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提出及俯卧位通气的应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病死率仍高,临床上存在巨大挑战。至今,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炎症细胞因子已成为ARDS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紧密相关,现将俯卧位通气与炎症介质在ARDS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俯卧位通气,炎症介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内在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探寻和内在型关联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74例CRSwNP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岁;另纳入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基本特征以及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T评分等临床特征。根据鼻息肉组织标本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将CRSwNP患者分为高嗜酸高中性(EoshighNeuhigh)、高嗜酸低中性(EoshighNeulow)、低嗜酸高中性(EoslowNeuhigh)及低嗜酸低中性(EoslowNeulow)4种内在型。采用Bio-Plex悬浮芯片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27个常见的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内在型CRSwNP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以及外周血血清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oshighNeuhigh、EoshighNeulow、EoslowNeuhigh及EoslowNeulow CRSwNP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鼻部症状VAS评分、内镜及CT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oshighNeuhigh以及EoshighNeulow CRSwNP患者的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均显著高于EoslowNeuhigh和EoslowNeulow CRSwNP组(P值均<0.05);但EoshighNeuhigh和EoshighNeulow CRSwNP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术前血清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γ(IFN-γ)]、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3型细胞因子(IL-17A)、炎性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织重塑相关细胞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等27个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尽管Eoshigh和Eoslow CRSwNP患者在特应性体质比例、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合并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方面有显著差异,但临床特征、外周血细胞以及炎性介质不能有效区分4种不同内在型的CRSwNP,需进一步寻找客观、方便、可靠、与内在型关联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
  • 简介:摘要神经性疼痛是由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综合作用导致的慢性疼痛,较多疾病均可以引起神经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偏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中炎症介质、神经肽、通道蛋白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6种主要的炎症介质和3种瞬时受体电位(TRP)离子通道论述其对神经性疼痛的影响,为神经性疼痛的机制及治疗靶点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性疼痛 炎症介质 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 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
  • 简介:摘要胰腺癌发病率在全球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具有早期诊断困难、常伴远处转移、外科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等临床特点,预后亟待提高。研究已经证实,炎症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炎症介质在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影响胰腺癌预后。本文就外周血炎症指标与胰腺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炎症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研究俯卧位通气(PV)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ICU中20例重度ARDS患者,确诊后立即行俯卧位通气,记录并对比所有患者通气前(TO)及通气后12小时(T1)、24小时(T2)3个时间点氧合指数(PaO2/FiO2)、白介素-6、气道平台压(Pplat)、血乳酸(Lac)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随时时间推移氧合指数与IL-6的相关性。结果 俯卧位通气后12h、24小时氧合指数较通气前明显升高(P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白介素-6(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血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WB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及其近期预后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或本市其他医院产科出生,有脑损伤高危因素且24 h内转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根据纠正胎龄40周时的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各28例。脑损伤组男16例,女12例,胎龄为(32.83±2.09)周;无脑损伤组男13例,女15例,胎龄为(32.79±2.14)周。所有早产儿均在生后1周内行床旁VEEG检查及采集生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静脉血2 ml,检测WBC、hs-CRP及PCT水平,用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VEEG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不同时间点WBC、hs-CRP及PCT水平差异。结果VEEG诊断脑损伤的灵敏度为78.6%(22/28),特异度为82.1%(23/28),阳性预测值为81.5%(22/27),阴性预测值为79.3%(23/29),阳性似然比为4.4,阴性似然比为3.8,准确率为80.4%,Kappa值为0.607。生后第1天,两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PCT水平脑损伤组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生后第3天,脑损伤组的WBC、hs-CRP及PCT值均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生后第7天,两组的WBC、P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脑损伤组的hs-CRP值更高(P<0.05)。结论VEEG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较可靠依据,生后第3天的WBC、hs-CRP及PCT水平同时升高时常提示早产儿有脑损伤风险。

  • 标签: 早产儿 脑损伤 视频脑电图 白细胞总数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与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涉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106例设为观察组,并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分级标准将患者按COPD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42例)、重度组(39例)、极重度组(25例),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纳入对象入院时NLRP3、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NLRP3、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LRP3、FEV1%pred、FEV1/FVC、IL-1β、TNF-α对COPD重度及极重度发生的诊断价值。对比不同GOLD分级患者NLRP3、肺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LRP3与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LRP3、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EV1%pred、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LRP3、FEV1%pred、FEV1/FVC、IL-1β、TNF-α诊断COPD重度及极重度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3、0.88、0.93、0.94(P值均<0.05)。极重度组NLRP3、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及重度组,FEV1%pred、FEV1/FVC显著低于轻中度组及重度组(P值均<0.05);重度组NLRP3、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FEV1%pred、FEV1/FVC显著低于轻中度组(P值均<0.05)。经相关性分析,NLRP3与FEV1%pred、FEV1/FVC均呈负相关,与IL-1β、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NLRP3与稳定期COPD患者FEV1%pred、FEV1/FVC、IL-1β、TNF-α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临床应给予关注。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稳定期 呼吸功能试验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8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UA)/尿肌酐(UC)比值(UACR)将其分为3组:单纯T2DM组(UACR<30 mg/g)83例,微量蛋白尿组(UACR在30~300 mg/g)70例,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5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中NLRP3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N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中NLRP3、IL-1β、IL-18诊断DN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单纯T2DM组在病程、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NLRP3蛋白、IL-1β及IL-18等方面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则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水平变化高低顺序为:大量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单纯T2DM组。Pearson检验发现,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与UACR、LDL-C、TG、T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HDL-C则呈显著负相关(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FBG、HDL-C、LDL-C、TG、TC、SCr、BUN、ALB、HbA1c、eGFR、NLRP3蛋白、IL-1β及IL-18均可能与T2DM患者发生DN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水平的BUN、ALB、HbA1c、eGFR、NLRP3蛋白、IL-1β及IL-18是T2DM患者发生DN的高危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NLRP3、IL-1β、IL-18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DN的AUC、敏感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0.918、93.40%、90.13%。结论DN不同阶段常伴有外周血NLRP3、IL-1β、IL-18水平升高,加强NLRP3炎症小体水平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肾脏功能,可为DN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激活在抗HIV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门诊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共206例,为HIV感染组,定期随访并收集治疗前,治疗后6、12、24个月的血液标本;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格检查者52名,为健康对照组,留取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38+和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HIV感染组治疗前血浆IL-6、超敏CRP和TNF-α分别为(13.42±2.35) pg/mL、(4 012.46±1 012.35) μg/L和(51.78±11.32) μg/L,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14±0.78) pg/mL、(707.21±305.76) μg/L和(19.01±6.48)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56、16.79、13.45,均P<0.001);启动ART后,HIV感染组IL-6、超敏CRP和TNF-α水平均逐渐下降,治疗后24个月恢复正常。HIV感染组治疗前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56.00±65.32)/μL,HIV RNA载量为(4.467±4.244) lg拷贝/mL,两者呈负相关(r=-0.625,P=0.041)。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的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6.84、2.57,均P<0.050);治疗前CD8+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HIV RNA载量呈正相关(r=0.768,P=0.026)。HIV感染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的CD4+CD3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0、1.10、2.11,均P<0.050)。结论HIV感染可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同时导致异常免疫激活,但随着ART的持续可逐渐好转。

