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手工配置肝素管液与预充式导管冲洗(BD福徕喜)的效果差异,选择最佳管方法。方法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采用手工配置肝素管液法。实验组40例,采用预充式导管冲洗。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感染率,导管堵塞率,管所用时间,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导致的拔管率、管所用时间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冲管和管,可有效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带管时间,减少护士针刺伤,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留置管 手工配置肝素液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
  • 简介:目的:探讨神阙穴姜灸治疗阳虚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阳虚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酚酞片200mg睡前服。治疗组给予姜灸神阙穴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并进行CCS评分。结果:一周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排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两周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排便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灸能有效治疗阳虚便秘,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隔姜灸 阳虚 便秘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物灸作为间接灸的一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中,其独特的作用方式引发了人们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度思考。从穴药结合、穴灸结合、穴药灸结合阐述其作用方式;从穴位特异性、药物的透皮性、艾灸的热辐射性分析其作用机制,凸显出该疗法穴、药、灸三位一体作用于机体发挥效应的优势所在。

  • 标签: 隔物灸 穴位 药物 热辐射
  • 简介:目的:观察姜灸子宫穴对原发性痛经的止痛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接受姜灸子宫穴,对照组口服常规止痛药,两组均在经前1星期开始干预,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列腺素F2a(PGF2α)水平及子宫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流速与舒张期峰流速比(S/D)、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的值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灸子宫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发挥了艾灸的温通、生姜的温散、腧穴的刺激等综合作用,疗效优于口服止痛药物。

  • 标签: 针灸疗法 灸法 间接灸 隔姜灸 子宫 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实行物灸治疗期间,予以其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收治时间:2021.1-2022.1,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以及观察组(44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较佳(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接受物灸治疗过程中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隔物灸治疗 原发性痛经 针对性护理
  • 简介:髓丹始见于元《御药院方》,早期医家多用髓丹治疗阴虚火旺证,至清代郑钦安始提出髓丹善治阳虚上浮所致的虚火上冲证,扩充了髓丹的功用和主治。临床中,阴虚和阳虚均可导致虚阳上浮。髓丹药性平和,经适当加减能通治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引起的虚火上冲证。阴虚所致虚火上冲证用髓丹滋阴降火可酌加滋阴药,阳虚所致者用髓丹纳气伏火可酌加温阳药,阴阳两虚所致者用潜阳髓丹加减能滋阴助阳、调和水火。并附临床医案以佐证,以期裨益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封髓丹 虚火上冲证 阴虚证 阳虚证 阴阳两虚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灸暖宫贴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常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期间加用盐灸暖宫贴外贴气海穴辅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灸暖宫贴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隔盐灸暖宫贴 慢性盆腔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透刺配合姜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透刺为主配合姜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电针。两组治疗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的改善程度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透刺配合姜灸治疗能显著提高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穴位透刺 隔姜灸
  • 简介:目的:根据艾灸预防保健的作用原理,在神阙、关元等穴施以药饼灸,观察其对不同年龄健康人群红细胞常态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82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将以熟地、山药、山茱萸等制成的药饼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施灸,每穴3壮,隔日灸,10次为1个疗程。艾灸前及施灸1个疗程后检测两组观察对象的红细胞系列常规,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年组RBC较灸前明显升高,MCH较灸前下降,且两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老年组灸后HGB、MCHC均较灸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药饼灸在改变健康人血细胞的常态时存在年龄段的差异.能够增强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红细胞系列 健康人群 隔药饼灸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加鳖甲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针刺加鳖甲灸治疗,对照组37例仅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针刺治疗。两组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针刺结合鳖甲灸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7.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鳖甲灸可明显改善腹泻型IBS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标签: 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灸法 间接灸 泄泻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姜灸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BPP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予姜灸听宫穴后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仅予与观察组相同的手法复位治疗。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6.8%;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在2个观察点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中2例复发,复发率6.7%;对照组中8例复发,复发率28.6%,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对照组为21.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灸听宫穴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且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灸法 间接灸 隔姜灸
  • 简介:周安方教授为全国知名中医专家,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内科临床工作近50年,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为藏之本”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是指肾具有潜藏、闭藏的生理特性,其一指肾藏精,其二指对机体内营养物质或代谢物及生命活动的摄纳作用。周教授运用此理论治疗泌尿生殖疾病,疗效颇佳,现总结其经验,以馈同道。

  • 标签: 肾主封藏 泌尿生殖疾病 专家经验 周安方
  • 简介: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温针姜灸对CSA的应力应变影响,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观察的方法,从2000年1月开始对来我院就诊的CSA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双号(治疗组)采用温针姜灸疗法,单号(观察组)只用单纯针刺疗法,两组的穴位、针刺手法、留针时间都一样,至2005年1月,每组治疗89例,观察CSA应力应变所致颈性眩晕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89例患者重、中、轻度眩晕的患者分别为44、34、11例,治疗后为4、2、0例,对照组治疗重、中、轻眩晕的患者分别为42、39、18例,治疗后为16、14、3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夹脊穴温针姜灸治疗CSA,患者的应力应变及眩晕症状改善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应力应变 眩晕 颈夹脊穴 温针隔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