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AF内固定失败后断钉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年龄、性别、植骨及截瘫等因素对断钉的影响,指导临床在较为准确的时间取出内固定.方法对33例行AF钉内固定的患者进行随访,用Cox回归对断钉的失效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断钉发生在术后400~500d内,而且本研究中断钉率较国内其它相关报道高,可能与植骨率较低有关.结论AF钉内固定后,大多数在术后400~500d开始疲劳断裂,因此,AF钉在术后一年取钉较佳.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AF内固定治疗 断钉 影响因素 COX回归分析
  • 简介: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肩部损伤,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的12%[1]。对于Rockwood≥Ⅲ型的肩锁关节脱位,由于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够满意,故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保留了肩部解剖结构,重建喙锁韧带,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失败病例也随之增多。作者回顾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本科收治的用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失效病例6例,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保守治疗 失效 钢板 原因分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分析胸腰段骨折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失效的原因。方法1996年8月~2004年8月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82例,其中18例出现内固定失效。研究探讨引起内固定失效的因素。结果18例内固定失效病例中,同时断钉断棒2例,单纯断钉8例(钉根部),Dick侧块松动5例(二次手术探查证实),椎弓根钉突破终板进入椎间隙3例。断钉节段:胸112例;胸121例;腰14例;腰22例;腰31例。发现内固定失效时间在术后2~18个月。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失效是一个复杂问题,总体失效因素包括医源性因素、内固定物本身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

  • 标签: 胸腰段骨折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内固定失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录50台使用中的医疗设备,列为对照组,常规维修管理;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录50台使用中的医疗设备,列为观察组,开展FMEA管理模式,分组探究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维修管理质量评分更高,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度82.00%,对照组满意度96.00%,结果比较P<0.05。结论:针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运用FMEA管理模式开展前瞻性分析,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明确,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失误的发生,提升设备维修管理的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失效模式 影响分析 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的静脉给药重点环节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对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期间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静脉给药重点环节风险管理,对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后的静脉给药管理的事先风险数、给药的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结果与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相比,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事先风险数、给药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均显著减少和降低,实施前后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到静脉给药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事先风险数,显著减少给药偏差率和给药错误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静脉给药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围手术期手术病人引入失炇模式和效应分析对其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行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4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4月2019年3月来我院行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40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照护,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实施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对骨科围手术期手术病人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可以降低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背景:自加压空心螺纹钉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修复以来,出现退钉或穿钉的现象并不少见,哪些因素影响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尚无定论。目的:探讨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以提高加压空心螺纹钉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行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修复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骨折Garden分型、术前骨牵引、手术时机、Garden对线指数、置钉标准、置钉形状、部分负重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等10个危险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组及赋值,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剔除无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获18-7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定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28例,良25例,可17例,差22例,优良率为58%。影像学结果显示,根据骨折是否移位将Garden分型分为两组,GardenⅠ型22例和GardenⅡ型29例为无移位组,GardenⅢ型25例和GardenⅣ型16例为移位组,其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2%和39%;Garden对线指数正常组和异常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6%和59%;置钉标准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9%和70%;内固定后无并发症与内固定后有并发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4%和55%。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折Garden分型、Garden对线指数、置钉标准和内固定后并发症为加压空心螺纹钉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退钉或穿钉)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植入物 骨植入物 加压空心螺纹钉 成人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失效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防范护理人员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调查区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选择在我院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观察目标,从中抽选出80名按照临床管理模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防范教育,观察组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价对比两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护士知信行评分、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其各方面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的各知信行评分和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意义,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其各项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总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更高,统计结果P<0.05。结论:医院为了防范和降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概率,采取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显著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工作风险,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护理人员 针刺伤 防范效果
  • 简介:药品的批号有效期和失效期批号表示药品的生产日期。国产药物一般以6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指年号,中间两位数指月份,后两位数指日期,例如“920930”,表示该药是1992年9月30日生产的。如果在日期后面还接有数字,则表示是第几批生产的。例如硫酸庆大霉素...

