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凶险,但目前对超急性期的辅助诊断主要靠心电图,实验主要利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的优点,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应变成像技术观测犬急性心肌梗死前、后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分析其力学变化特征。方法:16只Beagle犬,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同步记录心电图,在组织速度成像模式下,分别在急性心肌梗死前、后采集标准心尖短轴切面的连续5个完整心动周期内的二维动态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存于TDI-Q工作站。分别观测梗死区缺血前、后局部及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径向峰值应变及应变达峰时间。结果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局部以及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层心肌的峰值应变较梗死前明显降低(P〈0.05);梗死区心肌各层次间峰值应变梯度消失;梗死区局部以及各层次心肌达峰时间均较缺血前延长(P〈0.05)。同时观察到梗死区基础状态心内膜下心肌及中层心肌分别与其局部心肌的峰值应变呈正相关(r=0.617,P〈0.01;r=0.556,P〈0.01),而与梗死区则无相关性(r=0.338,P〉0.05;r=0.218,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区不同层次心肌间峰值应变梯度消失,局部及不同层次心肌峰值应变明显减低,而达峰时间明显延长,是梗死区心肌结构异常、功能障碍的反映,从而导致心脏整体运动不协调,引起心脏整体的非同步化运动,是触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力学机制之一。

  • 标签: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急性心肌梗死 应变成像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1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原发性隐静脉曲张患者84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对照组与比较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抽剥术,比较组予以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对比治疗后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患肢症状体征痊愈率及2年内病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比较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组患肢症状体征痊愈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比较组随访2年病情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隐静脉曲张应用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剥脱术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剂量HGG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先兆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25例,研究组采取剂量HGG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HGG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血清β-HGG、雌二醇和孕酮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临床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就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先兆性流产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剂量HGG治疗,所获效果良好且显著,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HGG 临床 先兆性流产 治疗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腰池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4年第1期)、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Data,纳入腰池持续引流和常规保守方法比较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漏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计4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RR=3.78,95%CI(1.91,7.50).P=0.00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RR=0.48,95%CI(0.24,O.95),P=0.04]和住院时间[MD:-6.66,95%CI(-10.09,-3.23),P=0.0001]方面,腰池持续引流优于常规保守治疗,但两者低颅压头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1.32,95%CI(O.65,2.69),P=0.4510结论当前可得证据显示,腰池引流术在总体有效率、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存在优势,是一种治疗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脑脊液漏 腰大池引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危及患者生命。随着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重型颅脑损伤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本研究对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进行分析。

  • 标签: 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重度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结直肠巨大息肉病变以及早期肿瘤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手术方式,相对于内镜粘膜剥离术(EMR)而言对于外形扁平、直径较大的肿瘤切除效果更佳,术后复发率更小,目前已经被临床视为结直肠巨大息肉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ESD操作也存在一定风险,主要收集了近年来关于ESD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报道资料,具体阐述了其在结直肠巨大息肉中的应用现状。

  • 标签: 结直肠巨大息肉 内镜粘膜下切除术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应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疗效,来判断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方法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是否值得大力推广。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因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治疗的患者71例,并将此71例患者随机分为标准组(36例)与常规组(35例)两组,对常规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对标准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治疗疗效。结果标准组的治疗良好率为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治疗良好率37.1%,而且标准组的手术治疗后的死亡率是5%,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的术后死亡率14.3%。标准组在术后的并发症中脑切口疝和硬膜下积水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的脑切口疝和硬膜下积水的发生率。结论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效果显著,相较而言有利于提高治疗的良好率,降低死亡率,而且并发症较少,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常规骨瓣开颅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28-01
  • 简介:摘要报告了10例完全性血管转位矫治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后正确选用葡萄糖液体,严格限制液体输入速度,常规监测血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遵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积极防止再次发生高血糖反应,预防低血糖、感染等并发症。本组2例经减慢葡萄糖液体速度,血糖降至正常,8例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降至正常,10例均痊愈出SICU,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血糖 新生儿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