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成人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年龄、性别有直接关联,可以着重关注社区低于50岁与70岁以上成人的疾病变化,并且对每年数据密切关注,早期加强肾脏疾病的社区筛查与有效预防。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社区 异常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时间段内我院的疑似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共计有65例,分别对其实行尿蛋白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总结其检测结果,并对于检测准确性实施对照。结果:疑似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结果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高于尿蛋白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P<0.05,有差异。结论: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效果明显。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肾病 尿蛋白检测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临床纳入2022.2-2023.2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一时间内我院诊治的正常糖尿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和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检测,对照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检测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结果 经胱抑素C肾功能检测诊断出阳性67例,阴性13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诊断出阳性65例,阴性2例,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检测诊断出阳性51例,阴性16例。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排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的价值。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包括假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比较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排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减少假阳性的价值。结果:在44例CLIA阳性样本中,经过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排查后发现10例为假阳性,占22.7%;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3.2%。结论: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排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方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治疗,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避免了对患者的过度治疗。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使用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排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结果,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质量。

  • 标签: []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改良尿管拔出法减少妇科手术患者尿管拔出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住院妇科手术留置导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实施改良尿管拔出法,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尿管拔出法,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自行排尿时间、排尿量以及自主排尿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排尿量数值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自主排尿成功率比对照组更低,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改良尿管拔出法可减少妇科手术患者尿管拔出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改良尿管拔出法 妇科手术 尿管拔出 相关并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拔出尿管是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见的护理操作,但拔管过程可能引起患者不适。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降低男性拔出尿管不舒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泌尿外科2022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并需要拔除尿管的60例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在拔管后24小时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关于拔管过程中和拔管后的不适感、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等方面的信息。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24小时内,实验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中仅有4例明显感觉到不适,远低于对照组(12例);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0例(66.67%),满意9例(3.00%),不满意1例(3.33%);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6例(53.33%),满意8例(26.67%),不满意6例(2.00%)。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降低男性拔出尿管不舒适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拔出尿管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留置尿管感染缘由以及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2月~2023年6月之间接收的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14例展开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尿管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状况良好,尿路感染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高,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采用留置尿管的治疗措施,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高,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治疗效果提升,降低并发症概率,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留置尿管 感染缘由 护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应用尿葡萄糖检验结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共计30例,纳入分析组,另外选取30例体检健康者入组参照组,为患者进行尿葡萄糖检验结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分析组尿葡萄糖检验结合尿微量白蛋白相比参照组较高,有意义(P<0.05)。结论:尿葡萄糖检验结合尿微量白蛋白应用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糖尿病 肾损伤 尿葡萄糖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ICU)留置尿管滑脱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滑脱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滑脱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体位变化、尿管固定不当以及护理操作不当等多方面因素。为减少滑脱的发生,本文建议在患者体位变化时谨慎操作,确保尿管正确固定,且护理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尿管滑脱的风险,提高ICU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留置尿管 滑脱 护理措施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科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置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循因导果,探讨解决思路及办法,拟定政策及进行实施,确保患儿尿标本规范留取,确保患儿标本规范管理,提高标本留取合格率,从而使临床工作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同时提高患儿住院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24小时尿标本留取率 健康教育 原因分析 对策制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重要性和效果,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9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饮食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体数据显示,实验组在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和营养状态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并发症风险。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毒症 血液透析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留置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但也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的风险增加。本文旨在探讨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供预防策略。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状态、尿液排泄障碍、尿管置入时间和尿管护理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尿路感染的发生。为了预防尿路感染,临床医护应在尿管置入前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并加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

  • 标签: 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危险因素,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