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在研究宋史中,对太宗赵光义'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一段话中的'内患''奸邪'历来被认为是指农民起义。对此,严文儒在《华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太宗所称'内患'析》一文中提出不同看法。作者通过考察北宋时期人们对这段话的解释,说明当时人们所说的'奸

  • 标签: 廷美 文中 文馆 统治集团 强臣 历史教训
  • 简介:太宗实录》(原80卷)前后经过两次编修,计有钱若水等的初修本和王旦等的重修本。经考证得知:现存《太宗实录》20卷(残)本确系钱若水等的初修本。现存本因存有大量诏制及人物附传等,故原始史料价值极高。同时,正因其为初修本,故亦存在记事简略等自身缺陷。该现存本至迟于清道光时才得以传出。

  • 标签: 初修本 重修本 现存本
  • 简介:话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腹痛腹泻,一日数次入厕,弄得这位能征惯战的皇帝疲惫不堪,不能上朝处理政事,只能卧在龙床之上呻吟。御医院的御医更是手忙脚乱。根据皇帝的症状,御医辨证为湿热痢疾.什么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等等中医祖师爷《伤寒论》上治痢疾的名方都用上了,不但无效,反而病情一天

  • 标签: 唐太宗 魏征 荜芨 中药
  • 简介:此为有清第一次敕修圣训,不但为《太宗圣训》中最早之本而已。纂修诸臣其名见于册首、未破碎可辨认者有:黄机、曹本荣、左敬祖、方拱乾诸人。《国史·黄机传》:

  • 标签: 《太宗圣训》 圣训 用人 《国史·黄机传》
  • 简介:太宗当上皇帝后不久,就有人投其所好.给他进献了一张弓。弓匠把这张弓认认真真地察看了一番后,说:“这弓不是张好弓,因为它用的材料不是好材料。”唐太宗吃惊不已,忙问:“这样的强弓怎么会材质不好呢?”弓匠说:“一张弓的好坏,不但要看它是否刚劲有力,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能射得准。

  • 标签: 唐太宗 纳谏 投其所好 张弓 材料
  • 简介:<正>重视平日练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传统。早在春秋时代,孔子曾说过:“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大军事家孙武为吴王阖庐严格训练“女兵”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一点。三国时杰出军事家诸葛亮也说过:“夫既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诸葛亮集·文集》卷四《将苑·习练》)。唐太宗同样是高度重视练兵的,他说:“教阅之法,信不可忽”,(《李卫公问对》)为了保障国家安全,防御突厥侵掠,武德九年,即帝位不过百天的唐太宗,便日引十二卫小将和士兵数百人习射于显德殿前,并告诫说:“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少安,则人主逸游忘战,是以寇来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

  • 标签: 唐太宗 诸葛亮 春秋时代 小议 突厥 范祖禹
  • 简介:辽以释废,金因儒亡。元人的总结虽然偏颇,但也不无道理。关于佛教在辽代的发展,耶律德光的作用早已引起学者的注意。刘浦江指出:“菩萨堂的建立是辽朝佛教政策发生转折的一个标志……从此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开始为契丹族所接受,并渐渐在契丹社会中流行开来。”辽代的“拜山仪”即于木叶山祭天神地祗仪,为最高宗教仪式,自太宗将白衣观音像迁于木叶山庙,尊为家神后,

  • 标签: 观音像 佛教 引进 耶律德光 宗教信仰 宗教仪式
  • 简介:唐贞观十四年八月,侯君集统帅的唐朝军队以破竹之势攻下今吐鲁番地区的氏小王国,一百三十八年的割据政权至此灰飞烟灭。随后,太宗毅然否决“抚其民而立其子”的主张,设立西州,采取与中原一体化的州县制度。相对独立的小王国一旦成了大帝国的边境行政区,以往那种行之有效的多边外交政策自然宣告结束,现实的状况是:几乎孤悬于外的边疆行政州要承担大唐帝国在该地区的全部压力,侯君集攻高昌时,“分兵掠地,下其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户八千,口三万七千

  • 标签: 侯君集 大唐帝国 唐贞观 州县制 高昌国 多边外交
  • 简介:直书与曲笔历来是传统叙事史学中共存对立的两个核心问题,其背后隐含着深层次的历史观和政治观。通过对比原始档案发现,《清太宗实录》中天聪朝部分史实几经讳饰,或为掩盖汗室成员贪利忘义之丑事,或为彰显汗之威严以迎合汗权集中与强化的大势。从中可见,实录撰修者在秉承"为尊者讳"的宗旨下,对皇权的极力维护与宣扬。

