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人工流产后子宫容受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50例,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A组进行术后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B组口服妈富隆;C组未做特殊处理。对三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月经血量状况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判定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及总体治疗效果略优于B组,明显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效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增强子宫容受性。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人工流产术 子宫容受性 月经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对于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3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一组15例,观察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RI的改变量、子宫内膜的增加幅度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比参照组大,P<0.05。结论盆底神经的肌肉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患者血流灌注与子宫内膜厚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 电刺激 薄型子宫内膜 血流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肌瘤剔除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89.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所以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优先考虑子宫动脉栓塞。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肌瘤剔除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89.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所以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优先考虑子宫动脉栓塞。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田径运动中造成肌肉损伤与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根据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对田径运动中造成肌肉损伤的原因从基础理论的角度上再认识,确保运动员和教练员能够有效地避免和治疗肌肉损伤,以便田径训练的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 标签: 田径运动肌肉损伤原因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2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护理策略,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开始护理干预后3个月内血液透析期间肌肉痉挛发作情况、营养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每个月痉挛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3个月痉挛发作率略低于第1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观察组第3个月痉挛发作率明显低于第1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ALB、PA血清水平及SGA评分较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SF血清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ALB、PA、SF血清水平及SGA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ALB、PA、SF血清水平及SG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感受、心理状态、服务评价、家庭支持等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肌肉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臀部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恐惧度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前的恐惧度评分为(42.722.28)分,对照组为(43.64±2.17)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恐惧度评分为(30.14±4.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4±6.25)分,观察组护理后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臀部肌肉注射时,应用正确的注射方法并且进行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患儿的恐惧度,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 臀部肌肉注射 方法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64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相当,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64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相当,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给予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35.0%,而对照组复发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56.7%,研究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均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子宫动脉栓塞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运动相关性肌肉痉挛(EAMC)是休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常见病症,通常需要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就医。尽管EAMC发病率高,但对EAMC的病因仍然知之甚少,并且缺乏高水平的证据来指导这种病症的处理。先前关于EAMC如何产生的报告受到最新证据的挑战,这些证据表明了一种新的发生机制。本文旨在检验目前支持EAMC病因的各种观点的科学证据,着重分析有关这一复杂病症的最新观点。此外,还讨论了用于治疗和预防EAMC的各种策略,虽然其中大多数仍是观察报告,尚未通过研究实验证实。

  • 标签: 运动相关性肌肉痉挛 机制 风险因素 治疗 预防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延迟性肌肉酸痛并不是单-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机体自我保护和恢复的一种多因素综合机制.其表现为机械性肌纤维损伤,局部组织缺血、缺氧、ATP供应不足,一方面致使肌小结产生痉挛,引发炎症,使神经末梢产生疼痛;另一方面引起酶系失活,导致ATP依赖性离子泵功能下降,致使细胞内Ca^2+、Na^+、K^+离子异常,而线粒体内Ca^2+的堆积会抑制线粒体的呼吸,致使无氧耗能增加,使线粒体内自由基产生率显著上升,氧自由基攻击细胞器导致细胞坏死,最终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

  • 标签: 延迟性肌肉酸痛 发生机制 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栓塞子宫动脉(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3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入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其中20例加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对患者肌瘤大小、临床表现及雌激素水平变化观察评估.结果35例患者术中显示子宫动脉栓塞完全,术后3个月和6个月B超或CT复查,肌瘤体积分别缩小40.5%、78.3%,其中有临床症状的30例术后3~6个月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TUAE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平滑肌瘤 介入治疗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时,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了 护理干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肌瘤剔除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为89.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所以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优先考虑子宫动脉栓塞。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