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子宫(EC)起源于子宫上皮,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早期筛查诊断及准确判断癌症转移情况对于提高子宫患者生存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子宫内膜癌标志物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妊娠能否成功除受胚胎质量因素影响外,子宫对胚胎的容受性也至关重要。近年来关于子宫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标准已成为国内外生殖医学界争相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子宫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水平方面综述了国外关于子宫容受性相关标志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子宫内膜容受性着床标志物
  • 简介:日照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 中心 生殖医学中心,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 子宫容受性,主要是指母体子宫对胚泡的接受能力。就这种子宫来说,从形态学理论基础和相关因子表达情况进行入手,其能够随着子宫的容受性发生一定的改变,像 胞饮突 的出现,整合素、降钙素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 它 们都能够成为子宫受容性所具有的标志,对其展开有效研究,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子宫容受性的研究 , 从而具有针对性的对其展开改善工作,保证胚胎的着床率。 关键词: 子宫;容受性;研究进展 就子宫的容受性来说,当其具有较好的容受性时,才能够实现对胚泡的容纳,有效实现定位、粘附和植入等着床过程。在实际发展中,这样的子宫容受性会伴随着月经周期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在相对特殊的时期,其会表现出最大的容受性,这被称之为种植窗。根据子宫容受性的相关研究 数据结果显示, 能够将胚胎的着床成功率进行有效提高,其是临床研究中的主要重要内容。而且,子宫的形态学及其相关因子表达也会伴随子宫的容受性而发生变化。而一些特定的因子已经被确认为参与调控子宫的容受性。对其容受性的相关标志展开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在实现对子宫容受性变化进行监测的同时,对子宫的容受性进行有效改善,从而促进胚胎着床率的有效提高。 1 形态学标志 从形态学的角度进行出发,其对应的标志主要为 胞饮突 ,它能够在电子显微镜的的 扫描 下进行显示,其主要存在于子宫上皮细胞表面所形成 的 膜凸起中。它主要在人类正常月经周期的第 20 日左右出现 [1] 。其参与胚胎的粘附过程,能够促进胚胎的有效着床。它的出现、发育和退化过程均与种植窗的时间相吻合,能够有效实现对囊胚着床部位的表达,同时,其也参与了胚胎着床的整个过程,能够有效协助并对子宫的容受性变化进行观察,是 子宫容受性 的 标志 ,其标志特点较为显著 [2] 。但是从其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其检测是有创的,难以在临床中得以有效应用。 2分子水平标志 2.1白血病抑制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是一种分泌性的糖蛋白,其在最初情况下,能够实现对 M1型白血病细胞分化的诱导而得名。其受体在人体中分布相对广泛,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其所对应的生物活性也不同,能够实现对细胞的增值和分化等。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 白血病抑制因子被检测出于子宫 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中进行表达,其对应的基因能够在子宫上得以大量转录和表达,并且其与胚胎的种植窗相吻合。其表达减弱或是缺失都会对子宫的容受性降低等相关联,进而引发不孕问题,临床发展现状中,针对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但是其能够作为子宫容受性的标志 [3] 。 2.2整合素 整合素主要存在细胞膜内外,通过钙离子进入到细胞内或是进入到外界环境中,是一种跨膜受体。其是细胞粘附分子中的重要内容,在体内的表达较为广泛。其中的整合素 αvβ3是子宫标志,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其表达于月经周期的第 20天左右,与种植窗的开启时间相符合。它可能对胚胎的着床成功率造成影响 [4-5] 。 2.3降钙素 降钙素是一种激素,其中含有 32种氨基酸,是一种直线型多肽类激素,其能够将血钙含量进行有效降低。降钙素主要 由 甲状腺滤泡旁的细胞分泌。人体子宫中也能够合成微量的降钙素。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降钙素的 mRNA 在子宫中进行表达,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主要是在月经周期的第 17天左右逐渐出现上升趋势,在第 19-24天得以明显增加,而在第 25天则开始下降。在受到受孕激素调节的情况下,其对应的降钙素则会在子宫上皮进行表达,促进子宫的蜕膜化,并维持 子宫 的静息状态 [6] 。同时,降钙素能够在对子宫内膜进行上调的过程中,通过对一些基因的表达,实现子宫对胚胎容受能力的提高。同时,它也能通过对钙离子的流向进行调节,实现对排胎发育的促进。也就是说,它是子宫容受性的标志,能够为不孕不育的治疗工作开展提供新的靶点 [7] 。 结语:就胚胎的着床过程来说,其较为复杂,植入成功率主要与胚胎的植入能力及其子宫的容受性所决定。而子宫的容受性,其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内会被不同的因子所控制,对应的标志能够对子宫的容受性进行观察,进而实现对子宫容受性的改变,促进其胚胎着床率的增强。 同时,通过可逆地降低子宫容受性阻断胚胎着床过程,进而加强出更加有效的避孕方式。 未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曾品鸿 ,叶虹 . 子宫容受性的超声评价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31(01):12-14. [2]隋晓倩 ,于德钦 ,张冬梅 . 子宫容受性各相关标志研究进展 [J]. 生殖与避孕 ,2015,35(03):185-190. [3]熊艳敏 ,覃桂荣 . 