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责任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70例,分别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患者80例和采取责任护理小组管理模式患者90例,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在呼叫后护士到位时间、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程度上的差异。结果实施责任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患者,其呼叫后护士到位时间远小于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疾病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责任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责任制护理小组 管理模式 妇产科 应用实践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2013年5月我院为响应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变以往功能护理,转变为能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责任护理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好评。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助产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30例围产期妇女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11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n=115,应用责任助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责任助产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全面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护理模式下临床教学的改革方法及效果。方法在责任护理模式下,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病房实习的12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临床教学,对实习生进行出科考核并调查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结果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92.7±2.4)分,操作考试成绩为(86.2±3.9)分,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为(89。3±5.2)分。结论在责任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教学,护理本科实习生可以较好掌握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得到患者的认可。

  • 标签: 整体护理 临床实习 教学改革
  • 简介:按照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探索建立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是新一轮检察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检察办案责任旨在通过健全检察办案组织、厘定内部办案权限、完善办案责任体系,构建公正高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办案责任认定、追究机制,从而真正做到"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

  • 标签: 司法体制改革 追究机制 审查逮捕 改革重要 审查起诉 重大过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责任护理用于外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病房护士30名,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护士给予病人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护士进行责任护理。结果观察组日平均呼叫铃响次数为(15.00±2.81)次/d-1,护士到位时间为(1.17±0.8)min,对照组日平均呼叫铃响次数为(96.00±6.44)次/d-1,护士到位时间为(10.65±4.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责任护理模式,能对患者及时护理到位,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外科病房 责任制护理 实施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责任护理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评分和持续时间分别为(2.7±0.3)次/周、(3.14±1.08)分、(2.74±o.7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性、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护理小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责任制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责任全程护理模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5例院前急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应用责任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急救出错率、院前死亡率以及院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的护理技能、心理护理、沟通能力、服务态度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责任全程护理模式可减少急救出错率及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院前急救 责任制全程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护士分层培训对促进责任整体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心胸外科的护理人员40例进行研究,根据护士的工作时间、能力、级别等进行分层管理,并制定各层的培训目标,定期考核各层级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结果培训结束后,各级的护士的总达标率均超过95%,在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方面的达标率为98%,在护理操作方面的达标率为95%,经过培训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0,所有护理人员对该培训的满意度高达88%。结论采取护士分层培训加强了护士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护士的责任感,减少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士整体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心胸外科 护士分层培训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在病区开展责任护理,减少工作缺陷及纠纷,提高工作质量及医护患满意度。方法改变过去的排班模式落实责任护理,以保证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能得到固定护士系统的连续的整体护理1。结果实行责任护理,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使医院获得经济及社会双重效益,值得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傅郁林在《人民论坛》2016年9月中旬刊文《解读司法责任不可断章取义》认为,我国司法责任的核心是权责主体一致,司法责任的重心就在于改变混沌的权力分享模式,建立谁行使权力谁负责的机制。司法责任的建立必须明确区分国家的责任与法官的个人责任,为此必须认识到:首先司法责任的重点是权限界定,而不是法官问责制;其次,必须区分司法错误的救济责任与法官个人问责;最后并且最重要的是,

  • 标签: 司法责任制 断章取义 解读 北京大学法学院 《人民论坛》 权力分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责任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呼吸内科患者70例参与研究,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基础上的责任整体护理,分析护理前后效果。结果护理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主动性、工作能力和病区管理以及关爱、沟通与健康宣教得分均有明显上升。结论责任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呼吸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