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仪一受体阻滞抗抑郁药治疗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α-受体阻滞抗抑郁药在缓解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6例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口服仅一受体阻滞特拉唑嗪、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对照组74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两组各治疗6周,观察前列腺炎症状指标(NIH—CSPI)与前列腺液常规变化。结果:抗生素舍用α-受体阻滞、抗抑郁药较单用抗生素更为有效。结论α-受体阻滞抗抑郁药可明显改善ⅢA、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前列腺炎 受体阻滞剂 抗抑郁药 改善症状
  • 简介:冷冻减是新近出现的非手术类的局部减塑形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吸手术或其他非创塑形治疗的一种替换和选择。动物研究和临床实验均证实了冷冻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技术不良反应少,减效果明显,治疗所导致的脂肪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冷冻治疗远期效果的原因。

  • 标签: 减脂技术 冷冻
  • 简介:患者女,29岁,左下肢出现肿胀性斑块2个月。皮肤专科检查可见左下肢小腿屈侧近腘窝处一约2.5cm×2.0cm的肿胀性斑块,在斑块的右侧有一约3.0cm×2.5cm大小皮损,淡红色,质地柔韧,有浸润感,局部温度略高,无压痛。血常规检测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轻度增高。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正常,真皮深层、皮下脂肪间隔散在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见巨细胞。诊断为嗜酸性膜炎。给予患者泼尼松片30mg每日1次、雷公藤20mg每日3次治疗,皮损好转,基本消退。

  • 标签: 嗜酸性脂膜炎
  • 简介:溢性皮炎的药物治疗主要集中在抗真菌药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外用糖皮质激素、烟酰胺及透明质酸钠等也有报告。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有诱发激素依赖性皮炎的风险,已经逐渐少用,烟酰胺及透明质酸钠治疗溢性皮炎还有待更多文献支持。溢性皮炎的物理治疗主要集中在强脉冲光及光动力治疗,这些治疗可以减少皮脂腺的分泌、减轻皮肤红斑,值得深入探索。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面部溢性皮炎因有色素再生风险受到一定限制。射频治疗溢性皮炎的疗效还处于试用阶段。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治疗
  • 简介:患者女,74岁,左小腿反复水肿性红斑伴疼痛10个月,边界清,伴色素沉着,有触痛,皮温稍高。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毛细血管增生,含铁血黄素沉积,皮下脂肪小叶内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等混合性炎症浸润,局部可见膜性脂肪坏死,胶原纤维增生。诊断为硬化性膜炎。

  • 标签: 脂膜炎 硬化性
  • 简介:报道1例婴儿结节性膜炎。患儿男,6个月2天,发热4天,躯干、四肢出现红斑、结节2天。皮肤专科检查:背部、四肢散在直径1~2cm的水肿性红斑,类圆形,部分中央颜色较淡,可见假性水疱,红斑基底可触及质硬结节,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血管内可见灶性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脂肪小叶内可见弥漫成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并见脂肪坏死。免疫组化未见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表达。诊断:结节性膜炎。入院后予大剂量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后随访4年,未见复发。

  • 标签: 结节性脂膜炎 婴儿 激素治疗
  • 简介:报告1例多发性囊瘸。患者男,19岁,前胸、腹部、双前臂丘疹、结节6年余。组织病理:表皮基本正常,真皮内可见薄壁囊肿,无颗粒层,囊壁内面有嗜伊红均质化角质物,囊壁内可见少量皮脂腺样结构。

  • 标签: 脂囊瘤 多发性
  • 简介:伴鱼鳞病的中性质贮存异常(NLSDI;Cha-narin-Dorfman综合征)是一种鱼鳞病样综合征,经常伴有质水解酶CGI-58的突变。组织活检经油红O染色证实存在中性滴,以及(或)在血涂片中可见白细胞,同时伴有多系统相互异常的影响和瘙痒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这些都可以作为NLSDI的诊断依据。作者调查了3例临床诊断为NLSDI的非亲缘关系患者的鱼鳞病样红皮病的发病机制。基底层存在渗透功能障碍和角质层(SC)缺乏完整性,但如特应性皮炎患者一样,这种障碍的恢复率也较正常人快。基底层屏障异常与微粒分泌有关,其首先在板层状小体中分离,然后在角质层小间隙内形成无层相,这可由四氧化钌经防油脂白色树脂包埋固定后显示。在胶体硝酸镧注入后,多余的水/溶质的移动被限制于角质层的小间隙内,并进一步固定在非层体区域。多余储存类的层相分离机制不仅对NLS-DI,也包括其他几种遗传性鱼鳞病样质代谢疾病如隐性X-连锁鱼鳞病和2型Gaucher病提出了统一的发病机制。伴鱼鳞病的中性质贮存异常的发病机制和屏障功能障碍(Chanarin-Dorfman综合征)@DemerjianM.@CrumrineD.A.@M...

