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夹脊线治疗中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用药及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刺、夹脊线治疗;对照组西医常规用药及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夹脊穴,埋线治疗,中风,肢体活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筋刺法结合隔姜灸夹脊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结合隔姜灸夹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肢肌张力、下肢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张力、下肢肌张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1.21±0.63)、(0.81±0.46)、(47.69±14.7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1.85±0.82)、(1.36±0.66)、(39.88±12.9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应用经筋刺法结合隔姜灸夹脊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肌张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筋刺法 隔姜灸夹脊穴 脑卒中 偏瘫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线治疗中风后语言-吞咽障碍的临床。方法:在2020年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从我院抽取80例中风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语言-吞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语言-吞咽障碍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常规语言-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联合应用星状神经节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性为97.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性为87.50%,P

  • 标签: 中风后遗症 语言-吞咽障碍 星状神经节埋线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线配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98例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和治疗组50例(穴位线配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Berg平衡功能进行评定量表(BBS)、巴氏(Barthe)指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有效50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50/50);对照组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43/4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163,P<0.05)。(2)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N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18.39、16.22,均P<0.05),治疗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45.00、54.25,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26.00、27.13,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NDS评分均较照组降低(t=-5.299,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照组评分增高(t=2.805、13.203,均P<0.05)。结论线疗法结合针刺、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的质量,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埋线 卒中 肢体偏瘫 针刺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是通过穴位线治疗和针刺治疗的对比,具体分析穴位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在本文的实验当中,将六十名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三十名,分成线组和针刺组。线治疗使用的是线针将羊肠线到特定的穴位。针刺组是利用毫针在穴位上进行针刺,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显示,线组的有效率要超过针刺组,穴位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是比较确切的,而且没有发现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穴埋线 治疗 慢性荨麻疹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刺四关治疗中风肢体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115例中风肢体麻木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四关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常规组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869);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为(20.01±1.20)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6.87±0.56)分,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18.012,P=0.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针刺四关疗法治疗中风肢体麻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风肢体麻木 针刺治疗 四关穴 疗效
  • 简介:摘要夹脊治疗范围主要以神经系统疾病和骨科疾病为主,在脑瘫、脊髓损伤、中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治疗上应用较为广泛,且具有较好疗效;治疗手段较为丰富,包括针刺、电针、艾灸、叩刺、火针、穴位注射、温针灸、点刺放血等。但总体治疗范围相对狭窄,在内科、儿科、妇科等方面运用偏少;在临床上与其他穴位配伍应用较少;治疗方法大多为针刺与电针,其他方法的应用偏少;夹脊对于失眠、抑郁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但临床应用偏少。

  • 标签: 夹脊穴 针灸疗法 临床研究 现代文献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针刺风池、天柱、完骨及颈夹脊治疗中风后复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中风后复视患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初次就诊病历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选取精明、球后、攒竹、阳白、太阳、四白、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作为治疗穴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刺风池、天柱、完骨、颈夹脊作为治疗穴位。两组均每天行针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7 d针刺5次,14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对复视像距离、复视主证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复视像距离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主证积分在各方面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配合针刺风池、天柱、完骨、颈夹脊治疗中风后复视可降低复视像距离、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相对常规取效果更佳。

  • 标签: 中风 复视 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找到一种行之有效,且方便、简洁、安全,患者易于接受的中医特色技术治疗特发性耳鸣新方法。方法确诊特发性耳鸣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耳门、翳风、风池、太溪、肾俞、血海进行线,每周一次,四次一疗程。B组耳门、翳风、风池、太溪、肾俞、血海封闭治疗,注射维生素B12与利多卡因混合液。隔日1次。一月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线组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体注射组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线组疗效优于注射组(P<0.05)。结论体线治疗特发性耳鸣效果肯定,简便易行,且无明显副作用,可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耳鸣 体穴埋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四逆汤加减配合针刺夹脊治疗恐惧性睡眠障碍效果。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9年01月~2020年12月,入选此次研究60例患者均为我科室接收治疗的恐惧性睡眠障碍,结合此间恐惧性睡眠障碍患者应用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依次实施常规治疗及加味四逆汤联合针刺夹脊治疗,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治疗效果、PSQI评分。结果:分析治疗效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恐惧性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7%)得到了显著提升,和对照组(76.67%)相比,P<0.05。分析PSQI评分,治疗前,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恐惧性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期间,通过予以加味四逆汤联合针刺夹脊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了睡眠质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

