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使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得以提升,也是我国进行行政管理事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可是经济总量还是在不断攀升的,财政支出规模也水涨船高。为了可以使得财政支出水平有所提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必要之举。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方面有了一些举措,可是最终的实施效果还未能尽如人意。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文章针对目前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进行探析。

  • 标签: 财政资金 支出管理 绩效评价
  • 简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现行财政管理资金的一个重要方法。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财政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县级财政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支出的效益、效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分析,以利于解决和杜绝支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资金使用合法有效的目的。

  • 标签: 县级财政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 简介: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逐年增长,增长迅速,因而其管理和使用绩效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各级地方政府纷纷组织开展以财政支出为内容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然而,如何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至今未有统一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在实践中,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位阶较低,各地的规范性文件之间差异较大,与法治的要求差距甚远。

  • 标签: 公共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法治化 实践 规范性文件 地方政府
  • 简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评价,指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按照制定的绩效管理目标,采取科学合理及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标准以及绩效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是否合理性、经济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支出管理制度的缺失,有利于保证财政资金规范、有效、安全的运行。

  • 标签: 财政支出 绩效管理 绩效评价
  • 简介:以2007-2014年的山东省地方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生活垃圾清运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当年人工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环境指标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灰色关联方法与交叉DEA模型两种理论的优势,构建了灰色DEA模型,对2007-2014山东省8年间的地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2007-2014年地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2008年、2013年、2010年、2009年、2014年、2012年、2007年、2011年,且各年度效率差距不是很大,即使是对于2008年地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效率而言,也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据此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调整建议.

  • 标签: 灰色DEA 环境保护 财政支出效率
  • 简介:文章基于湖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析了第三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外部环境控制、第三方中介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具体项目绩效评价质量控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质量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绩效评价 第三方评价 质量控制
  • 简介: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高效性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事业单位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考核能够规范财政支出的管理工作。虽然当前各级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出开展了绩效考核工作,但是情况并不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考核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财政支出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事业单位 财政支出 绩效考核 对策
  • 简介: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出发,利用全国和31个省2005-2015年的省级经验数据,通过面板模型,从全国和分区域的层面分析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因此,政府在稳步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的基础上,更应关注支出结构的优化和投入的地区均衡,充分发挥民生性财政在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中的作用。

  • 标签: 民生 财政支出 消费差距
  • 简介:摘要:破解财政支出结构固化难题既是化解财政风险和夯实国家治理基础的需要,也是深化财税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这已引起中国高层决策者、理论届和实践工作者高度关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对财政支出结构固化问题的历史演进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发现:解决财政支出固化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也非财政部门一已之力,而必须综合治理,即通过激活人民首创精神和改革内驱力,并采取“自下而上”自发自动和“自上而下”顶层设计有机结合的方式,找准“利益交汇点”这个突破口,也许才能真正得以破解。首次对财政支出结构固化问题进行了“三阶段”述析,为破解既得利益固化——财政支出固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视角。

  • 标签: 财政支出固化 历史演进 承包制 国家治理
  • 简介:本文根据中国省级各项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讨论基于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政府如何选择财政支出以进行空气污染的财政治理,从而回答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如何发挥财政的重要作用的问题,就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空气污染 人口老龄化 财政支出结构 面板数据模型
  • 简介: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日益加剧,我们正处在一个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发展的高峰期。老龄化给政府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经济财政支出带来一系列的挑战性难题。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使老年群体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养老金支出和所供养的老年人不断增加,影响到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问题,也是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支出明显增大和政府财政赤字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老龄化的加重,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本文就应对我国人口深度老龄化状况,如何破解社会保障体系下政府财政支出压力中所面临的难题,提出几点措施和相应的建议。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财政支出
  • 简介:研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对2008-2016年期间山西省地级市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溢出的空间非稳定性展开实证探讨,通过GWR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对山西省地级市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溢出进行参数估计时,GWR方法较OLS方法在数据模拟时更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溢出的各相关要素间存在空间变异现象和地理聚集效应。

  • 标签: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溢出 收入分配 科技创新 地理加权回归(GWR)
  • 简介: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出现了复杂的变化,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展对外开放程度为目标,习主席阐述了“二十一世纪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以近期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本文通过测算安徽省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寻找发展中的问题,并且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财政支出 一带一路 影响
  • 简介:作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财政支出作为政府一项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研究其与第三产业就业吸纳力的关系对安徽省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选取了1988-2015年安徽省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并运用协整、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徽省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动态影响过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科教文卫类支出、社会保障类支出和经济建设事务性支出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拉动作用,而维持类支出则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提高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提出了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第三产业 就业吸纳力 财政支出
  • 简介:《"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要求加大对长江经济带省域内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该领域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能够有效减少财政资金使用浪费并监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进程。文章运用DEA方法的BCC模型,对湖北省17个地州市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四类主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与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湖北辖内地区主要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规模低效,而非结构性的技术低效;第二,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呈以"一主两副"城市为中心向次级城市逐渐递减和"中间优、东部次、西部劣"的差异性空间分布;第三,生态环境是湖北省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正视的民生问题。

  • 标签: 基本公共服务 民生财政 绩效评价 均等化
  • 简介: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运用DEA模型研究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效率.使用面板tobit模型得出影响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效率主要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灾害、地方政府财力、农业从业人员劳动力水平.从加大农业生产资金投入规模、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农业支出监管力度、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建立健全有效的自然灾害保险制度五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 标签: 财政农业支出 财政支出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TOBIT模型
  • 简介:公共财政是减贫主体中最重要的力量。重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农民增收战,是“十三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2010-2015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和农村贫困人口的面板数据,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作为衡量农村减贫的指标,建立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贫困人口之间的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性,总体上西部边远地区各省市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大于东中部地区;但从各省市减贫效应弹性系数来看,中部内陆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最高的省市远远大于东、西部地区减贫效应最高的省市。国家必须优化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倡导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特点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 标签: 财政支农支出 减贫效应 农村贫困人口 区域差异
  • 简介:21世纪以来,江西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长远趋势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即从外延型增长,转向到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和质量的内涵型增长,关键在于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经济增长方式 财政科技支出 实证分析 江西 现跨越式发展 经济竞争能力
  • 简介:通过分析安徽省1995-2015年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教育支出能够较为显著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财政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比,地区经济将增长0.6749个百分比,且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一些促进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财政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