  • 标签: 有效期为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次序排列 失效期 药品 批号
  • 简介:目的通过对缝线锚钉修复腱性组织止点区断裂伤的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此类内固定修复腱性组织止点区断裂的疗效,减少锚钉失效的发生率.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对收治的7例应用缝线锚钉治疗腱性组织止点区断裂失效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2~64岁,平均41岁.跟腱断裂2例,肩袖撕裂1例,喙锁韧带断裂1例,髌韧带撕脱1例,膝内侧副韧带断裂1例,胫前肌腱止点处断裂1例.7例患者于伤后5h~4个月行切开腱性组织修复术,锚钉类型为强生GⅡ快速增强缝线锚钉(形状类似倒钩)和强生FastinRC带螺纹锚钉.术后随访10d~3周发现锚钉失效.结果7例失效患者全部为锚钉脱出,无缝线断裂及锚钉毁损,且原始损伤均为较粗大腱性组织断裂.锚钉失效原因:手术操作不当4例,锚钉选择失误2例,患者依从性差而过早活动1例.患者因患处疼痛均于术后2个月左右行锚钉取出术.结论应用锚钉前需要对锚钉装置有详细的了解,骨质、锚钉类型、锚钉置入方向及手术技巧的掌握等都影响锚钉固定的疗效.

  • 标签: 缝合锚 腱固定术 治疗失败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现代医院供应广泛,科室多,周转快。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医疗、教学、科研的质量。消毒不彻底,会造成全院感染,供应不完善会影响诊疗。因此,做好消毒供应工作非常重要,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布局、符合供货流程、明确职责、完善制度等手段是保证供货质量的前提。结果表明,CSSD管理能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感染发生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是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它是美国军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并首次应用于工程设计。近年来,许多学者将其引入医疗行业,其效果已在许多领域得到验证。CSSD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和其他手术的安全。为了提高CSSD的质量,将HFMEA模式应用于CSSD的观测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口腔科护士职业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护士36名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6月实施常规职业安全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而2022年1-6月则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职业安全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根据风险序数(RPN)得分,选取失效模式和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持续改进直至RPN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口腔科护士在FMEA职业安全管理前后的职业损伤率及职业危害防护认知。结果:实施FMEA后,口腔科护士的职业损伤率明显下降,受到生物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物理性损伤等不同类型损伤的人数要明显少于实施前,且实施FMEA后,口腔科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够大大降低口腔科护士的职业损伤,加深口腔科护士的职业危害防护认知,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口腔科护士 职业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流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000件外来医疗器械根据不同管理模式进行分组,分析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不合格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理,可降低管理不合格发生率,提升器械清洗包装评分,值得运用。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医疗器械 处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 PFNA内固定术后失效的原因、翻修方法及效果。方法:我们对 2016年 1月 -2016年 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 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后失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 2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翻修方式进行重新固定治疗,其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钢丝固定患者 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钛缆钢板系统 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钢丝固定 3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合钛缆钢板系统 1例,之后对比不同翻修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分析,总结出治疗固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为螺旋刀片中心性切出以及刀片松动,另有个别患者是因为主钉断裂引起的固定失败。经过不同翻修方式的重新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愈合时间均为 8-10个月之间,平均为 8.2±1.6个月,治疗效果依据 HARRIS评分统计,得分均在 79-96分之间,治疗效果显著,其中治疗效果优异患者 11例,效果良好患者 7例,治疗效果尚可患者 2例。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后失效的原因不尽相同,临床治疗时应当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翻修方式,改善患者的固定效果及治疗疗效。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 失效 翻修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标本检验前质量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集的需要进行细菌培养的5800份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式评估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失效模式,在确定相关的风险因子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前后标本的不合格率情况及风险优先指数值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后,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标本检验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迅速,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随着精神卫生体制和法制的日渐完善,精神疾病患者法律意识日渐增强,为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得到高质量的优质护理服务,保障患者住院期间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与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减少护患纠纷重要途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性前瞻性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性检查识别某个过程中的失效因子,并提出改进措施,降低风险。本调查选取了2020年在我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探讨FMEA在防范精神科不良事件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血管外科复合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血管外科接受复合治疗的患者60例,通过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血管外科护理 复合手术 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ICU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法。比较患者干预前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环境物表样本监测合格率。结果:干预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低于干预前(P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法 ICU医院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神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9月—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神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1月—4月38例神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管理,观察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转运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转运交接准确率和接收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患者在身份识别、手术核查、病情交接、管道交接等的转运交接准确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71.05%(P<0.05);观察组接收科室在交接时主动被告知包括:病情与生命体征,各类管路情况,围手术期用药,术后病情观察重点等的转运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介入围手术期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以提高转运交接准确率以及接收科室满意度,为安全、高质量患者转运提供保障。

  • 标签: 神经介入 围手术期 患者转运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