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医改工作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4月在全国率先成立由自治区主席任组长、三位副主席任副组长的自治区医改领导小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广西实际,把医改作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克服人口最多民族地区后发展欠发达,自身财力不足,卫生资源少、基础薄弱、债务负担重等困难,紧紧抓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这一关键环节,着力构建人事分配制度新机制,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医改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人事分配制度 医药卫生体制 2009年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肺假性囊肿(TPP)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5例TPP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15例患者均为胸部闭合损伤。胸部X线片,9例表现为典型的肺内薄壁空洞病灶,可伴或不伴液气平面,6例病灶周围伴有创伤湿肺的表现。胸部CT扫描能发现所有患者的TPP,其中单发病灶9例,多发病灶6例;病变大小5—75(32±17)mm。TPP位于左肺5例(33%),右肺7例(47%),双肺3例(20%)。所有TPP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TPP是一种少见的继发于胸部创伤后的良性病变,胸部CT扫描是诊断和评估TPP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单纯TPP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而伴有严重并发症的TPP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 标签: 创伤性肺假性囊肿 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肺局灶磨玻璃影(GGO)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外科治疗结果的分析,探讨肺局灶GGO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表现为肺局灶GGO病变35例。对肺局灶GGO的cT影像、手术方式、病理、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手术治疗23例,局部肺切除7例,肺叶切除16例,均无淋巴结转移。手术病例中恶性病变占74%(17/23),〈2个月手术和≥2个月手术病例恶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60%(9/15)和100%(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未手术病例中,7例坚持抗炎治疗直至病变吸收、消失,最长1例治疗6周。2例未经继续治疗,CT随诊发现病灶消失。2例病灶无变化继续随诊,1例病灶增大家属拒绝手术探查。手术病例随诊6个月至5年,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型癌GGO可行肺局部切除或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探查,混合型GGO需考虑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

  • 标签: 肺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手术时机与预后相关。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ACST患者67例,按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发病8h以内)组25例、中期手术(发病8—24h)组22例与晚期手术(发病24h以后)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4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前白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早期手术组〈中期手术组〈晚期手术组[(4.2±0.2)、(5.6±0.5)、(6.7±0.7)分,(55.6±14.2)、(68.1±12.2)、(79.1±10.6)umol/L,(40.6±10.3)、(51.2±12.5)、(61.1±14.2)umol/L,(5.2±1.2)、(7.1±2.2)、(9.1±2.6)d,(8.6±2.3)、(11.2±3.5)、(15.1±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4.0%(1/25)、0,中期手术组分别为22.7%(5/22)、4.5%(1/22),晚期手术组分别为50.0%(10/20)、25.0%(5/20),三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晚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T患者在快速充分的抗休克后,应尽可能在8h内实施手术以利于肝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胆管炎 预后 手术时机 相关性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世界各国对一次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我国一次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经统计分析,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我国一次医疗器械销售额从71.6亿元增长至432.7亿元(见表1),年复合增长率达22.13%,预计未来仍将以高于20%的速度快速增长。

  • 标签: 医疗器械产品 一次性使用 市场现状 一次性医疗器械 输注 无菌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容量负荷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0例MHD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血压控制不良组(72例)和血压控制良好组(48例)。检测透析前后NT—proBNP水平,记录患者心胸比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水肿指数、低血容量发生次数、超滤量并比较,分析NT-proBNP与上述指标的相关。结果血压控制不良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透析前NT.proBNP、心胸比例、LVMI、水肿指数、低血容量发生次数分另U为(159.7±18.2)mmHg(1mmHg=0.133kPa)、(95.3±14.8)mmHg、(11837.13±1374.26)ng/L、0.61±0.12、(174.364±21.35)g/m2、2.93±1.72、12例次,周,血压控制良好组分别为(131.64±17.3)mmHg、(86.54-13.2)mmHg、(7649.54±1106.18)ng/L、0.52±0.11、(151.83±18.94)g/m^2、1.02±1.48、26例次/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透析前后NT-proBNP的差值与超滤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透析前NT-proBNP与收缩压、舒张压、心胸比例、LVMI、水肿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而与低血容量发生次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MHD患者NT-proBNP水平与血压、心胸比例、水肿指数、低血容量发生次数、超滤量密切相关,通过检测NT—proBNP水平可更好地评估患者透析中血容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透析处方,保证透析的充分件.对提高MHD患者牛存质量具有首要意义。

  • 标签: 肾透析 血容量不足 水肿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容量负荷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后腹腔镜离断肾盂成形术治疗10例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9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成功的9例患者手术时间150—270(170.50±41.26)min。术中出血量80—170(95.50±27.36)ml,术后住院时间5~11(6.50±1.39)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术后随访6~15个月,腰痛症状消失,肾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后腹腔镜离断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达到预期效果,可替代传统开放手术,积累一定的后腹腔镜手术经验后可安全开展。