子宫容受性的研究新进展 [J]. 医学综述 ,2014,20(01):7-9. [4]李予 ,苏圣梅 ,杨冬梓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容受性的特点 [J]. 生殖与避孕 ,2014,34(07):571-575. [5]杨海燕 ,倪吴花 ,余蓉 .子宫骨桥蛋白和整合素 αvβ3表达与 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关系 [J]. 实用医学杂志 . 2011(17):3127-3129 [6]马彩辉 ,张清学 ,李予 ,王文军 ,麦美琪 ,杨冬梓 ,陈向红 .子宫 HOXA10及白血病抑制因子 mRNA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J].临床医学 . 2012(04):1-4 [7]王瑶 ,冯云 ,牛志宏 ,黄晓燕 ,张爱军 . 子宫轻创对着床相关因子及 IVF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 [J].生殖与避孕 . 2007(07):454-46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组织中癌基因表达及血清学肿瘤标志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原发性子宫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按照临床预后的高危因素将子宫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TEN、p53和Ki-67基因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A125、CP2、CA199及唾液酸(SA)等肿瘤标志,分析各项肿瘤标志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分期ER、PR、PTEN、CA125和CP2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ER、PR、Ki-67和S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PR、CA125和CA199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ER、PR、CA125和CP2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脉管内栓CA125和S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腹水癌细胞CA125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危组PR表达显著低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Ki-67、CA125、CA199和CP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两组中ER、p53、PTEN和S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Ki-67、CA125、CA199和CP2与子宫的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肿瘤标志物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项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诊断子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子宫病变患者130例临床资料,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将70例子宫增生患者临床资料组成对照组,将60例子宫患者临床资料组成观察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观察两组HE4、CA153、CA125水平,并计算各指标单项及联合诊断子宫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结果观察组HE4、CA153、CA125水平分别为(208.92±27.43)pmol/L、(52.69±15.43)U/ml、(61.85±17.92)U/ml,均高于对照组(86.54±21.30)pmol/L、(33.15±9.78)U/ml、(28.78±10.05)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4+CA153+CA125诊断子宫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93.33%、89.23%,均高于HE4(60.00%、75.38%)、CA153(46.67%、65.38%)、CA125(51.67%、66.15%)、HE4+CA153(71.67%、78.46%)、HE4+CA125(73.33%、78.46%)、CA153+CA125(56.67%、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E4、CA125、CA153可作为子宫诊断中肿瘤标志,且将上述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与敏感度,提升疾病检出率。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人附睾蛋白4 诊断准确率
  • 简介:目的检测Clinprot系统中2种磁珠对于同种样品的蛋白分选能力,初步探讨磁珠选择的步骤、指标。方法分别同时利用Cu^2螫合(IMAC-Cu)磁珠和弱阳离子(WCX)磁珠检测同样30例血清标本,其中子宫异位症10例.其他良性卵巢肿10例,健康人10例。比较2种磁珠分选后的蛋白质谱图基本参数、组内一致性和2种磁珠寻找差异的能力.结果①对于该实验样本,WCX磁珠在蛋白质谱图中总峰数量、峰面积均优于Cu^2+磁珠(P〈0.001)。而在峰高度上.Cu^2+有一定优势;②比较3个组的质谱图组内一致性,WCX与IMAC-Cu均有良好的一致性:③初步了解2种磁珠寻找差异的能力,WCX磁珠与IMAC-Cu磁珠均能区分疾病组与正常组.相对WCX磁珠构建的模型更为稳定。结论在Clinprot实验开始前,选择合适的样本量,综合多个衡量指标,结合多个选择步骤评价不同磁珠抓取蛋白的能力.选择一种磁珠扩大样本量,可以为进一步实验中寻找差异蛋白奠定良好基础。就该实验样品.WCX磁珠更利于扩大样本时应用。