  • 标签: 中性脂质 伴鱼鳞病 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目的了解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asahii,zasahii)菌丝生长与筏(rapidlifts)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染Filipin对YPD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zasahii进行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在菌悬液中分别入入不同浓度的两性霉素B(0.2、0.5、1、2μg/L)进行干预并荧光染色,对比观察干预前后菌丝的生长变化。结果Zasahii芽管、假菌丝以及菌丝顶端和分隔部位可见到Filipin荧光聚集;经不同浓度两性霉素B干预后,Zasahii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着两性霉素B浓度的增加Zasahii的生长抑制越明显,顶端和隔膜部位荧光消失,而菌体内见散在荧光。结论筏在调控zasahii菌丝生长、分枝以及假菌丝继续出芽生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脂筏 生长
  • 简介: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研究发现,溢性皮炎的发病与马拉色菌、质、免疫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以上因素的认识及研究,有助于溢性皮炎的预防及治疗。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马拉色菌 皮肤屏障
  • 简介:目的:探讨嗜酸性膜炎(EP)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6.40±20.16)岁,病程1个月-2年。皮损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也可表现为荨麻疹样丘疹和斑块,瘙痒剧烈。实验室检查:5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2例骨穿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形态正常;1例骨穿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皮肤组织病理示皮下脂肪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累及小叶和(或)间隔,部分伴有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皮损可消退,但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反复;单纯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者,疗效不佳。结论:嗜酸性膜炎皮损变化多样,临床不易辨认,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性,但查找潜在病因是关键。

  • 标签: 嗜酸性脂膜炎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水射流辅助吸术行全身大容量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32例患者、共139个部位行水射流辅助吸,记录手术时间、注入肿胀液量、冲洗液量、吸出总液体量、吸出脂肪量、术后疼痛时间,观察吸出物颜色、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皮肤瘀斑和水肿的程度、皮肤平整度以及利多卡因毒性反应等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5h,平均吸4.8个部位,平均注入肿胀液量1850ml,平均注入冲洗液量15760ml,平均吸出总液体量11480ml,平均吸量4720ml,平均疼痛恢复时间5天。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水射流辅助吸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小,组织肿胀轻,手术效果较好。

  • 标签: 水射流辅助吸脂 水动力 大容量吸脂 临床应用 安全性评价
  • 简介:对于各种光敏感性皮肤病、日晒后加重的皮肤病、皮肤光老化、日晒伤及皮肤黑化等,皮肤科医生进行诊治的同患者提供全面的防晒建议,包括指导患者如何正确选用防晒,合理使用安全、有效的防晒确实是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物理防晒剂 皮肤病 敏感性皮肤 皮肤光老化 皮肤科医生 光敏感性
  • 简介:目的:探讨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对带毒阳性生殖器疱疹(herpesgenitalis,HG)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复发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带毒阳性HG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免疫调节间歇性治疗,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肌肉注射甘露聚糖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水平分别为(62.73±8.14)%、(37.48±8.46)%、(1.56±0.64)、(17.93±7.21)%,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为(24.03±7.38)%,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4.0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毒阳性HG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间歇性治疗 生殖器疱疹 免疫功能 复发频率
  • 简介:毛囊是一个非常活跃且结构复杂的器官,以每天3mm的速度产生头发纤维。由于毛囊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因此毛球基质细胞是人体中增殖速度最快的细胞之一。体外生长的毛囊产生的头发纤维和天然的头发纤维相似,研究者们用体外模型

  • 标签: 毛囊 结构复杂 体外模型 体外生长 增殖速度 基质细胞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主因双侧臀部出现红色硬结15d,于2014年12月2日就诊。患者15d前于外院妇产科行辅助受孕,予黄体酮臀部肌内注射40mg/d(10mg/ml),共15d(积累注射量600mg),期间双侧臀部注射部位周围逐渐出现局部红肿、硬结,渐加重,有轻度压痛。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关节痛等。

  • 标签: 脂膜炎 人工性 黄体酮
  • 简介:目的:观察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溢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4例面部溢性皮炎患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治疗4周后改为每周2次给药,于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复诊,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第4周和第8周皮损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第4周和第8周皮损积分下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溢性皮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每周2次给药维持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皮损复发。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他克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