  • 标签: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高效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CD38 免疫激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妙散加味联合针灸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炎症因子、疼痛介质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采取四妙散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观察联合治疗对患者炎症因子、疼痛介质以及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患膝关节液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疼痛介质相关指标[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采取四妙散加味联合针灸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膝关节液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外周血中疼痛介质水平,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膝关节滑膜炎 四妙散 针灸 炎症因子 疼痛介质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环境多介质模型可用于综合描述化合物在实际环境中的分配和迁移过程,是进行污染物环境归趋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的有效工具。本文在介绍了多介质模型类型的基础上,概述了部分多介质模型的结构和建模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 标签: 多介质环境模型 环境归趋 前景与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炎症介质、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特征,并对上述指标同患儿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设置研究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设置研究对象为我院该时期收治的4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析组)与4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比照),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测定标本中的血清炎症介质与淋巴细胞亚群,并对最终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组的炎症介质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血清炎症介质与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可见明显升高,同患儿预后中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联。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血清炎症介质 淋巴细胞亚群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城市道路照明系统使用的简易钠照明定时控制技术和路灯维护控制技术已不能满足智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智能、系统、节能的城市道路照明系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Led灯由led驱动,长期节能。新型城市路灯监控系统由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站了解每条道路、每小时路灯的工作方式,并实时控制路灯。即使没有人,路灯系统也能正常有序地运行。在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中,智能节能的管理模式必将大有裨益。

  • 标签: 介质填充技术路灯 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运行不稳定的情况,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后期的维修与养护,才能够勉强满足污水处理的工作需求。此外,原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脱氮质量较差,且很容易出现堵塞等情况,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鉴于此情况,本文将重点围绕污水多介质生态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多介质湿地、多介质生态滤池的分析,为我国污水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污水治理 多介质生态处理 技术拓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EOS)及其与气道炎症反应,免疫抑制的关系。方法:将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收治疗的ACOS患者4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患者EOS水平高低的不同分组,分析不同分组的气道炎症及免疫水平变化。结果:分析可见,EOS高水平患者的炎症因子明显更高,NK细胞、CD4/CD8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ACOS患者EOS水平较高时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也可随之增长,同时,患者的免疫抑制降低,提示EOS水平与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免疫抑制有一定关联。

  • 标签: ACOS EOS 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摆脱了以往技术条件的限制。脱离实际运行环境的传统离线监测模式被高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所取代,极大地促进了同步在线监测与诊断的应用和推广。在电压的作用下,各种电介质即绝缘材料都有能量损失,会导致绝缘温度升高,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因此,介质损耗的大小是衡量容性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对试验时介质损耗因数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电气设备 介质损耗 干扰源 预防性试验
  • 简介:摘要:制丝生产线双介质喷嘴广泛应用于松散回潮、加香加料、气流干燥等设备中。喷嘴雾化效果与雾化圆锥角度直接影响料液或水与物料的接触效果。在加香加料工序当喷嘴雾化效果不理想时候,料液不能与物料充分接触,有水渍烟隐患。在松散回潮工序,当雾化效果不理想的时候,会造成物料出口水分波动。在气流干燥工序,当雾化效果不理想打时候,会造成工艺气体温度难以调控等现象。因此,设计一种双介质喷嘴雾化效果调整的工装,操作简单可以很好的调整喷嘴雾化效果与雾化圆锥角度。

  • 标签: 双介质喷嘴  雾化效果  雾化圆锥角度  工装
  • 简介:【摘要】:钢铁企业使用的燃料介质有很多种类型,而它又遍布在钢铁企业的各个环节以及各部门。为达到有限的资源的有效与安全使用,尽可能减少使用总成本,要求公司进行资源介质的均衡安排和优化调整。这就需要企业借助先进技术的帮助,建立起科学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各个环节的能源介质使用情况,通过大数据计算和分析后,进行平衡分配,保证优化调度,最终实现能源介质的高效使用。

  • 标签: 钢铁企业 能源介质 平衡分配 优化调度