  • 标签: Clinprot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磁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子宫患者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评价对象选择就诊时间段为2020.1-2021.1在我院就诊的子宫患者15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女性150例,分别归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对比对照组,试验组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50、糖类抗原153、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提升显著,差异性显著,P45岁患者,≤45岁患者CA50、CA125水平均提升显著,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子宫内膜癌 诊断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联合检测在早期子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72例子宫患者为观察组(A组),以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B组),比较分析两组CA125、CEA及HE4水平并比较A组三种肿瘤标志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相比于B组,A组CA125、CEA及HE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CA125、CEA及HE4单项检测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CA125、CEA及HE4均可用于子宫患者早期诊断,三项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子宫早期诊断阳性率。

  • 标签: 血清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人附睾分泌蛋白4 子宫内膜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子宫增生危险因素,找到可以深化治疗的方案。方法随机抽取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绝经女性以及150例未绝经女性,通过相应的观察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子宫异常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在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之6.8(±0.5),和子宫增生与子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P=0.02;在围经后内膜厚度超过6.8(±0.5)毫米时存在相关性,且P<0.009。结论绝经阶段的女性子宫厚度少于4.6(±0.5)无需进行诊刮;而未绝经女性子宫厚度少于6.8(±0.5)毫米,则无需进行诊刮,内膜厚度少于8.7(±0.2)毫米可以先进行常规的激素治疗,若治疗没有效果,那么再予以诊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就子宫子宫增生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刮诊提示子宫增生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基于病理类型的前提下分为子宫组(25例)、子宫增生组(35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明确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为重度子宫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是发生子宫的危险因素;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相较于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发生子宫的概率较高,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与伴有1个危险因素的子宫增生患者相比,伴有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子宫的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的增加,可提高子宫风险(P<0.05)。结论:子宫增生患者极易合并子宫,尤其是年龄48岁及以上、刮诊病理提示重度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endometrialcarcinoma),又称为子宫(carcinomaofuterinecorpu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率仅次于宫颈,在部分国家已经超过宫颈,成为最常见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肿瘤 手术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有密切关系,并与地理性差别,经济阶层的差异,家族史、复发、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孕产次(多产、未产、不孕症)、月经病(月经失调、初潮提前、绝经提前)、放射线影响等因素有关。目的探讨子宫的治疗。方法配合诊断进行治疗。结论子宫以手术治疗为主。还可配合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手术治疗后的护理与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术后护理与观察。结果积极的术后护理与观察是子宫手术治疗预后的积极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进一步加强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与病情观察。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细胞25例,其它学者报道的病例中小细胞Ⅰ期9例,文献中也称为内分泌、燕麦细胞、神经内分泌或小细胞神经内分泌

  • 标签: 内膜未 分化癌 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