  • 标签: 四逆汤 针刺夹脊穴 恐惧性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它具备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极高的危害特点。由于神经受损后自我修复能力低和临床治疗不能达到治愈,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多存在障碍。手部在大脑皮层投射区较大,活动最为精细、最是复杂,其功能恢复也较其他肢体部位更为困难。手功能障碍给患带来生活不便和巨大心理压力,给社会、家庭也造成了经历负担。

  • 标签: 针灸治疗 中风 手功能障碍
  • 简介:华佗夹脊其定位为“以背部正中线为基点,从第1胸椎棘突下起至第5腰椎脊突下止,从正中线两侧各旁开0.5寸处是,每侧17,左右共34,并归入经外奇,现多将“华佗夹脊”简称为“夹脊”。其临床运用中范围较广,如腰椎间盘突出,腰痛,颈椎病,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吉兰巴雷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呃逆,强直性脊柱炎,失眠,冠心病,过敏性鼻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疗效卓著,以往研究以华佗夹脊治疗疾病分类进行了总结,但往往不同的治疗方式带来的治疗效果不经相同,本研究就近10年华佗夹脊的不同针刺方法以及不同的治疗方式在临床的应用做一个综述。

  • 标签: 华佗夹脊穴 治疗方式 综述
  • 简介:摘要:华佗夹脊其定位为“以背部正中线为基点,从第1胸椎棘突下起至第5腰椎脊突下止,从正中线两侧各旁开 0.5寸处是,每侧 17,左右共 34,并归入经外奇,现多将“华佗夹脊”简称为“夹脊”。其临床运用中范围较广,如腰椎间盘突出,腰痛,颈椎病,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吉兰巴雷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呃逆,强直性脊柱炎,失眠,冠心病,过敏性鼻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疗效卓著,以往研究以华佗夹脊治疗疾病分类进行了总结,但往往不同的治疗方式带来的治疗效果不经相同,本研究就近 10年华佗夹脊的不同针刺方法以及不同的治疗方式在临床的应用做一个综述。

  • 标签: 华佗夹脊穴 治疗方式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夹脊、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符合带状疱疹神经痛纳入标准的患者28例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常规组各14例,采用华佗夹脊、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及西医抗病毒止痛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2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 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及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 VAS 显著降低(P<0.05),睡眠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华佗夹脊、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并且改善睡眠质量,无不良反应。

  • 标签: 穴位注射 带状疱疹神经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穴位线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线器具方法的发展、穴位的选择、机理研究等多方面,对穴位线治疗中风偏瘫进行分析总结。结论穴位线治疗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 标签: 穴位 埋线疗法 中风偏瘫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VFT系列脑循环治疗治疗中风肢体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内科住院的脑梗死肢体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FT--010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14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的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4天和28天后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VFT系列脑循环治疗仪对于治疗中风肢体障碍具有明显辅助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循环治疗仪 肢体障碍 疗效
  • 简介:1软瘫期软瘫期为发病起至15天,一般7天左右。病机为外邪内伤之因致患者内风旋动,气血逆乱,痰浊瘀血痹阻经脉,肢体失于气血濡养,而造成活动不利或无力。此时,邪胜正衰,气血失畅;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调气血,通经络。1.1针炙治疗,取如下1.1.1涌泉,为肾经井,经气始生始发之处,有开窍醒神,通经化瘀之功。取方法为双侧取,进针7~15mm。1.1.2大椎,为三阳经之会,取方法为直刺15~40mm得气,针尖可转向患肢,行针

  • 标签: 进针 中医治疗 运动障碍 取穴方法 仰卧位 气血逆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6例中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使用针灸治疗,患者的肢体功能能够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充分证明针灸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针灸 中风 肢体功能障碍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