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皮瓣修复头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不同,在彻底切除后的继发创面修复,分别采用下列6种类型皮瓣转移修复:局部旋转皮瓣,0Z皮瓣、额部岛状皮瓣、风筝皮瓣,菱形皮瓣,鼻唇沟皮瓣。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二年随访,功能与形态满意。结论:头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皮瓣转移修复效果较好。根据创面周围修复材料情况,以局部皮瓣转移为首选。

  • 标签: 头面部肿瘤 创面修复 皮瓣
  • 简介:本文梳理了李东垣从脾胃论治头面诸窍疾病的思想:(1)"诸窍脾胃,生理相联",诸窍与脾胃不仅存在直接隶属或经络相连,且需要脾胃将水谷转化为清阳之气以上荣;(2)"内伤脾胃,九窍不利",一旦内伤脾胃,头面诸窍亦会受到波及,出现以"清阳不升""湿浊上蒙""火气上攻"为主要病机的疾患;(3)"通利诸窍,首重脾胃",东垣治疗诸窍之疾首重脾胃,主要有"补中升阳以荣窍""除湿安中以通窍""调中降火以护窍"三种治法;(4)"标本兼顾,用药精当",东垣善用甘温药补中以培本,风药升阳以引经,温燥药除湿以通窍,寒凉药降火以救标。

  • 标签: 李东垣 脾胃 头面诸窍 学术思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1-I治疗GD伴颈部血管杂音的最佳治疗剂量。方法对57例GD伴颈部血管杂音患者行不同131-I剂量治疗,并进行治疗后2年回顾、观察、统计、分析。结果28例颈部血管杂音伴GD,采用经典剂量,即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2.96-4.44MBq(以下用实验组80-120uCi/g表示),治疗效果较差,29例颈部血管杂音伴GD采用5.92MBq-7.4MBq(以下用对照组160-200uCi/g表示)治疗效果较好。对照组甲低发生率略高于实验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血管杂音伴GD患者采用160-200uCi/g治疗效果好,不仅有助于高代谢症状及体征的迅速控制,而且可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颈部血管杂音伴GD 131-I治疗 最佳剂量
  • 简介:目的:分析颈部血管硬化超声检测表现特点,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价值。方法: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动脉的血管内径、内膜-中膜厚度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结果:颈动脉硬化50岁以下发生率为12.38%,50岁~59岁发生率为45.45%,60岁~69岁发生率为76.92%,70岁以上发生率为100.00%,随着年龄增大,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是健康人群体检中的重要检查项目,50岁以上人群及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者,应该将其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检测 颈动脉硬化 体检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用于高血压老年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取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法病灶治疗颈源性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针刺法病灶治疗颈源性痛疼的应用疗效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5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天麻素片及芬必得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解剖结构行针刺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自评分数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经相应干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自评VSA(2.1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2±0.71)分,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0,P=0.003)。结论:于颈部解剖结构基础之上行针刺病灶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疼疗效较为理想,缓解患者疼痛效果良好,可广泛推广于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颈部解剖 针刺 颈源性头痛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