  • 标签: 《清太宗实录》 天聪朝 曲笔
  • 简介:传统看法以为,辽太宗援立石敬塘及南下灭晋,都是被动作出的反应,第一次源于石敬瑭求援,第二次则是石重贵挑衅。本文指出,入主中原一直都是太宗的目标。后唐君臣内讧,意外地解决了一直困扰太宗的如何突破后唐防线的难题。援立石晋只是权宜之计,早在石重贵继位前,辽太宗就已经在策划再度南下。晋出帝的鲁莽只是提前引爆了潜在的辽晋冲突,太宗的真正意图是据有中原,而非惩戒石重贵。

  • 标签: 辽太宗 《辽史》 遣使 德光 石重贵 赵延寿
  • 简介:本文为笔者遵循陈寅恪先生教诲之长编考异之法对先生所提出之蕃兵蕃将问题做一小注。该文探讨了唐太宗灵州之行的目的意义、河东用敕勒兵的模式并条列了史籍所载敕勒兵在唐前期的军事行动,指出自北魏至唐以来东北亚游牧民族波浪式向南迁徙为唐太宗幸灵州的大背景,唐太宗根据当时政治军事、民族迁徙形势制订了招徕敕勒部族为唐军事力量并分而制之的政策,唐前期大量使用敕勒部族参加唐军事行动,即此政策贯彻执行的过程。

  • 标签: 军事政策 唐太宗敕勒 政治军事
  • 简介:笔者前此撰文,考述《满文老档》太祖天命朝关于多铎的19处记录,有14处应是杜度。认为致误的原因,是当时所记的《旧满洲档》因是用老满文,杜度与多铎的名字字形字头字中字尾皆相同,一百多年后的乾隆四十几年,据《旧满洲档》编抄《满文老档》,因编抄者知道较多的...

  • 标签: 皇太极 《旧满洲档》 《清太宗实录》 遵化 多尔衮 人名字
  • 简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循吏。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嘉应州白渡堡象湖坪。从小在父亲教导下读书习字,天资聪颖而有神童之誉。乾隆四十三年(23岁)考取嘉应州州学生员,乾隆五十七年(37岁)考取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嘉庆四年(44岁)应己未科会试中式,钦点二甲第十一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同年十月丁父忧回籍守制,曾任惠州丰湖书院山长和粤秀书院山长。嘉庆九年末回京销假,散馆授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四川乡试主考官、贵州乡试主考官、咸安宫官学总裁、国史馆总纂、文颖馆总纂和教习庶吉士等职。

  • 标签: 宋湘 年谱 嘉应州 庶吉士 主考官 书法家
  • 简介:柳如是是一位能诗善画、色艺超群且志向高远的奇女子,后嫁与文坛泰斗、东林党魁钱谦益为妻。除了钱氏之外,在充满传奇的一生里,她还曾与当时许多才子名流有过情感纠葛。据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考证,在明末文坛并称为“云间三子”的陈子龙、征舆、李雯三位诗人中,前二人都曾与她有过恋爱关系。这里只说说柳情缘。

  • 标签: 情缘 《柳如是别传》 情感纠葛 恋爱关系 钱谦益
  • 简介:2016年1月9—17日,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钱江晚报社、省政协书画之友社、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上城区宣传部、上城区文创办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6百猴迎春——柏松中国猴国画新作展”在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五洲文化中心展出。

  • 标签: 国画 文史研究馆 美术家协会 上城区 文化中心
  • 简介:贵阳市乌当区流传着许多关于红边氏土司的故事,其中,不可信的传说占多数,需要加以澄清。近年,还有一些文章以讹传讹刊行于世,混淆了视听。我走访了较多的氏土司的后代,看了家的族谱、墓碑、神祖牌及一些氏重要古墓,查阅了有关史、志,特将氏土司的概况,作一简略介绍。一、氏土司的世系明代,官署设在贵阳城的贵州宣慰使司的宣慰使同知,是由氏土司担任的。同知是副职名称。同知前后有十余任之多。首任同知钦,据称是商朝微子启的一百零六

  • 标签: 宋氏 贵州宣慰使司 宣慰 微子启 怀远将军 安邦彦
  • 简介:<正>三传同本《春秋》,是以陈岳有《春秋折衷》之论;《汉书》多采《史记》,是以倪思有《班马异同》之书。这种比较研究的史学方法,由来已久。因用其意于《新唐书》,作《欧修书异同论》。一欧同修《唐书》仁宗时,以刘昫《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下令重修。自庆历四年(1014年)倡始,至嘉佑五年(1060年)蒇事,历时十七年,成书二百二十五卷。本纪、志、表七十五卷,署翰林学士欧阳修撰,列传一百五十卷,署端明殿学士

  • 标签: 欧阳修 新唐书 十七年 王鸣盛 翰林学士 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