  • 标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肾盂成形术 后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SLE患者60例(SLE组),其中稳定期和活动期各3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外周血IL-17水平,对外周血IL-17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h尿蛋白定量、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及器官损害的相关进行分析。结果SLE组外周血IL-17水平为(122.03±96.78)ng/L;其中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为(182.43±106.28)ng/L,SLE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为(82.33±76.98)ng,L。对照组外周血IL-17水平为(32.93±22.68)ng/L。SLE组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高于SLE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且SLE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抗双链DNA抗体及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662、0.494、0.571,P〈0.05),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12,P〈0.01),与器官损害无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度有明显相关,提示IL-17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白细胞介素17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对VCI的影响。方法根据VCI诊断标准将182例急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分为有VCI组(81例)、无VCI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文化程度等,并分析危险因素数量与VCI的发生率。结果急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VCI的发生率为44.5%(81/182)。56—65岁者VCI发生率为35.4%(23/65),66~75岁者VCI发生率为45.3%(48/106),76—85岁者VCI发生率为90.9%(10/11)。有VCI组年龄显著高于无VCI组[(69.93±6.91)岁比(67.62±5.56)岁,P=O.014],文化程度显著低于无VCI组(P=0.028);两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6)。伴危险因素数量越多,VCI的发生率越高。结论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VCI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危险因素数量越多,VCI的发生率越高。

  • 标签: 脑梗塞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性
  • 简介:目的探讨免水囊扩张低CO2充盈压对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安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行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免水囊扩张低CO2充盈压组(A组)、标准充盈压组(B组),每组50例。监测气腹前及气腹后30、60min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30、60min的pH值较气腹前均降低(A组:7.33±0.03、7.29±0.03比7.44±0.03;B组:7.32±0.03、7.24±0.03比7.44±0.0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气腹前均升高[A组:(44±4)、(51±4)mmHg(1mmHg=0.133kPa)比(36-1-3)mmHg;B组:(49±5)、(55±5)mmHg比(3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腹后30、60min的pH值较A组明显降低,PaCO2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气腹后30、60min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2%(6/50)、42%(21/50)和32%(16/50)、76%(3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免水囊扩张低CO2充盈压对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较标准充盈压手术更安全。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二氧化碳 气腹 血气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美西律与曲美他嗪联用对冠心病室期前收缩合并心室率缓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冠心病心室率偏缓并室期前收缩患者依据随机抽签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美西律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美西律;美西律联合曲美他嗪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美西律及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予以心电图(ECG)及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比较三组的疗效、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美西律组相比,美西律联合曲美他嗪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74.19%(23/31)比43.33%(13/30)、58.06%(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室期前收缩及短阵室心动过速发生次数明显减少[(1146±83)次,d比(2445±101)、(1738±88)次/d,(42±40)次,d比(78±16)、(56±13)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治疗期间,仅美西律联合曲美他嗪组出现1例短暂眩晕,2例纳差及胃发凉麻感,1例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减量后上述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美西律与曲美他嗪联用能改善冠心病室期前收缩合并心室率缓慢的发生,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 标签: 曲美他嗪 美西律 冠心病 室性期前收缩
  • 简介: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气道炎性反应、网状基底膜厚度以及气道高反应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28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吸入布地奈德200μg,2次,d,持续12个月。治疗前后均行肺功能检查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取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黏膜行病理检查,并与10例非哮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哮喘组治疗前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肥大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哮喘组:(1.60±0.11)%、(2.50±0.29)%、(0.1100±0.0100)%,对照组:(0.50±0.02)%、(1.20±0.08)%、(0.0200±0.0001)%,P〈0.01],支气管黏膜活检组织示网状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增厚[哮喘组:(14.25±2.15)、(0.36±0.01)μm,对照组:(4.45±1.22)、(0.20±0.01)μm,P〈0.01]。哮喘组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肥大细胞比例[(0.80±0.04渤、(1.60±0.07)%、(O.0500±0.0020)%]较治疗前下降(P〈0.01),网状基底膜厚度、平滑肌厚度[(6.18±1.30)、(0.26±0.02)μm]也较治疗前改善(P〈0.01)。哮喘组治疗后气道高反应下降(P〈0.01)。网状基底膜厚度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所需乙酰甲胆碱激发剂量呈负相关(r=-0.672,P〈0.01)。结论哮喘患者气道炎性反应、网状基底膜厚度、气道高反应之间相互关联,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气道炎性反应,降低网状基底膜厚度,降低气道高反应

  • 标签: 哮喘 基底膜 支气管高反应性
  • 简介:目的探讨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在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xVisionTM法检测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和1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标本中PTEN及P13K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直肠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和直肠腺瘤组织[43.3%(26/60)比100.0%(10/10)和93.3%(28/30),P〈0.05],直肠癌组织P13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和直肠腺瘤组织[75.0%(45/60)比30.O%(3/10)和33.3%(10/30),P〈0.05]。PTEN及P13K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前癌胚抗原、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1或〈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形态无明显相关(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13K与PTEN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69,P=0.023)。结论直肠癌中P13K高表达及PTEN低表达,与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监测两者的表达对判定直肠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